乍看這個標(biāo)題,是不是有種千帆過盡的蒼涼,亦或孤芳自賞的悲壯?那您就高看我了。漫漫又匆匆地過了半生,攏共才談過幾場戀愛,時間加起來還不及單身的時候多。再說了,世上的男子千千萬,每一個都是無以復(fù)加的個體,怎能遭遇幾次陰差陽錯,就敢說自己閱人無數(shù),就斷言從此生無可戀?
寫下這樣的題材是有原因的。就像每一句膾炙人口的詞語,都有出處。我不是獨身主義,如果能嫁給愛情,我是愿意的。
曾經(jīng)無可救藥地愛過一個人,用盡了洪荒之力,我以為那就是此生的地老天荒。當(dāng)愛若即若離,明明已經(jīng)察覺到了安全感的缺失,卻還抱著一絲幻想,苦苦追問。被逼無奈,他的回答簡直了:“你感覺愛在,就在。你感覺愛不在了,那就是不在了。”多么善意的暗示,沒有說不愛了,足以維系一個女人的自尊了,當(dāng)時竟難以理解這最后的溫柔。什么都是自己感覺,難道是自己和自己談了一場戀愛?后來終于明白,這話,沒毛病。
戀一個人,不就是自己的感覺嗎?甜蜜著自己的甜蜜,痛苦著自己的痛苦。傷的是自己的心,流的也都是自己的淚。為愛不顧一切,你以為會感動他,其實感動的只是自己。
也被人死心塌地的愛過,以為這樣應(yīng)該輕松一些了吧?其實不然,生性喜歡主動,被愛成了另一種負(fù)擔(dān)。總覺得沒有付出全心全意,缺少了激情,缺失了愛情那種深刻的疼痛,特別的不盡興。更要命的,偏偏自己有點小賤不說,還固執(zhí)地堅持自己想要的。人生誰沒辜負(fù)過,最終,還是做了一個薄情人。
愛情像極了躲貓貓,我找,你藏。或是你尋,我躲。最心跳的卻是那種不可預(yù)知、那種苦苦探尋、那種無限希冀的過程。一旦暴露無遺,愛情也就結(jié)束了。也許這就是人的本性,但愛情也是一報還一報的。自己都做不到珍惜別人的好,就得接受別人不珍惜你的好。
傾情投入過,放下總是太難。只是懂得了相愛時其實不懂愛,只是明白了相處時其實不明白如何相處,只是意會了最后的愛其實是不再打擾。于是釋懷了愛情里那些背棄,原諒了愛情里那些傷害。從此往后,回憶里全是溫暖。
正如一個真正熱愛生活的人,不會因生活的貪欲去強求,不會因生活的困苦去怨恨,更不會因生活的缺失去逃避。而是接納生活的真實,體恤生活的不易,依然能好好生活下去。
愛情從來都不是無期限的。就像人的生命,有生老病死、有天災(zāi)人禍,并且永遠(yuǎn)不可能長生不老。能長相廝守的愛情,最終都轉(zhuǎn)化成了親情。可是茫茫人海,能融進生命里的人只有一個,這應(yīng)該就是生命承重的極限。這個人是不是你,或是不是我,要看緣分和造化了。
很崇尚一句話,“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黑洞,只有愛才能填滿。”這博大的愛里,怎能缺席了愛情。其實愛情從未離開過,只是未曾意識到,也許戀的已經(jīng)不是一個人,而是那份情懷賦予自己的一顆少女心,真純而善美,且永葆年輕。
與自己談一場天荒地老的戀愛,不是單純地自己愛上自己,不是淺薄地以自我為中心,更不是偏執(zhí)地將自戀進行到底。而是心底珍藏一片回憶,胸懷長存一份感動,靈魂放飛一個夢想,于孤獨的盡處體味相思的無止,在最深的紅塵執(zhí)手心念的永恒。那是只有愛情才擁有的凄美,憂郁無比,也熱烈無比。
與自己談一場天荒地老的戀愛,于靈魂深處。你來,或者不來,又有什么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