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完照片后,有時候我們需要對照片進行后期處理。通過后期處理,可以對照片進行二次構圖、調整曝光、控制明暗、調整色調等等。后期處理也是攝影人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攝影學習中的難點。首先我們先了解后期處理中的基礎知識,掌握了它們,可以讓您的攝影技能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一、看懂直方圖
中醫看病診斷的時候,醫生通過望、聞、問、切的方法來診斷病情。那么,在攝影中,我們可以通過直方圖來判斷照片是否曝光正確。在有些看圖軟件或PhotoShop軟件中,可以顯示照片的直方圖。
以華為手機為例,在圖庫中選擇照片并打開以后,點擊右上角的圓形“i”圖標,即可查看該照片的直方圖。
直方圖就是一個坐標系,橫軸代表這照片中各個像素的亮度排列,從左向右依次是從黑色到灰色最后到白色。純黑色是0,純白色是255,由黑到白一共有256個亮度值。縱坐標代表的是照片中每個亮度值對應的像素所占的相對數量。
如圖為黑白灰三色圖片的直方圖。從直方圖中形成三個柱子,中間沒有連接,可以看出,照片中的黑、白、灰三個顏色直接沒有過渡。
如圖為256級灰度圖片及其直方圖。直方圖均勻而且連貫,沒有斷層,說明照片包含了從黑色到白色(0-255的亮度)的像素。
如圖為高調照片的直方圖。直方圖中數據偏向右邊(白色區域),而左邊(黑色區域)和中間(灰色)沒有數據, 與我們看到的畫面是一致的。
如果為低調照片的直方圖。畫面中黑色占據了絕大多數區域,直方圖中數據緊貼黑色區域。
通過觀察直方圖,我們很容易判斷照片的曝光是否恰當,為我們在前期拍攝和后期處理時提供一個參考依據。
圖為曝光正常的照片和直方圖。駕駛室里的環境較暗,所以司機顯得有點曝光不足,細節看不清楚。整個直方圖像座山峰,中間高兩邊低,說明照片中黑色和白色較少,大部分都是不同亮度值的灰色像素,照片的細節比較豐富。
圖為曝光不足的照片和直方圖。畫面整體偏暗,直方圖左半邊的面積要大于右半邊,最左邊有一條線已經貼近邊框,代表著畫面中有一部分內容是純黑色,里面沒有任何細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暗部溢出”。
圖為曝光過度的照片和直方圖。駕駛室里面的司機已經曝光正常了,但是車身和天空已經嚴重曝光過度,細節丟失。從直方圖來看,直方圖右半邊的面積大于左半邊,最右邊有一條線已經貼近邊框,代表了畫面中有一部分內容是純白色,里面沒有任何細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亮部溢出”。
在照片后期處理過程中,直方圖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要注意不能出現亮部溢出或暗部溢出的情況。
二、色彩
色相、明度、飽和度被稱為顏色的三屬性。色相指的是顏色的名稱,也叫顏色的相貌,例如我們常說的紅色、綠色、藍色等等。飽和度指顏色的純度,或者是鮮艷程度。明度指顏色的相對明暗程度。
圖為紅色飽和度由低到高的對比圖。
圖為紅色明度由低到高的對比圖。
互補色
在色輪中,兩種顏色之間的夾角在150度-180度之間時,這兩種顏色為互補色。例如紅色和藍色,紅色和綠色,都常見的互補色。
圖為色輪表示的互補色
互補色的其中一個原理是:當眼睛或大腦感知到某種顏色的互補色時,得到了平衡。在照片中,互補色強烈的色彩反差會帶來明顯的色彩對比效果。在實際運用中,經常用其中一種顏色來襯托另一種顏色的景物。
圖為綠色的背景襯托的紅花,形成最常見的互補色
相鄰色
相鄰色時指在色輪中彼此相鄰的兩種顏色。它帶來的視覺感受是和諧而穩定的。用色輪表示的相鄰色。
初秋的樹林,泛黃的和尚未泛黃的樹葉構成黃綠相鄰色。
暖色系
暖色系包括包括紅紫,紅,紅橙,橙,黃橙,黃,黃綠等顏色。暖色系顏色的色彩和自然界中的太陽、火焰等的顏色相似。具有很明顯的視覺傾向,能表現暖意、熱情奔放、膨脹和前進的感覺。
冷色系
藍色,藍綠色,藍紫色都屬于冷色系。圖為色輪表示的冷色系。冷色系能給人清新、自然、舒適、收縮的視覺感受。相比暖色系,冷色系不易造成視覺疲勞。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有山林、藍天、水面等。
三、照片后期調整選項
如今的照片處理軟件智能化很高,在計算機上有LightRoom軟件,內置了大量的預設,可以直接應用到照片上預覽效果;在手機上,以華為手機為例,系統自帶的照片編輯軟件里,也預置了很多效果,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任意應用不同的效果。
相比這些自動化的后期處理,我們在這里,只討論一些手動調整的選項,包括了亮度、對比度、飽和度、銳度、亮部(高光)、暗部(陰影)、色溫(暖色調)、氛圍等的調整項。
如果您使用的不是華為手機,推薦您使用一款專業的手機照片處理軟件Snapseed,這是由google公司收購并提供免費使用的軟件。雖然名字是英文的,但是操作界面是完全中文的。
色調范圍
色調反映了照片中的明暗變化。色調范圍是從最暗到最亮之間的范圍,一般分為黑色、陰影、中間調、高光、白色幾部分。
以一幅均勻分布的黑白漸變圖片為例,顯示對應的各個部分。
亮部(高光)
亮部,也叫高光,可以認為是圖像中亮度很高的區域,這些區域里還包含很多的細節。有時候照片曝光過度,可以降低高光值,找回丟失的一部分細節。但是具體情況,不僅跟照片格式(jpg或raw)有關,也跟相機/手機的感光元件有關。
暗部(陰影)
暗部,也叫陰影,通常是圖片中色調較暗,但是還保留一定細節的區域。
黑色和白色
黑色是圖像中亮度為0的區域,黑色區域中已經沒有細節。白色是圖像中顯得過曝而沒有細節的區域,它不一定是白色的。
中間調
中間調是圖像中既不暗也不亮的中間范圍,包含了大量的細節。
亮度
亮度指照射在景物或圖像上光線的明暗程度。圖像亮度增加時,就會顯得耀眼或刺眼,亮度越小時,圖像就會顯得灰暗。調整亮度可以改變照片的整體曝光值,雖然我們可以很容易判斷某張照片該加亮或變暗,但是由于手機屏幕的亮度的影響,最好是結合直方圖來調整照片的亮度。
對比度
對比度指不同顏色之間的差別。對比度越大,不同顏色之間的反差越大,即所謂黑白分明,對比度過大,圖像就會顯得很刺眼。對比度越小,不同顏色之間的反差就越小。
飽和度
飽和度是指圖像顏色的濃度。飽和度越高,顏色越飽滿,即所謂的青翠欲滴的感覺。飽和度越低,顏色就會顯得越陳舊、慘淡,飽和度為0時,圖像就為灰度圖像。
銳度
銳度用來表示圖像邊緣的對比度,高銳度的圖像看起來更加清晰,但是實際上銳度的增加并沒有提高真正的分辨率。
這種圖片增加銳度后,可以清楚的發現,在深色和淺色的邊界線的兩邊,各自增加了幾條不同亮度的條紋,以突出邊緣,達到增加清晰度的目的。
在過度銳化之后,圖像邊緣部分會出現明顯的分離邊界,并且感覺在線段周圍有一明一暗的光暈存在。在人像攝影當中,過高的銳度使得人皮膚的小疤痕、疙瘩被放大凸顯(也就是比實際肉眼看上去的更加明顯),從而造成面部的粗糙和干澀感,因此,在人像攝影過程中,應選擇適中的銳度,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銳度。
氛圍
氛圍是Snapseed軟件里面獨有的調節選項,實際上是一個綜合調整,隨著氛圍的添加與減少,照片風格會隨之變化,最大的區別體現在高光和陰影上。
四、簡單后期處理示例
還是以剛才的貨車司機照片為例,介紹一下簡單的手機后期處理流程。
-
在圖庫中選擇照片,打開照片后觀察照片中存在的缺陷。可以點擊右上角的圓形“i”圖標查看直方圖。
打開照片 -
點擊“編輯”圖標,進入編輯照片的界面。
編輯照片 -
旋轉。觀察到照片有點傾斜,首先進行旋轉至水平。
旋轉照片 -
裁切。這張照片的主體是貨車司機,但是照片的左下角和右上角的內容與主體無關,所以將照片裁剪為16:9的寬屏比例。
裁切照片 -
提亮暗部。首先,照片的主體——貨車司機有些暗,增加暗部可以讓他變得亮一些。先點擊“調節”選項,進入調節界面,左右滑動選擇“暗部”選項,向右拖到滑塊,同時觀察畫面,直到滿意為止。
進入調節選項提亮暗部 -
壓暗高光。照片右上角的天空有些亮,比較搶眼,稍微壓暗一下高光。選擇“亮部”選項,稍微向左移動滑塊。
壓暗高光 -
增加對比度。通過前兩步的調整后,發現照片的對比度比較低,略微增加一些對比度。
增加對比度 -
增加銳度。略微增加一些銳度,讓照片看起來更銳利。
增加銳度 對比查看后期效果。可以點擊“對比”按鈕來查看處理后的照片和原照片的差異。最后,點擊“保存”按鈕保存處理后的照片。
我處理后的照片如下圖,根據個人的喜好不同,每個人處理的效果也各有千秋。
攝影從手機開始-目錄
1. 手機是最好的攝影入門工具
2. 手機和單反相機攝影的區別
3. 什么是好照片
4. 淺談攝影藝術
5. 影響手機照片的關鍵因素
6. 曝光基礎理論
7. 理解攝影構圖
8. 掌握人像攝影構圖
9. 風光構圖實戰
10. 光線的奧秘
11. 照片后期基礎
文章和圖片整編自網絡,僅用于學習交流。圖片所有權都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后臺聯系刪除。
關注飛馬攝影,獲取持續不斷的攝影技巧分享。歡迎評論和自由轉載(無需本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