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
他們認識了五年了。
阿誠第一次在復讀學校見到她,是在小賣部吃泡面的時候,她從一樓窗戶一個翻身過來,小身板竟那么的輕盈,讓他賞心悅目。從那以后阿誠打聽到你叫M,她回家高考,這時離考試還有兩個月。
復讀時候狀態很好,阿誠在學校名氣挺大的(學校人也不多,一共才200來人,而且很多都是高中同學),但是M是文科生,阿誠是理科生,可能是文理科天生的距離,M后來告訴阿誠,在復讀學校都不知道阿誠。她班上有個女生追阿誠,每天下晚自習都來找阿誠聊天,每天都送來兩條曼妥思,阿誠其實也無感,只是在同學嫉妒的眼神中,可能會有些許優越感吧,是虛榮心作祟。
高考結束以后,成績比任何人期待的都要差一截,誰能想到連續兩年題目都這么變態呢。也許這就是命,阿誠選擇了上大學。跟去年一樣,考完即狂歡,那種失去靈魂的放縱,很容易讓人忘了自己是什么模樣。
2
阿誠通過一個朋友要到了M的聯系方式,他們的“友誼”從那時候開始,阿誠年長許多,但他的心智卻很不成熟,M剛失戀,阿誠也不懂什么是喜歡,只是默默地關心她。阿誠從來就不會花言巧語。
斷斷續續的聯系一直持續到大二,渾渾噩噩地過了兩年,總之那時候一周上一兩節課,每天打游戲,周末跑出去玩,喝酒撒歡,認識了許多現在已經不聯系的狗肉朋友。更不知道她過得怎么樣,因為阿誠從不是一個會主動關心別人的人。
但是有件事必須提一下,那是大學剛開學的事,M經常主動找阿誠聊天,阿誠也會經常關心M,彼此心照不宣著。但M不在老家,他們只見過一次面,有一天腦子發熱阿誠突然表白了,M說她沒有準備好,彼此還不了解。是啊,愛情中女生總是比男生理智不是嗎?
阿誠還是那個不會關心別人的低情商動物,但是M還是會經常給阿誠留言,對,留言,阿誠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刪除了M的聯系方式。因為他至今都覺得,不喜歡就不打擾。阿誠是個優柔寡斷的男孩子。
3
大二時候,阿誠跟我高中同學好上了,與M也斷了聯系,阿誠也以為M很乖地兩年沒有聯系他,但只是他以為。畢竟他在微博被迫發了合照,阿誠雖然不喜歡這樣,但為了前女友他還是做了。
阿誠很愛她,她也很愛阿誠,但這是另外一個故事。最后他們在16年冬天分手了,沒有電影里那么凄涼,也沒有情歌里那么孤單,但是跟小說里卻是一模一樣。阿誠學會了喝酒,啤酒不夠白酒湊,白酒不夠紅酒來。阿誠胃穿孔另外還得了并發癥,住院了。
她來照顧阿誠了。她是愛我的吧,阿誠想。不適合終究不能勉強,在太早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你也把握不了。最后還是分手了,阿誠戒了酒,但煙越抽越多了,每個會抽煙男人心里都有一塊傷疤。
阿誠想起了M,也很輕松地找到M的留言,她果然給阿誠留言了。一年前的一句“還好嗎?”讓他覺得很溫暖。阿誠回復了她,也許是驚訝,也許是不知所措,幾天后他們又聊起來了,就像是老朋友。
4
他們一共見了六次,有一次是在老家,有一次是M生病了阿誠去她學校看她,說來也好笑,我們都在一個地方上學,卻只見了一次面。但還有一次,阿誠在火車站見了M,但我沒有打招呼。最后一次就是阿誠為了她休假回家。
阿誠是慢半拍的巨蟹,M是聰明懂事的金牛,有時候他們們心照不宣,有時候他們隔著一條銀河。M朋友不多,但她總是很忙,手指不停地在手機上跳動,發語音發文字。M的話很多,總是活蹦亂跳的,嘰嘰喳喳的,阿誠話不多,眼里別人都是傻逼,那時候阿誠在心里說:只有你才配被我叫傻逼啊。
他們一起出去旅行了,M喝了酒靠在阿誠身上,問:你很愛她吧。阿誠愣住了,輕輕放開M,起身點了一支煙,沒有說話,阿誠想說的話,全堵在了嘴邊,因為阿誠覺得自己是個不善于表達情感的人,那晚阿誠吻了她,她沒有拒絕。第二天M牽起了阿誠的手,他感覺到了她的熱情,她比以前更活波了,阿誠覺得他已經喜歡上她了。
阿誠弄丟了M最喜歡的鞋子,M哭了,阿誠一時不知所措,他該怎么安慰她?一切都是他的錯,他不知怎么道歉,他不知道這對M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一夜無話。
5
第二天,M走了,她說無法跟不會表達的人相處。阿誠最后都沒有說一句話。她一定很失望吧。阿誠看上去冷靜的像個傻子。可是,M已經走遠了。
M早就喜歡上了阿誠,但是阿誠卻一直患得患失。阿誠抱著她的時候,她感到了安心,但是她需要的是一個能陪她一輩子的人,是一個能依賴的人,他連安慰人都不會,她又怎么會將就。
“對不起,謝謝你的喜歡。”與多年前回答如出一轍,可是已經不會有下次了。M出國了,又與阿誠斷了聯系。阿誠還是那個阿誠,愛情白癡阿誠,就當什么都沒發生過吧,也無風雨也無晴,阿誠告訴自己。阿誠聽著《對不起謝謝你》,有人評論說:年少不懂李宗盛,長大方知林憶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