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代英勇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一生都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從一個農民一步登天榮登帝位;在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極高的一代雄主,連一般鄉下的文盲、半文盲都曉知其名,但細究而言,關于他的軍事及權謀才能,如筆者曾言“以長江下游討平上游、率南方之軍統一北方,兩項戰爭奇跡,千古獨此一人”;其治理貪污手段史上有名,朱元璋對于貪污案的打擊力度,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嚴酷,各種酷刑輪番上陣。除了這些眾人所能詳的,筆者今天想要提到的:在朱元璋開創了明朝之后,他還創了一個口頭禪,而這個口頭禪一直沿用幾百年,而這句我們在宮廷劇中還是可以聽到這句話。
朱元璋出生在社會最底層,父祖往上幾輩人都是佃戶,過著僅能糊口的生活。由于家里窮,朱元璋從小就給村里的地主放牛為生。而到了朱元璋15歲時,因為天災導致饑荒和瘟疫,父母先后去世。為了活命,朱元璋只能去皇覺寺剃度為僧,托缽流浪。因為其年幼孤苦,為時代所棄,而他堅強地活了下來,這段殘忍的經歷使他心中有恨,他恨貪官污吏,恨錦衣玉食之人,恨讀書人,甚至恨任何他覺得勝過自己的人。在創業階段他的這種脾氣不能爆發出來,等到江山鞏固,他便盡情發泄心中的積恨。這種恨不僅體現在他的治國理政方面:大權獨攬,連小權也要攬。于臣屬,稍有不滿,便大加殺戮。最為人所詬病的是他大殺功臣,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株連殘殺近五萬人,幾乎把滿朝文武殺得精光。在他手下辦事,真正是伴君如伴虎。除此之外,他這種霸氣體現到小事情上便是擬圣旨之事。
? 當時,農民出身的朱元璋為了體現自己的特殊性,他自己在擬圣旨的時候,顛覆歷代封建皇朝的擬圣旨風格,在宣讀圣旨的時候,開場白“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就是朱元璋發明的,而這發明一直別后來帝王所模仿,一直叫了幾百年,直到最后的一位皇帝溥儀退位才結束了這句口頭禪。如今在宮廷劇中,每每到了宣讀圣旨的時候,就肯定會讀這句朗朗上口的口頭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 自從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后,首次采用“皇帝詔曰”這一詞來擬甚至,之后到了漢朝,直接就使用了秦始皇這一名言。但是到了朱元璋這里,為了顯示自己的獨一無二,朱元璋特意在“皇帝詔曰”前面加了一句“奉天承運”,最后成了歷代皇帝擬甚至必須有的一句話,這句口頭禪也成為史上最據權利的口頭禪,而這個口頭禪也被沿用至今,成為婦孺皆知的一句話。由此可見朱元璋的發明是借鑒歷代皇帝的現成智慧凝聚而成。
? 相信朱元璋在創立這句話之初,也沒想到會沿用那么多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