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8李麗瓊
繪本精讀
繪本《真好吃呀!》
作者:[日]米津佑介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時間:2017年01月
本原創(chuàng)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繪本的精讀,另外一部分是個人繪本閱讀記錄。繪本精讀希望和各位交流繪本的解讀、導入、講讀和延伸。個人繪本閱讀記錄主要是個人日常閱讀與思考的記錄存檔。
【解讀】
這是一本洞洞書,是低齡寶寶特別喜歡的吃吃喝喝的話題。我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家的寶寶特別喜歡貓咪,而封面就是一只在張口大吃大喝的貓。作為一本洞洞書,判斷洞洞設計是否巧妙,還要看洞洞在推動繪本閱讀中的作用高低。
有一些洞洞書,完全是為了洞洞而洞洞,這本書的洞洞剛好是動物們的嘴巴,創(chuàng)造出一種吃掉食物,以及可以通過食物的部分去推測這是什么食物的效果,是非常值得閱讀的一本洞洞書。
這本書的亮點是孩子喜歡的吃吃喝喝的話題,而且能夠讓孩子認識各種顏色和形狀。
而且還是一本可以正著讀,反著讀的書。
【導入】
唱兒歌,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里咕嚕滾下來。
喵喵喵,貓來了,啊嗚一下,一口把魚吃掉了,它是怎么吃的呢?
這是親子共讀的導入,雖然兒歌和這本書的關聯(lián)度不高,但是因為最近娃兒特別喜歡這首兒歌,所以我就用這首歌做了導入,也算順便引出這只小貓。以往我最喜歡問的就是,這是什么呀,它開心嗎,后來我漸漸覺得這就是廢話問題,盡量克制,用一些描述和動作來幫助孩子去進入故事。
【講讀】
這本書,我是先看封面,再看封底,然后是從后面往前面翻的,因為我發(fā)現(xiàn),從后面往前面翻,只能看到動物嘴里的部分食物,這樣可以讓孩子去猜這是什么食物,再去展開講如何吃掉這些食物,顯得更有意思。
在動物出場的時候,配合動物的叫聲,讓寶寶覺得真的是動物來了,動物要吃東西了。熊用比較粗的聲音,小老鼠用比較尖的聲音。小動物嘴巴就張開小一些,大動物就讓寶寶和我比賽誰張的嘴巴大。
在講到猴子吃香蕉的時候,我拿了家里真實的香蕉,讓寶寶喂小猴子吃。
在講到這一頁的時候,我沒有問她什么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而是問她想先吃哪個,用手指去點出自己想先吃的。
倒著讀一遍之后,再順著讀一遍,這一遍已經知道了食物是什么,所以重點就聚焦在怎么吃上面。比如猴子的一根接一根,大熊的一整串吃下去。
最后,再給寶寶自己自由翻閱。
這本書已經看過挺多次了,每次寶寶都還是對猴子吃香蕉這一頁保持濃烈的興趣,也許是因為她自己就很喜歡吃香蕉吧!
個人繪本閱讀記錄
——今天我重新讀了《幸福的種子》中的《嬰兒的圖畫書》
松居直先生說,一開始他覺得適合嬰兒的圖畫書,圖片應該寫實,幫助嬰兒去正確認識這個世界。后來他發(fā)現(xiàn),應該把嬰兒與圖畫書的關系,定位在親子關系和加強心靈溝通上,可以講圖畫書視為增加嬰兒語言體驗的視覺素材。
他后來認為,只要嬰兒感興趣,任何圖畫書都可以看,沒有必要完全按照書上的文字來讀,也沒有必要按照書的順序,親子共讀的時候,讓嬰兒體驗到游戲。
繞來繞去地表達了一堆,概括起來應該就是"以孩子為中心"吧。
再翻翻后面松居直喜歡的50本圖畫書,我還沒有看過的有《大家來大便》《蟹猴之戰(zhàn)》《蕗姑娘》《藍眼睛的小貓咪》,當時這幾本在當當上搜不到,不知道是沒有引進還是沒有上架當當,有待求證。
——閱讀了電子雜志《OKIDO》,這一期的主題是派對,因為派對有燈光,所以也對燈光做了一個延伸。
有三個連環(huán)追問——
什么是光?
光從哪里來?
光是由什么構成的?
并且提到,自然界也有光。
《OKIDO》對于光的解讀,這讓我想起,我對《紅蠟燭》的導入是找紅色,實際上和主題的匹配度還不見得就特別高,如果是讓孩子說說,什么東西會發(fā)光,你們見過的最漂亮的光是什么,會和故事的主題是更匹配的。
*今天在《螢火蟲.親子閱讀》QQ群分享《I SAY YES ,I SAY NO》
這是一本雙語繪本,但是也可以從里面看出一些育兒之道。講了一個猴媽媽循循善誘讓小猴子從不斷說不,到說好的一個過程。其實平時中午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也就1-2個小時,中間還要吃飯,最近漸漸在培養(yǎng)規(guī)律,中午盡量和寶寶在玩耍,講繪本,折紙,做手工和唱兒歌中度過。
*今天在一個微信群分享了繪本《鴨子?兔子?》
用的方式是首先用中文分享,參考了陳編輯的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吵架的講法,接著分享了外教的英文音頻,再列舉了書中的一些語言點。我在分享的時候,寶寶也擠過來用英語說了一句monkey,她堅定的認為那只動物是猴子,我也不知道她的判斷依據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