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行”約見了王路老師,原鳳凰客戶端主筆,知名公眾號作者。
請教的主題是——
如何寫出好文章?
2小時談話,收獲頗豐,干貨頗多。
最觸動我的就是五個字——
寫作是修行。
01、寫作的個性化
去之前把自己的簡書名片發給了王路老師。
見面后,王路老師直言不諱地指出我寫作的最大問題——沒有個人風格。
雖然寫的也多是大家關注的問題和熱點,但是,把名字去掉,沒有人能看出是你寫的。
文章的新意不足是大忌。而新意來自你對寫作主題的深刻認識和獨特發現。
獨特發現從哪里來?獨特發現,就是需要你對生活的深入觀察。你要有作為個人的獨特的人生體驗,建立在這個體驗的基礎上,你才能寫出比別人更有意思文章。
寫作要有個性,你的觀點不能追求百分之百的人都認同。好的文章可能是50%的人認同,50%的人不認同。
要能夠通過你的觀察,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發現人們之間觀念的鴻溝。只有當你通過自己的觀察,結合自己的體驗,以及自己的知識背景,才能在常識之上,寫出不一樣的東西。
現在回過頭看看,我以前寫的那些文章,大部分的觀點都是大路貨。很多文章都沒有跳出常識的范圍。
既然沒有特點,別人為什么要關注你,為什么要給你點贊呢?
寫作的風格來自于你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人。這個不一樣建立在兩個方面基礎上:
第一,閱歷。莫言的小說里,大多數是以山東省高密鄉作為他的寫作背景。那是他的成長經歷,是不可復制的閱歷財富。如果你讓莫言去寫都市言情小說,那他肯定沒有90后作者寫得好。
第二,知識背景。就是你在某個領域鉆研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閱歷這個東西不好改變,不是說你自己跑出去玩一趟,你的閱歷就豐富了。它還來自你對生活的觀察和體悟。
在閱歷不足的前提下,不斷豐富你的知識背景,也是提升你個性化的一個重要途徑。
當有和別人不一樣的知識背景的時候,你才能成為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人,寫出不一樣的文章,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
02、如何起標題?
標題黨,不可取!王路老師比較推崇樸素的標題寫法。
從他的公眾號里也能看出來,他的每篇文章從來不以標題取勝。在談話中,他一直強調——
寫作要想走得遠,一定不能做標題黨。標題黨在一段時間,也許能夠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但是想通過標題,長久的吸引讀者是辦不到的。
什么是好的標題?
他認為,好標題是觀點而非狀態,多用祈使句,少用陳述句。
比如,你寫《我的三十歲》,就肯定不如《三十歲之前一定不要做的xxx件事》這樣的標題受歡迎。
在你的標題里一定要有你自己獨到的觀點,或是能夠給大家提供幫助。
每個人起標題的風格不同,直接反映了這個人的文風。而文風,其實是這個人為人處事風格的體現。
回過頭來,其實又說到了個人的風格問題。
標題其實是雕蟲小技,關鍵是要有獨到的認識和獨特的個人風格。
03、怎么確定寫作方向?
王路老師用他自己的親身經歷舉例。
他初期寫作也非常關注自我,大概寫了幾年時間。后來開始轉變方向,不僅僅寫私人的東西,而是些人家感興趣的東西。在嘗試些別人感興趣的東西的時候,他也寫過很多觀點比較偏激,劍走偏鋒的文章。
比如他的一篇,在全網閱讀量非常高的文章《我始終不相信努力奮斗的意義》。
這篇文章曾經引發很大的熱議。因為他講出了很多努力奮斗卻并沒有取得成功的人的心聲。激發了他們的情緒,引發他們的共鳴。
不過隨著寫作時間不斷的增長,他的現在的寫作方向,變得更加平實。因為現在對佛學研究比較多,所以王路老師現在的寫作,大多數都會帶上一些佛學的觀點和色彩去看待問題。
這個方向其實是在最初并沒有確定的,而是隨著他的閱讀量和關注點的不斷調整和變化而變化的。
你現在的認識是什么,其實就決定了你寫作的方向。你不可能跳出你現有的認識階段,去尋找所謂的寫作方向。
你所設想的寫作定位,很有可能是錯誤的。
寫作的方向和定位,其實是在不斷的寫的過程中,在誤打誤撞中不斷明晰的。
04、寫作是修行
也許是因為王路老師的佛學研究興趣所在。
他始終在強調——
寫作是一種修行,而生活永遠比寫作更重要。
要想寫出好文章,一定要去理解不同的人的生活。
對世界的理解能力,是阻礙你文章寫作水平提升的最大的障礙。
你要去學會接觸不同的人,打開不同的世界,為你的寫作豐富不同的源泉。
如果你的人生體驗是單調的,那么你的文章肯定不會豐富。
寫作,其實是我們了解大眾,進而通過大眾了解審視自己的方法。
你要嘗試去看不一樣的世界,理解不一樣的人,只有放下對現在世界的認識,你才能寫出超越自我的文章。
修行,是一個讓自己平靜的過程。寫作,也應該是讓自己平靜的過程。
至于有一些公眾號,通過激發讀者的情緒博取眼球,通過讓讀者不平靜的情緒更加激動而獲取支持,其實違背了寫作與修行的本質。
用王路老師的話說,就是造了“口業”。寫這樣的文章只會讓作者和讀者的戾氣更重。
我們作為寫作者,其實應該通過寫作找到通往內心平靜的一條道路。
對于王路老師的寫作修行說,我深以為然,心向往之,并將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