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朋友圈可以設置僅三天可見,越來越多的人把自己的朋友圈設置成僅三天可見。如今又有短視頻的私密賬號,或者是自己喜歡的作品僅自己可見,也是越來越多的人設置僅自己可見。自己的興趣愛好到底要不要與人分享?要不要公布與眾?
其實網上有很多的文章,雞湯給我們講那些朋友圈三天可見告訴我們的道理!眾說紛紜,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話語,對這件事感觸挺深。令我印象最深的有一篇文章,是這樣說的,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傷害的是那些關心你的人,你沒有打開自己的心扉,只有真正關心你的人才會去看你的朋友圈,看你最近的生活狀態,了解你的興趣愛好。說實話,我并不反對這個觀點,但是呢我也不是完全贊同他所有觀點。說實話,凡事都會有兩面性,所以我也不覺得朋友圈三天可見是一個冷漠的行為。
我得朋友圈就是僅三天可見,以下僅是個人觀點:
有些時候發朋友圈只是為了發泄自己的情緒,或許只是當時突發奇想而已,發過之后呢想刪除又舍不得想保留一下當時的狀態,待以后回憶過往。你可以理解為我是一個念舊或者不灑脫的人,但是那些情緒呢又覺得沒有必要讓別人看到,因為已經沒什么事兒了,只是當時的發泄而已。所以就選擇了讓自己看到不讓別人看到,也正是設置三天可見的原因。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我只是把它當成我生命中的一部分,這一生要有酸甜苦辣咸才能活得有滋有味。那些過去的自己已經不在意了,也不想讓別人看到了,如果有人關心你問起關于你發的朋友圈,你還問去解釋一番,就覺得沒什么必要,會覺得很麻煩,畢竟已經過去了。所以這種方式也可以理解為告別過去,走向新的生活!過去的就已經過去,不管怎樣那就是過去的,已經回不到那個時候了,何必才提及呢?活在現實中不好嗎?由此看來,朋友圈三天可見并沒有什么不好的,你說是嗎?
現如今短視頻行業真的發展的特別迅速,我們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刷視頻,某平臺已經有好幾億的下載量。我們吃飯刷,無聊時刷,上班時刷,上課時刷,走路時刷,上廁所刷,睡覺前刷……幾乎無時無刻不在看手機,那一個個視頻有時候真的直戳我們內心,視頻內容有時候會和自己發生共鳴!所以我們會點贊會關注會喜歡,這很正常,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這幾乎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然而,app不停的在更新,不停的在修復bug,越來越人性化了。
我們以前可以通過一個人的朋友圈,通過他喜歡的視頻去了解一個人。有時候或許是好意,我相信主動去看別人主頁去看別人朋友圈的那個人一定是特別關心他的人。也相信他們的目的很單純,只是想了解他最近過得怎么樣,狀態又是什么。可是在當事人看來,這并不是什么好事,自己的隱私就這樣被別人全部窺視走,就仿佛自己穿著皇帝的新衣走在對方的面前,感覺特別沒有安全感。所以他們選擇封鎖一起來,懂我的人不用說不用問就會懂我,我們長時間不聯系那就是過去了也沒有什么必要在去了解,畢竟還是不在一塊兒!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過得怎么樣也都和你有什么關系呢,知道又怎樣,不知道又怎樣,什么也做不了。所以完全沒什么必要去看對方也沒必要去讓對方看。講到這里,突然覺得自己好無情的說出這些話,可是這個社會不就是這樣嗎?
如果我們兩個經常在一塊,玩的很好,經常聯系,那么不看朋友圈也知道你怎么樣。所以設置不設置三天可見或者僅自己可見根本不影響,別人不告訴你,不想讓你看到的東西或許真的是不想讓你知道,所以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想法。人嘛,就是要換位思考,現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心胸不要太狹隘了。
記住你想去了解他什么事情你就直接問,沒必要糾結和在意他的朋友圈或者喜歡的視頻你不能看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說不定是因為什么。反正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要往自己身上去聯想,與你何干,放寬心就好,或者用一顆平常心對待也行啊。看開點嘛,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總之這個功能我們無法去評判他是好是壞,只能說功能越來越多越來越強。是否設置呢那就看個人的,因為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嗯,所以不管是什么呢,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古人就給我們總結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所以我們要用辯證的方法理性的去分析問題!
人嘛,只在這世上走一遭,什么最重要呢?當然是開心啦!開心最重要,怎么都是過一天少一天,整天多愁善感的也沒啥意思。做好自己,開開心心的過好每一天就好啦~
深夜突然來了靈感,所以有感而發……屏幕前的陌生人,愿你揣一口袋開心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