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快要結(jié)束的時候,佛系青年們終于邁著慢騰騰的步伐,來到人們跟前。
他們自詡不爭不搶不走心、隨心隨意隨自己。
他們成績中等、表現(xiàn)中等、吃的中等、睡的中等、長相中等、對象也中等。
他們認為自己生活范圍之外的世界好復雜,
大人的世界我不懂。
他們既不貪慕學霸們的獎學金,
更沒想過有朝一日要成為別人學習的對象。
但是,佛系青年并不是什么都不想干,
他們只是對于這些事情并沒有標準或者目標。
比如,佛系的戀愛觀大概是戀愛我談著,
但我不吵不鬧不作就這樣搭伙把日子過了。
他們想的是:如果不特別努力就可以生活得不錯,
那就普普通通過安寧的日子好了。
說到底,
佛系青年是一群不愿意給自己太大壓力的青年新群體。
他們大多以90后、00后為主,沒有體驗過匱乏的感覺。
他們的成長過程并不像父輩一樣,物質(zhì)條件十分緊張。
所以,他們對外在的感覺沒有那么強烈,
很多時候,只要好好“躺著”就可以有還不錯的結(jié)果。
其實,每個時代都有這種愿意 “躺贏”的人,
不用付出多大努力,也可以有相對來說不差的結(jié)果。
然而,父輩所在的那個時代,并不能滿足這樣的奢望。
因為那時的他們肩上背負了太多個人成長之外的東西,
面對人生選擇的時候,擺在他們面前的是要么努力,
要么就被淘汰。
佛系青年面對的不再是這樣有明顯好壞之別的兩個選擇。
面對一好一壞兩個選擇的時候,
只有傻子才會去選那個壞的選擇。
而當面臨兩個同樣不錯的選擇時,選哪一個都不會錯,
因為每個選擇的結(jié)果都很爽。
佛系青年們面對的是同樣好的兩個選擇。
2017年秋天,當我們聽見,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時。
這些青年好像一下子從實現(xiàn)全民族夢想的隊伍中解放了一樣,
紛紛拿起放滿枸杞的保溫杯集體出家了。
然而,歷史從來不會停下來等待創(chuàng)造者。
在佛系青年們忙著出家、成佛、入道的時候,
我們這個時代也正在發(fā)生最為深刻的變化。
過去的一年,我們看到,
百年復興夢的追尋,有了兩個階段的具體實施方略;
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在所有人矚目下緩緩拉開序幕…
此時此刻的我們,正踩在前后四十年巨大轉(zhuǎn)變的分界點上。
四十年前,我們在徘徊中前進。
那時,電視機是黑白的,衣服是黑白的,
糧票布票是黑白的,人們每天擔心的是要怎么填飽肚子。
黑白的時代沒有夢想存在的空間,
四十年前的青年對什么是未來還沒有清晰概念,
更別說去準確把握整個國家的何去何從。
四十載,東方風來滿眼春。
父輩們篳路藍縷,用一代人的時間,改變了自身的命運,
也讓百年中國告別積弱積貧,重拾偉大復興的民族自信。
人們手里拿的貨幣,變成了手機上一串數(shù)數(shù)字;
電視節(jié)目不再需要守著看,更可以點著看、快進看;
幾天幾夜的綠皮車不見了,中國標準復興號來了;
老回力變成了新國潮,民族風成了流行色…
四十年,我們和中國一起,體驗了什么是彈指一揮。
仔細想想,
我們究竟做對了什么,今日中國會有如此巨變?
現(xiàn)在,
巨變的中國,還有什么等我們?nèi)ジ淖儯?/p>
四十年前,一句“交夠國家的,留給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激發(fā)了無數(shù)農(nóng)村青年的種地熱情。
四十年前,動蕩中不忘自學的知識青年走進考場,用一場考試轉(zhuǎn)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四十年來,國有企業(yè)抓大放小,混合所有制經(jīng)濟迸發(fā)出強烈生機,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中國速度讓世界矚目。
現(xiàn)在,當我們站在新時代的入口處,自問:
青年一代還能否自信地發(fā)出“當日先行者,今日我青年”的豪邁宣言?
青年一代還能否超越一己小我的逼仄空間,擁抱美美與共的新時代?
當這一代青年垂垂老矣,回想往事,又能否講述出屬于自己的芳華?
這個時代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聽見青年的聲音。
當我們自豪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的巨大成功時,你是否看見,如今,農(nóng)村土地流轉(zhuǎn)吹響了新時代鄉(xiāng)村振興的號角,廣闊的農(nóng)村大地正迸發(fā)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當我們驕傲二十一世紀以來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時,你又是否發(fā)現(xiàn),比特幣、區(qū)塊鏈、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新概念正日益成為科技巨頭和創(chuàng)業(yè)公司競相追逐的下一個風口?
當你還在感嘆善良限制了你的想象力的時候,你是否想過,自己是不是應(yīng)該到社會的角落,而不只是待在學校和課堂?是不是可以到鄉(xiāng)村田野進行調(diào)查,了解真實的世界,貢獻自己的智慧?
在不被基本物質(zhì)需求困擾的今天,當你面對鰥寡孤獨、人間實苦時,你是否想過不再僅僅是“點個贊”,而是真正行動起來,回頭拉他們一把?你又是否考慮過加入“西部計劃”,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知道,你可能還在迷茫地苦苦追尋那自己都不知道在哪的遠方。
但是,誰的青春不是迷茫又堅定?哪一代的芳華不是永不止息地追尋?
現(xiàn)在,曾經(jīng)“八十年代的新一輩”已來到中年,油膩突然成為了他們的代名詞,但這一壇釀了四十年的酒水卻永不會油膩。請相信,高速發(fā)展的中國,提供給你的不僅是兩個同樣好的選擇,更給了你成為更好自己的途徑。新時代波瀾壯闊的新圖景,依然可以讓你怦然心動。
其實,不管迷茫還是確定,無論佛系還是道系,我們都懷揣或大或小的夢想,手握深深淺淺的心事,行進在這個時代的漩渦里,就像后浪簇擁著前浪。
四十年后,現(xiàn)在后浪的我們,又該如何回憶自己的青春?
惟以青春紀念青春,以奮斗接續(xù)奮斗!
請你足夠相信,這個世界遠比新聞報道里描述地更加美好。
在壞消息撲面而來的時候,縱使微小,每一個人的惻隱與是非之心卻清晰可聞;
在對與錯是非黑白的面前,遠離毒品、尊重婦女這樣普適的價值大于每一個個體的喜好;
在看似失望的結(jié)果背后,卻總有那么一股力量永遠默默守望美好,改變,就在不經(jīng)意間。
請你永遠相信,你的意見正在被更多人聽見,你的態(tài)度正在被更多人尊重,你的想法正在被更多人接受。
在你愿意發(fā)聲的美好世界里,孩子正成長得更好,父母安心地老去,陌生人也彼此信任。
選擇美好的你,就是那一股默默守望的力量,而你,改變了這個世界本來不好看的模樣。
所以,請你一直相信:
事物美好的本身會永遠讓你熱淚盈眶,
新時代澎湃的潮聲中,
最需要你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