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這句話最近應該刷屏了許多人的朋友圈,每一人都義憤填膺,言辭激烈地口誅筆伐著娛樂圈的明星戲子們。似乎戲子們理應被眾人討伐,理應被社會所拋棄一樣,各種為博人眼球而誕生出的一篇篇10萬+爆款文引導著社會輿論的走向。
但是,事實真就是如此嗎?
藝術工作者就應該被如此對待嗎?
這樣科研人員就會待遇提高,為人們所知嗎?
本來兩個互不相干的職業,卻被生搬硬湊到了一起,架構起一個看似合理的邏輯,殊不知這樣的論調不攻自破。
美國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世界第一,但美國的文化產業也十分強大,好萊塢的影響力席卷全世界,“戲子”可謂是功不可沒。
當人們宣揚著“娛樂至死”,甚至還說雪崩來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該抨擊的應該是沒有演技且不刻苦打磨演技的流量明星,而不是演員這個職業!
沒有演技,該不該批判?
該!
但是德藝雙馨,才高德重的藝術家該不該批判?
不該!
一個國家的民眾如果連藝人都貶低,都認為是不正當的職業,認為他們只是嘩眾取寵而已的話,這個國家談何自由與開放,獨立與文明!!
但是,最近這個觀點甚囂塵上。
中國自古以來有崇文重教的傳統,這與儒家文化作為統治思想有莫大的關聯,“學而優則仕”、“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古代士子文人對自己的個人要求,更是社會共同認可的價值觀。
戲子
似乎從這個職業誕生起,就毫無地位與尊嚴可言。
明清資本主義萌芽,商品經濟繁榮。市民階層的壯大,對于文化活動更是有極大的需求。由此,明清更是有數量極多的小說、戲曲以及各種文化活動產生。
戲子,當然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
但是,古代的戲子伶人確實地位較卑賤。
可并不意味著現在的我們依舊要秉持舊有的思想與觀念去看待演員這個職業。
不說演員有多么重要,但是沒有這個群體的存在,人類的生活必將乏味無趣。
演員賦予了文學作品血肉與靈魂。
一部文學作品再經典,再優秀,如果要將其搬上銀幕被人們所熟知,演員是最為關鍵的。
著名導演張藝謀說過:“沒有不會演戲的演員,只有導演不稱職。”也從一個角度說明導演應該知人善任,演員演技差,一半歸咎于導演。
至于說流量小鮮肉演技渣之類,憑借高顏值上位,這類人確實拿到了本不屬于他的高報酬,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大眾審美的低俗化。
“戲子家事天下知”也是因為戲子演員的媒體曝光度高,普通大眾也樂于關注的緣故。
但是說“將軍孤墳無人問”,未免說法偏頗。何況人們如果不去更好地建設和珍惜現在,即使緬懷先烈又有何用。每一個朝代的更替都有大量的犧牲,如果沉湎于過去,思想談何進步。一將功成萬骨枯,戰爭是殘酷的,人類應該想辦法去減少和避免戰爭才是關鍵。
因為娛樂產業的壯大與發展,演員越來越多,質量良莠不齊,而且市場的大環境決定了演員的薪酬普遍較高。
所以,人們就會對演員這一個特定群體來泄憤,認為其以較低的勞動換取了較高的薪酬。
然后用不相干的事物與其掛鉤,寫出一篇篇慷慨激昂的戰斗檄文。
乍一看,好像挺對。細看,漏洞百出。
就好像,我們不要加班了,因為加班會使人猝死。
與其說這些,不如看看寫出此類文章的人吧。
他們難道真的充滿了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擔當?未必。
他們可能之前還在說著費玉清退出娛樂圈、張雨綺霸氣離婚、吳秀波出軌、李湘對于王岳倫出軌的霸氣態度……
但是,熱點一來,矛頭一轉,毫無立場可言。
演員的片酬過高,娛樂圈頻現的“陰陽合同”問題,還有諸如霍爾果斯避稅等,也充分體現了娛樂圈的種種亂象缺乏監督和治理。
我沒有為演員去進行辯護,至于人品差,演技渣的流量明星,也理應被人民拋棄。
但是,演員這個職業本身,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