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邏輯學首先意味著我們要對語言保持高度敏感,并且掌握有效運用他們的技巧,因為邏輯和語言是密不可分的。學習邏輯學同時也意味著我們要對身處其中的世界保持正確的認識,因為邏輯來源于現實。
許多錯誤的產生源于我們注意力不夠集中,尤其是在面對相似的情景時。相似性使得我們忽略眼前的實際情況,對應該關注的地方視而不見,草率做出結論。一般情況下,我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相似的情景只不過是對曾經歷過的事物的簡單重復。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世界上沒有兩片絕對相同的葉子。每個情景都有它的特殊性,而我們必須對此特殊性保持敏感。
事實是既成的,所以有其客觀性,它獨立于我們的觀念而存在。事實需要我們主動去認識,一旦我們忽略它的存在,它就會露出猙獰的面目。
每個觀念最終都源于對事物的描摹,而真實存在的事物卻獨立于觀念之外。觀念是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映。正確觀念忠實地反映其對象的客觀秩序,與之相反,錯誤觀念則是對客觀世界的歪曲表達。
人類認知主要由3部分形成:(1)客觀存在的事物;(2)事物在大腦中的反映;(3)我們為其創造的語言,借之我們才能與他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