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底,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部署做好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出席會議并講話。
|?畢業生人數攀升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各地教育部門、人社部門和高校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強化責任擔當,開拓就業渠道,強化就業服務,保持了畢業生就業局勢總體穩定。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面臨的就業形勢嚴峻復雜。各地各高校要學深悟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意義,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貫穿融入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做好謀篇布局、力量統籌、政策儲備、風險應對等各項工作,千方百計促進2021屆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會議強調,各地教育部門各高校要落實好教育部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實施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
要多種方式開源拓崗,力促多元供給,拓展就業新空間,支持畢業生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就業創業,動員鼓勵畢業生投身基層、參軍入伍,擴大科研助理崗位招募和第二學士學位招生規模。
要優化創新供需對接方式,力促提質增效,拓寬校園招聘主渠道,搭建就業創業供需對接平臺,加強就業信息高效服務。
要用心用情做好教育指導,力促服務升級,努力做到畢業教育動心、就業指導入心、就業服務暖心、就業跟蹤貼心。
要精細精準幫扶困難群體,力促落實見效,實施重點群體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行動,繼續實施全國高校與湖北高校“一幫一”行動,做好畢業生權益維護。
要更好發揮就業反饋作用,力促質量提升,開展就業狀況跟蹤調查,推進就業綜合評價,深化就業與招生、培養聯動機制改革。要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強就業隊伍建設,嚴格規范就業統計,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努力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會議要求,各地人社部門要構建擴渠道、促創業、強服務、提能力、保權益協同聯動機制:
要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穩定事業單位招聘,推動國有企業擴大招聘,激勵中小微企業更多吸納就業,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鼓勵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做好“三支一扶”招募。
要扶持引導創業創新,落實好創業擔保貸款提額降息政策,將創業培訓范圍向校園延伸,提供咨詢輔導、跟蹤扶持、成果轉化等一站式服務。
要提升就業服務品質,加大線上信息發布,增強線下服務品質,提供政策服務便利,更好滿足畢業生多元化需求。
要增強求職就業能力,開展職業指導走校園、走社區活動,實施“百萬青年技能培訓行動”,拓展知識型、技術型、管理型見習崗位,為畢業生走向職場提供更大支持。
要加大就業權益保障,建立困難家庭畢業生、邊遠地區和三四線城市幫扶清單,提供優先援助。持續清理整頓市場秩序,嚴厲打擊違規行為。要深化實化就業創業推進行動、就業創業服務攻堅季行動,做好未就業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
|?就業形勢嚴峻
1、求職人數多
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攀升,數據顯示,2011-2020年期間,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從660萬人增長至了874萬人,而2021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在國內宏觀經濟下行以及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之下,“就業難”成為當前較為緊迫的問題。
除了國內畢業生,別忘了還有從國外鍍金回來的留學生。先前,在國際疫情影響之下,今年以來有多達80萬留學生要回國求職,比往年大幅增加7成,預計未來留學生回國求職人數將持續上漲。
然而更讓人心態崩潰的是:找工作的可不只是21屆的你哦~還有不少來自20屆的同學在跟你搶飯碗。
2、招聘企業少
在經濟放緩的壓力下,互聯網和實體企業的倒閉潮一波又一波。大多數企業為了保存實力,一般都不會擴大規模,不少企業縮減招聘名額,甚至直接關閉校園招聘。有關數據顯示,33.3%的企業已啟動秋招,2成還在籌劃中,今年沒有校招計劃的占到46.5%。
由于疫情的反復,導致無法聚集成規模的招聘會。并且,在疫情的影響下,很多企業都選擇本地的高校區招聘。這就導致就業崗位的區域性不平衡,而學生所掌握的就業信息本來就少,為學生就業增加了難度。
3、供需不匹配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我國職位空缺與求職者比例不斷提升。2019年,這一比例達1.25,這表明,在“就業難”的形勢下,招聘職位依然面臨較大空缺需求,這也印證了“找工作不難,找好工作難”的現象。
在現今的中國人力資源市場,超過80%的企業依靠獵頭和招聘網站來選人,但是有效率卻不足30%。獵頭的超高中介費用,招聘網站的篩選工作量,無不體現出傳統招聘渠道的局限性。
企業篩選人才,求職者應聘企業,雙方向都面臨巨大挑戰,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人才供應鏈建設的必要性。那么如何既滿足“及時、充足、匹配”的人才供給,又滿足低成本低人工,打造真正意義上的持續、高效且健康的人才生態供應鏈體系,重塑企業精準定向人才供給模式,就不能不提到企業人才生態供應鏈新業態“菜鳥無憂一站式實習就業咨詢服務”。
|?國內首家一站式精準實習就業服務平臺
菜鳥無憂是國內首家一站式精準實習就業服務平臺,由中國人力資源管理業界先驅和代表性人物彭劍鋒教授領銜,由大批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并具有多年央企工作經驗的資深人力資源從業者聯合創辦,擁有大批人力資源專業科班畢業的專職服務人員和最廣泛的500強央企國企HR作為兼職咨詢專家,并與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中國就業促進會、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會人力資源校友分會等權威機構和社會組織緊密合作,由國內最大管理咨詢公司華夏基石管理咨詢集團提供專業支持。
菜鳥無憂基于國內外最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和最佳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充分發揮在人力資源管理業界積累的專業優勢、渠道優勢和信息科技優勢,打造求職者實習就業咨詢和企業人才供應鏈生態閉環,致力于推動和促進中國大學生就業,切實踐行“就業促進、利國利民”的社會責任和崇高使命。
面向求職者,打造大學生求職的職前訓練營。以“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就業能力、提升就業品質”為服務宗旨,基于“人崗匹配、培訓提升、精準推薦”服務三支柱模型,以“科學職業定位、人崗精準匹配、提升簡歷網申通過率、提升筆試考核通過率、提升面試考核通過率、提升綜合職業素質能力”為服務導向,面向國內2000余所高校、900余萬大學生和海外留學生提供“高性價比、一站式、精準化”的實習就業咨詢服務。
我們用無數事實說話,選擇菜鳥無憂的學生成功進入:20000+家國內外500強/上市公司/央企/國企/知名企業,覆蓋54+個行業。
面向企業,打造企業人才的生態供應鏈。幫助企業免除海量篩選工作,選拔和培育“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高潛人才,獲得與企業需求精準匹配的優質人才,通過精心打造的人才生態供應鏈服務閉環,成為企業“人才蓄水池”,最大程度上節省企業招聘成本,幫助企業高效完成選人育人環節,真正做到企業人才的免費供應、極速供應、優質供應、新鮮供應、持續供應和流動供應,充分保障企業人才供給和人才儲備。
17年來,菜鳥無憂服務的企業客戶遍布國內外500強,涵蓋各行業大型央企、國企、外企、上市企業等,致力于為企業儲備和輸送更多的優質人才,打造企業人才生態供應鏈。
未來,菜鳥無憂將繼續為500強企業推薦優質人才,為大學生做好就業促進服務,培訓提高技能,搭建求職平臺,全力促進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