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翼下頜注射法
口腔阻滯麻醉是將局部麻醉藥物注射到頜面口腔相關神經干或主要分支周圍,以阻斷神經末梢傳入的刺激,使該神經分布區域產生麻醉效果達到全部失去痛覺的效果。
口腔阻滯麻醉適用于骨質較致密的下頜骨區或局部有炎癥及腫脹不宜作浸潤麻醉者。阻滯麻醉在口腔科應用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較深,故須注意嚴格無菌操作,以免贊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麻醉藥前應先回抽檢查,以免誤入血管,然后緩慢注入。
常用的口腔阻滯麻醉
(1)上頜牙槽后神經阻滯麻醉
(2)眶下神經阻滯麻醉
(3)腭前神經阻滯麻醉
(4)鼻腭神經阻滯麻醉
(5)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
(6)舌神經阻滯麻醉
(7)頰(長)神經阻滯麻醉
一、上牙槽后神經阻滯麻醉
(上頜結節注射法)
此法是將局麻藥液注射于上頜結節處,因此又稱上頜結節注射法。上頜結節位于上頜最后一個磨牙的后方。
一)注射標志
1、進針點在上頜第二磨牙遠中頰根相應的口腔前庭溝處。
2、在上頜第2磨牙尚未萌出的兒童,則以第1磨牙的遠中。
3、頰側根部的前庭溝為進針點;在上頜磨牙已缺失的病人,則以顴牙槽嵴部的前庭溝為進針點。
二)注射方法
半張口;上牙合面與地面 45°;針尖斜面沿著骨膜面向后、上、內推進,深約 2-2.5 ㎝,回吸無血注射 1-1.5ml。
三)麻醉區域?
除第一磨牙近中頰根外的同側磨牙、牙槽骨、相應頰側牙齦、粘骨膜。 上頜磨牙拔除術; 相應的頰側牙齦、粘膜和上頜結節手術 。
四)注意事項
1 、進針過深易發生血腫(翼靜脈叢)
2 、上頜第一磨牙拔出時還應近中頰根處做補充侵潤麻醉。
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是將麻藥注射到翼下頜間隙內,故亦稱翼下頜注射法。針尖一般應達到下牙槽神經進入下頜孔前,在下頜小舌平面以上的下頜神經溝附近,麻藥可順溝流至下頜孔,以麻醉下牙槽神經。
一)注射標志
1 、磨牙后方,腭咽弓前有翼下頜韌帶,在其中點稍外方注射。
2 、頰部頰脂墊尖端正居翼下頜韌帶中點稍外方。
以上二者即為注射的重要標志。若遇頰脂墊尖不明顯或磨牙缺失的病員,可在大張口時,以上下頜牙槽嵴相距的中點線上與翼下頜皺襞外側3~4mm的交點,作為注射標志。
二)注射方法
1、大張口;
2、下牙頜平面與地面平行;
3、注射器置于對側兩前磨牙之間,與中線 45°;
4、注射針高于下頜平面 1 ㎝;
5、推進 2—3 ㎝即可觸及下頜神經溝,有抵骨壁感,回吸無血注射 1.5—2ml。
三)麻醉區域
同側下牙、下頜骨;第一前磨牙以前的唇頰側牙齦、粘骨膜、下唇
四)注意事項
1 、注射過深或過高可引起暫時性面癱。
2 、注射角度、深度有個體差異。
舌神經阻滯麻醉
一)解剖部位
在下頜神經溝水平,舌神經位于下牙槽神經的前內方約1㎝處。
二)注射方法
下牙槽神經阻滯注射后,將針退出 1 ㎝,注射麻藥 0.5—1ml。
三)麻醉區域
同側下頜舌側牙齦、粘骨膜、口底粘膜、舌前 2/3 部分。麻醉成功時舌尖有麻木、腫脹感。 同側下頜牙拔除術;口底及舌前2/3的手術 。
頰(長)神經阻滯麻醉
一)注射標志
1、由于行下牙槽神經麻醉的針刺點在翼下頜韌帶中點外側2~3mm處,此進針點周圍正是頰神經分布的區域并接近頰神經干
2、亦可以下頜磨牙面的水平線與下頜支前緣交界點的頰黏膜(大致在腮腺導管口下、后約1cm處)作為注射標志。
二)麻醉方法
標志1:注射時,在下牙槽神經阻滯注射后,將針退至粘膜下時注射麻藥 0.5—1ml;
標志2:注射時,進針后在黏膜下注射麻藥0.5~1.5ml。
三)麻醉區域
同側下頜第二前磨牙以后的頰側牙齦、粘骨膜;頰部粘膜肌肉皮膚。下頜第二前磨牙以后的牙齒拔除術;頰部手術。
腭前神經阻滯麻醉
(腭大孔注射法)
腭大孔位于最后一顆磨牙腭側齦緣至腭中線凹面連線的中點,覆蓋其上的粘膜可見小凹陷。
一)進針標志
進針點為上頜第三或第二磨牙腭側齦緣至腭中線的中外 1/3
二)注射方法
大張口;上牙合面與地面 60°;進針點為上倒數第二磨牙腭側齦緣至腭中線連線的中點;針抵骨面注射 0.5ml。
三)麻醉區域
同側上頜前磨牙、磨牙腭側牙齦、粘骨膜。上頜前磨牙、磨牙拔除術;腭部手術。
四)麻醉區域
同側上頜前磨牙、磨牙腭側牙齦、粘骨膜。上頜前磨牙、磨牙拔除術;腭部手術。
四、鼻腭神經阻滯麻醉
(腭前孔注射法)
將麻藥注入腭前孔(切牙孔),以麻醉鼻腭神經,故又稱為腭前孔注射法。
一)進針標志
腭前孔的解剖位置在左右尖牙連線與腭中線的交點上。表面有梭形的腭乳頭覆蓋。前牙缺失者,以唇系帶為準,越過牙槽脊往后0.5cm即為腭乳頭。
二)注射方法
大張口; 自腭乳頭側緣刺入粘膜, 然后將針擺向中線, 與牙長軸平行, 進針約 0.5cm 可進入腭前孔,注藥 0.25—0.5ml
三)麻醉區域
兩側尖牙腭側連線前方的牙齦、腭側粘骨膜。 上頜前牙拔除術;腭前部手術。
舌神經阻滯麻醉
一)解剖部位
在下頜神經溝水平,舌神經位于下牙槽神經的前內方約1㎝處。
二)注射方法
下牙槽神經阻滯注射后,將針退出 1 ㎝,注射麻藥 0.5—1ml。
三)麻醉區域
同側下頜舌側牙齦、粘骨膜、口底粘膜、舌前 2/3 部分。麻醉成功時舌尖 有麻木、腫脹感。 同側下頜牙拔除術;口 底 及 舌 前 2/3 的 手 術 。
七、頰(長)神經阻滯麻醉
一)注射標志
1、由于行下牙槽神經麻醉的針刺點在翼下頜韌帶中點外側2~3mm處,此進針點周圍正是頰神經分布的區域并接近頰神經干
2、亦可以下頜磨牙 面的水平線與下頜支前緣交界點的頰黏膜(大致在腮腺導管口下、后約1cm處)作為注射標志。
二)麻醉方法
標志1注射時,在下牙槽神經阻滯注射后,將針退至粘膜下時注射麻藥 0.5—1ml;標志2注射時,進針后在黏膜下注射麻藥0.5~1.5ml。
三)麻醉區域
同側下頜第二前磨牙以后的頰側牙齦、粘骨膜;頰部粘膜肌肉皮膚。下頜第二前磨牙以后的牙齒拔除術;頰部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