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校后新的實驗室、新的同門、新的學習任務和新導師讓自己略顯局促不安。身邊優秀的人一直催促著 “你要更加努力才不至于被甩的更遠”。不安的情緒讓我在這次國慶長假選擇了留校,第一是為了有機會學習實驗技術,第二是為了更好的調整自己的心態。
每每在自己浮躁的時候就想閱讀,一直以來都不太喜歡雞湯文,《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這本書被稱為洗腦神書,以前逛亞馬遜選書單的時候總會將這本排在網站扉頁的書自動過濾掉。這次逛書店被封面右下角的一句“任何沒有計劃的學習,都只是作秀” 所吸引(最近在研究時間管理),于是毫不猶豫的買下了。
文章與其他雞湯文不同,以作者本人、朋友和親人的故事為例給如今處于浮躁都市的年輕人提出了意見。于我也引起了很大的共鳴。
從1997年開始求學路至今已整整20年,每次去外婆家,外婆總會說我在外面讀書辛苦,讀到這一步真的很不簡單。每每聽到這些話總想哭。這其中的艱辛只有真正關心你愛你的人才知道。現如今的博士身份在老家那里算是第一個,父母回老家探親后回來總是跟我說家鄉的人有人真心祝福,有人說話尖酸刻薄。也有親人對我說我博士畢業了肯定可以賺大把大把的錢,什么都不用愁。每每聽到這些其實都很生氣,但我無力去反駁他們,只好禮貌的以微笑示意。可能在他們眼里我如今的博士身份是光鮮靚麗的,但與我而言卻是自己征服了無數個孤獨的黑夜、無數個茍且的時光得來的。世界上沒有毫無理由的橫空出世,所謂的運氣好不過是他們時刻準備著。
父親常常跟我說,他的同事總是會指責他讓女兒讀太多的書,花掉了他太多積蓄。每次父親都會嚴肅地懟過去 “讓她讀書不是為了多有出息,只是希望她能夠多學點知識,豐富自己的內心,更有想法更有主見,以后回饋社會”。每每聽到這些我都會熱淚盈眶,擁有善良開明有遠見的父母真的是自己上輩子修來的福分。所以在讀到作者在尼泊爾發現教育如此不受重視后與作者更有共鳴。我身邊也有不少認為讀書沒用,讀書能夠讓我富裕嗎?讀書能當飯吃嗎?讀書能夠讓我買豪宅豪車嗎?于他們而言,這里的“用”只是賺錢而已。于我真正的上學讀書,為的不僅僅是賺錢,還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有文化,能夠更正確的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過什么樣的生活。
讀大學那會有個很要好的閨蜜,我們無話不談。現在我們都不是彼此的微信好友。閨蜜可以說是個文藝青年,喜歡閱讀喜歡寫作,是個自律愛學習的十足好學生。她很勇敢,在全校的講臺上分享自己被扼殺的初戀。我們都不喜歡滿口臟話的男生,不喜歡跟很吵很鬧騰的人在一起,喜歡獨處,喜歡在課后手挽著手閑逛校園。大4那年她告訴我她想談戀愛了,剛好班上轉來的一個專什本比我們大5歲當過兵的同學在追她,她動搖了。我跟她說不要因為寂寞了想談戀愛了就隨便找一個人去戀愛,雖然這個社會很浮躁,但談戀愛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找對了人會讓彼此變得越來越好,找錯了人會影響自己的一生。后來他們在一起了。我對那個男生的第一印象特別糟糕,很粗魯沒有素質,沒有教養,整天說自己多厲害結果掛掉了內外科。他們在一起后,我試著改變自己對他的看法,開始發現他的優點,送他們電影票,給他們多的獨處時間(平時閨蜜都跟我形影不離,上課都是坐一起)。可有些事情真不是你努力了就能改變的,男生每次在學校食堂跟我們吃飯都會把腿抬起來挨著桌子,我內心是極度拒絕跟這種人一起吃飯的,后來閨蜜也指責過他,但他從來不會改變,跟我們聊天時不時的就講幾句臟話,后來我開始以不想當電燈泡為借口不跟他們在一起。閨蜜跟我抱怨過很多次她受不了男生的一些生活習慣和沒素質的表現,她指出來男生也不做改變,狂妄自大。我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有一次閨蜜跟我說她想分手,說他不適合自己,我當時心里一喜,說支持她。結果閨蜜說他怕被班上的人笑話,說剛談才幾天就分手之類的話。我說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不適合就不適合,日子是過給自己看的。最后他們沒有分手。后來開始了備戰考研,都是自己在外面租房子,我獨自一人選了一個考研教室,跟另外三個同學在一起復習,期間我們一起出去吃過兩次飯,互相鼓勵對方。結果成績出來后我不敢相信,閨蜜連國家線都沒過,更不提男生了。在我心里閨蜜成績雖然不算是很出色,但是也是拿過幾次獎學金的。四六級都一次性過,學習也很刻苦。后來閨蜜說男生經常不去自習出去打球,和他那幫朋友出去聚餐,都拉著她。據我所知,那幫朋友在那一年幾乎全軍覆沒。后來閨蜜的動態開始出現臟話,有時候跟我聊天也會出現一兩個敏感詞匯,我開始了抵觸心理,和她漸漸疏遠了。畢業后我們一直沒怎么聯系,一次偶然機會發現她刪掉了我的微信,后來收到了一封她的郵件,希望咱倆能夠回到過去。我禮貌的回復了,我明白我們不可能回到以前了,可能是因為我太固執,太過完美主義吧,但我真心的祝福她能夠幸福。
在同樣的事情上閨蜜的室友是我很贊賞的。大一的時候她跟我們班上的一個男生在一起了。兩個人當時格外甜蜜,幾個月后兩個人就分手了,女生提出來的。當時班上鬧得沸沸揚揚,男生為了挽回女生舉著花在教學樓前高調的表白,最后還是沒能在一塊。當時確實有很多人指責女生狠心,她都默默不語。后來女生告訴我說男生不是她要找的類型,兩個人不合適就分手了。女生在我們院成績不算好,但是很努力,每次去教室自習都能看到她在那里背書。男生掛了好幾科,一學期也沒見他上幾回課。考研后女生沒有上一志愿但是過了國家線調劑上了貴州醫學院,前不久還拿了國家獎學金。經常出去旅游,日子過得很愜意。活成了她想要的樣子!
其實,在每個人生活里都多多少少地受他人的影響:愛人、朋友、親人。身邊人的性格、生活習慣都在潛移默化地決定著你的人生。跟著蜂蜜能找到花朵,跟著蒼蠅只能找到廁所。關于戀愛,找一個能讓你進步的人,很重要,找一個能讓彼此進步的人,更重要。我不喜歡祥林嫂式的朋友,他們不斷絮絮叨叨地給我們洗腦,會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的價值觀。他們喋喋不休的強調痛苦,會一點一滴地腐蝕我們的正氣。遠離那些能讓你變得消極的朋友,多和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
你的朋友決定著你的高度。
寢室,是墮落的開始;合群,是淘汰的起點。
讀大學的時候,曾經被室友孤立。她們喜歡圍在一起看電影,嗑瓜子,嬉嬉笑笑,而我喜歡安靜。我喜歡一個人看電視看書,喜歡獨處。準確來說那時候的我不太喜歡看電影。我也不太會很刻意的去跟誰示好,說一些很甜蜜好聽的話。那時候大家都覺得我很難相處,經常在背后講我的壞話,那段時間我也過的很痛苦。后來開始改變自己,變得刻意去跟人寒暄,回宿舍后會說一句“我回來了”,和她們一起看我不喜歡的電影,講一些誰誰誰的八卦......時間越久越發現自己不自在,后來我還是做回了原來的我,覺得很舒心。讀研究生宿舍的四個人各有各的性格,我們互不打擾,尊重彼此也很和諧。現在和博士宿舍的室友相處也很融洽,支持著彼此的生活模式,各有各的思想,偶爾吐槽吐槽實驗的不順,更多的是鼓勵互勉!
隨著時間的推移,留在身邊的都是跟你志趣相投之人,那些泛泛之交總會被時間所遺忘。
閱讀完第一部分給我最大的啟示是換一種休息方式。以前總是很羨慕那些每天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人,自己在醫院上完一天班后就會覺得疲憊想要休息而耽誤了其他事情的進度。其實休息這件事很簡單,換個腦子而已。上班是體力活,下班后動動腦子,腦子累了看看書寫寫作休息一下,眼睛難受了再聽聽歌,坐久了跑跑步。休息不代表一定要睡覺。跑著的人,一直覺得世界是動的,正能量和安全感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累,躺在床上卻睡不著,其實如果我們合理的運用時間,換一種休息方式,調整一下生活狀態未嘗不更好。
接下來在學校的三年應該是自己人生中最后在學校學習的機會了。是人生中吸收知識最寶貴的三年,一定要好好珍惜,合理規劃,完善自我,享受好這個頭腦風暴的過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