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是經濟學中的詞,我們通常用來討論“商品”,比如出售的某個物品或者勞動力。
但在今年,這個詞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社交中。經常會說“你能給別人來帶什么樣的價值”?
1
今年一篇文章曾非常火,叫《放下你的無效社交》,作者其實不是“不社交”,而是在表達一個觀點:
你對他人提供的價值決定了你社交的質量。
因為誰都希望公平交往和交換。
其中我對作者舉的一個例子讓人印象很深刻,有人采訪一個幼兒園里玩具最多的小朋友,問他最喜歡誰?他回答說是小A。問他為什么?他回答說因為“她不會像其他小朋友那樣搶他的玩具,而是和他交換玩具玩”。
是啊,小朋友都知道“不喜歡被索取,而是平等交換”,大人難道不知道?!
你希望認識牛人,因為他能給你帶來很多好處;但是牛人為什么愿意和你交往呢?你能給他帶來什么呢?
這在年初的一個社群分享中就遇到過。群主請了一個網絡大V來微信群做分享,大V在分享后就說,如果加他私人微信他一般不會通過的,除非你提出你們可以相互“學習”和“合作”的東西,他不想當一個一直”被索取”的人!
2
而我自己,也感受到過那種“提供價值”后帶來的尊重和快樂!
5月份還未從學校畢業在找工作。表姐是親戚里混得比較好的人,在一個城市某個部門當了一把手,因此想到她的城市發展,因要去參加那個城市的各種考試,故常常要去她家。
表姐對我很關照,我覺得一方面她比我年長,自身的修養好,另一方面覺得我比較善良。
雖然表姐熱情,但在她那的時候有種“低了一級”的感覺,不是年齡、職位的原因,而是我“有求與她”,我那時還沒有可以“回報”的東西,是有種“不對等”的感覺。
有一晚和表姐在一個屋睡覺,聊天聊著聊到了她的“煩惱”——對于兒子的種種擔憂。因為我之前看過一些心理學的書,這些書讓自己從“完全不知道如何去當父母”到“心里有底”,于是我給她分享了我其中的一些想法。當時表姐本來是背著我側身睡的,聽我分析她的原因和提供一些方法后,她簡直是翻過身來“洗耳恭聽”的感覺,并在話語見能感受到她像小學生一樣對我的“佩服”和“尊敬”?。ㄆ鋵嵨疫€未結婚和生小孩)那一刻,我是開心的,因為我覺得自己“提供了價值”!
今年的網絡紅人“剽悍一只貓”,他一年積累64萬粉絲,在網絡上和各路大V關系很好,我覺得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時時想著“如何給他人提供價值”,他的文章如此,他做事也如此。
記得他還不是很出名是采訪了一個名人,他在前面也是謙虛的請教,對方回答,一切順利進行但沒有特別的高潮,但最后“剽悍一只貓”看到對方嗓子有點啞,提出教對方如何科學發聲,對方立刻很高興,于是采訪以非常愉快的形式結束。
對方提供了價值,你也提供了價值,這就是皆大歡喜的“雙贏”局面。
3
還有一事讓我印象深刻。我小時候在爺爺的影響下喜歡集郵,但爺爺不允許我們專門去買,因此我們只好看到別人信封上有郵票的去要。那時會感受到一種小小的“被動”。
后來遇到一個男生,他也很喜歡集郵,他寄了很多好郵票。他在分享集郵時提到,還在小學三年級的他看到別人有好看的郵票的時候,但他不會去要,而是會花三四天折一個很復雜很漂亮的飛機模型去換,然后對方很樂意換給他……
聽了后,我當時真的有點驚訝到了,是啊,多好的方法?。 叭ソ粨Q”多好??!不去請求、不去要,而是平等交換!
同時還想到,大家常說的“門當戶對”以及“最牢固的感情,大都勢均力敵“可能也有”價值對等“的原因在里面吧。
希望我們不是那個“一味索取”的人,而是可以“提供價值”,“平等交換”的人!
在和別人交往過程中,就讓我們想想,我們能為別人“提供什么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