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例】
財務這東西光看不行,還是親手算一下印象比較深刻。
這里用小明舉個例,比如他親戚有路子,可以讓他從廠家直接拿漱口水賣,于是他從家里拿了2000元啟動資金。
小明挺聰明,生意做的不錯。一月份收入2000元,后面每個月比上個月多30%的營業額,成本是60%,毛利為40%,每月房租1000元。上游廠家給他30天月結優惠,他給下家渠道60天結賬的條件。計算一下:
1、一月份財務:
收入:2000元
成本:2000*60%=1200元
毛利:2000*40%=800元
費用:1000元
小明一月份利潤為:800-1000=-200元
2、二月份財務:
收入:2000*1.3=2600元
成本:2600*60%=1560元
毛利:2600*40%=1040元
費用:1000元
二月份利潤為40元
3、三月份財務:
收入:2600*1.3=3380
成本:3380*60%=2028元
毛利:3380*40%=1352元
費用:1000元
三月份利潤為:352元
看起來還不錯,慢慢就可以做起來了。
但是還記得嗎,《利潤表》只是個預估的概念,具體現金情況要看《現金流量表》。
那我們來計算一下小明的現金流量情況。
廠家給他30天結賬優惠,他給渠道60天結賬優惠,所以:
(1)、收入進賬時間:一月份的2000元收入,要經過60天到三月份的時候,下游渠道才會支付給他;二月份的2600元,要等到四月份才能進賬,以此類推。
(2)、成本支付時間:一月份的1200元成本,經過30天到二月份的時候,需要支付給廠家;二月份1560元到三月份付,以此類推。
于是,整理出小明《現金流量表》:
兩張表一起看就傻眼了,看起來凈利潤慢慢變多,可是手上現金卻越欠越多。到了第三個月欠1760元!
這要是換成百萬,或者億為單位,那公司簡直要倒閉了。所以說,三張表一定要一起看,做一個綜合的判斷!
如果,我們幫小明只招,讓他把上下游的支付條件互換一下,上游支付30天變為60天,下有支付60天變30天會如何呢?
看到沒,情況立馬不一樣了!生意越來越紅火!
這就是經營能力中,最重要的“快收慢付”的道理。我們自己做生意時,一定要掌握這個原則。
【小結】
1、《利潤表》是一個預估概念,凈利潤很多,不代表現金有很多。
2、現金流量是企業的一口氣,沒有盈利還可以茍活,現金沒了就真要狗帶了。
3、做生意的周期中,“快收慢付”會令企業有極強的競爭能力。
4、判斷一家企業的情況,一定要先看現金流量。。
【營業活動現金流量判斷】
判斷公司現金流情況中,要多注意“營業活動現金流量”,即OCF(Operating cash flow)。
1、OCF>0
2、OCF>凈利潤
3、OCF>流動負債
4、OCF>固定資產增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