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為了幫助您更好的閱讀請點關注!
其實自打張怡寧那次事件之后,國乒對于備用板重視程度已經很高了。
換板不能說沒有影響,但王這次真正影響的還是心態,而且混雙能明顯感覺到他的狀態不是很好,看比賽就能發現一直是孫穎莎在鼓勵他說沒問題,沒關系。
某程度來說他是國乒下一代梯隊建設重點培養對象,甚至不惜放棄馬龍三圈大滿貫的可能性選擇他作為男單,結果倒在了32強確實太讓人意難平了。
總拿板子說事兒就沒意思了。 張怡寧咋贏的,大頭你咋輸的,心里沒點數兒嗎? 張怡寧是比賽前20分鐘換板,副板十幾天沒灌了,你這是提前一天,而且有了張怡寧的前車之鑒,備板應該怎么去準備,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
張怡寧那次實屬太突然了,比賽前半小時告知主板不合格,備用板硬的跟鞋底板似的,王這次是前一天知道主板壞了,今天才封膠,應該跟主板除了適應的一點區別,使用功能上沒有多大區別了,整個奧運會,王都不在狀態,混雙多拉幾個球就撐不住了,太急躁了。看好樊振東
你拿副拍打不過馬龍、樊振東,我不挑你理。
甚至打不過張本智和也勉強可以說得過去。
但是你這32強是我沒想到的。
國足也有話要說的,足球一出界,球童就換個球扔進來,我們能怎么辦,每個球的氣壓稍微有一點點區別,幾十米的距離射門,偏個幾米,不是很正常。
王楚欽在的上半區真的比樊下半區舒服太多,稍微有一點點威脅的僅有韓國張禹珍,巴西雨果。
而且小莫還不像混雙時神秘之師朝鮮,小莫純戰績可查,打球風格隨便研究那種。
就這輸了,還不叫爆冷?
講句難聽的,平時國乒那些你不知道的給王當陪練球員的發揮都肯定比他好。
002
我覺得,所謂新老傳承,不應該是小將,在決賽中擊敗馬龍奪冠嗎?這才是開啟新時代。
競技體育實力說話,馬龍要是牛逼那他90歲也該上,跟年齡有啥關系。
你強行不讓別人上,這有啥新老傳承的?
馬龍離三輪大滿貫就只差這一枚男單奧運金牌了,他對冠軍難道不渴望嗎?被迫讓位結果讓給了個32強一輪游的貨色,真的是男乒史上奇恥大辱。
馬龍積分第三就是算著來的,保世一,孫穎莎拉著打混雙,馬龍拉著打男雙,前天馬龍在臺上看混雙半決賽臉黑的跟茄子似的,孫穎莎算是解脫了,馬龍倒霉接棒吧,還有個團體,不知道是不是必須上,不知道是不是能被對手打出??來,拭目以待。。。沒有底線的飯圈化終歸容易踩到屎堆里,就是咱們納稅人看著惡心唄。
競技體育只看能力嘛我就普通觀眾,他給我的印象就是營銷和粉絲很厲害,已經給人牛逼哄哄大魔王的感覺了,但一看大賽表現和成績就沒跟上這些啊。也可以理解要讓年輕人多多鍛煉,但是單打混雙男團全讓他上,他有匹配這些資格的能力嗎他如果穩扎穩打,先參加個男團慢滿力練,或者拿了三大賽單打冠軍再憑實力參加奧運男單,真的有成績了粉絲再吹再營銷,我都覺得心服口服,隨便他們咋吹。
003
負責任的講,JLZ真的還是要負很大的責任。
球迷都不敢想的兼三項,第一次上奧運就讓兼三項,對技術和心理的要求太高了。這樣捧也是不負責。
還說什么穩穩的巴黎三金大滿貫呢,結果混雙全靠莎莎帶飛,男單止步32強。
男隊吃個大虧就知道改進了,就像當年亞錦賽平野美宇一串三,女隊就知道論資排輩的做法行不通了,于是一堆年輕選手冒頭,女隊建設也就上來了。男隊皇族太多,飯圈嚴重,實力又不夠,早就該淘汰一批了。
00的年就王楚欽一個,05年的林詩棟,這次肯定是不行。再往后,08年的孫楊。再無了。畢竟u15, u19團體賽戰績就擺在那,不是很好看的比分,雖然贏了。
中國乒乓球隊的后備儲蓄力量是很大的,13、14歲的平野美宇、伊藤美誠在國際賽場上出人頭地的時候也是有人唱衰女隊青黃不接,但是一旦給年輕小將機會,他們肯定會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出來。
孫穎莎資源好嗎,如果不是平野一串三,年輕小將也不會被放出來,孫穎莎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呢。
孫穎莎第一次給機會就雙冠,這個時候王楚欽和王曼昱都打三年公開賽還跪呢,冠軍顆粒無收呢。讓孫穎莎先得了。
一是看給不給機會,二是看要給對的人。
隨手點關注,祝您月入十萬。
祝您能夠成就初心,游覽祖國層巒疊嶂的山河美景。如有侵權,告知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