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定要明明白白說清楚的是兩個原則:
1、投資不是“窮人”的游戲
2、投資切記要用“閑錢”
關于第一點,不建議一個連吃穿都成問題的人去進行投資活動,因為我們不能保證你一定會賺錢。等到以后你生活安定了,家庭、事業、收入都穩步向前推進,除了日常開銷和偶爾的奢侈享受外,銀行里還有一點存款,每月有一些盈余,那么這個時候,如何盤活這筆“余錢”,才開始成為你需要認真籌劃的問題。此時,投資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第二點,“閑錢”投資原則。要千萬記住,投資活動是給生活錦上添花,切不可以命相搏。有些人傾盡家產來投資,這是把一家人的身家性命懸在基金的漲跌上,把生死交由一個我們都摸不清規律的東西上是很可怕的一件事,還有一些人家里沒有那么多錢,但通過借貸來籌錢投資,這也是很不可取的。因為當你使用借貸來的資金進行投資的時候,你的心里上就無形中承擔了另一種壓力,一種只許贏不許輸的負擔,在這種負擔的影響下,你往往會在困難的時候鋌而走險,其結果也可能就是一敗涂地。
OK,那么當你穩握這兩個原則后,該拿多少錢來進行投資呢?
當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你自己去掌握一個度。打個不恰當的例子,這就像是一座天平,一頭是快意投資,一頭是明哲保身,兩者要平衡。因為我們不知道未來會在我們身邊發生什么大事,所以首當其沖的就是要準備不時之需,原因可能是失業,也可能是重大疾病,又或者是意外交通等等,為此我們一定要準備這樣一份充足的保命錢。而另一頭,就是我們的快意恩仇,啊不,咳咳,是投資,并且兩者之間的平衡就是為了使我們可以做到張弛有度,收放自如,進可攻退可守。
閑絮不多說,有兩種方式配置資產。
一種是三分之一法。這個方法很簡單,把三分之一的錢用來買房地產,三分之一的錢用來投資證券市場,剩下三分之一的錢用作儲蓄或者購買國債。
另一種方法是“指頭算法”。這種算法就是估算你應該把多少資產用于投資,把多少用于保守的儲蓄。根據你的年齡,如果你是30歲,你應該至少在儲蓄上投入30%的資產,而其他各種投資不超過70%;如果你是40歲,那儲蓄40%,投資60%;而如果你是60歲,儲蓄60%,投資40%。
簡單的用公式表示就是:
可用于投資的資產比例=100-你目前的年齡
年齡大了,就越應該保守,而越年輕,就越可進取,使我們的投資策略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而相適應的變化。
當分配好了我們的所有資產,也預留了“應急資金”,并保證沒有借貸,我們就可以比較從容的去投資,即使是投資失敗,斷也不會使我們傾家蕩產。這點是非常重要的,這決定了我們正確健康的投資心態。
End~
大家好,我是小蝸牛,謝謝您花費了寶貴的時間來閱讀我的文章,如果得您歡心,就點個“喜歡”+“關注”,或者“打賞打賞”小蝸牛唄,讓我們一起做朋友吧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