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335
卷七·本臟第四十七
1/12
原文:
黃帝問于岐伯曰: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關合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風痹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也,無愚智賢不肖,無以相倚也。然有其獨盡天壽,而無邪僻之病,百年不衰,雖犯風雨卒寒大暑,猶有弗能害也;有其不離屏蔽室內,無怵惕之恐,然猶不免于病。何也?愿聞其故。
原文譯文對照:
~~~~~~~~~~
黃帝問于岐伯曰: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黃帝向岐伯問道:人的血氣精神,是用以奉養人身,使各項生理機制正常運轉,從而保全性命的。
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
經脈,這一人體構造部分之組分,其功能有:使血氣往復于人體內外,為人體陰分(臟腑系統)及人體陽分(軀殼系統)輸送營養并運走代謝廢物;濡潤筋骨;滑利關節。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關合者也。
衛氣,這一人體氣血部分之組分,其功能有:溫煦肌肉,充養皮膚,密實膚肉紋理之縫隙,使身體各處的關卡(汗孔、膀胱口、肛門等)緊閉。
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
志意,這一人體精神部分之組分,其功能有:駕馭意念(集中注意力),保持定力(抵御外界干擾),調節體溫以適應外界之冷熱刺激或寒暖變化,調和情緒以緩解大喜大怒等極端的情志變化。
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
因此,血液這一人體組分若健康,經脈運行就通利;通過血液輸送的蛋白質等精微營養物質,就能遍達人體內外之各個組分;筋骨就強健有力;各處關節就潤滑爽利。
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矣。
衛氣這一人體組分若健康,全身肌肉就舒展利索,皮膚就光滑彈潤,膚肉之紋理縫隙處就細密緊實。
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
志意這一人體組分若健康,人就能集中注意力、思維敏捷;并能屏蔽外界干擾、保持定力;不內生各種負面情緒;從而情志安定平和,使得五臟神得以安居各臟,邪氣就無法侵入各臟器。
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風痹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
體溫調節能力這一人體生理機能若健康,則六腑運化飲食的功能就會正常;由外界風寒引起的痹病就不會發生:經脈就會運行通利;四肢關節也不會有病變。
此人之常平也。
以上,就是健康人體所應有的生理狀態。
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
五臟,是人體精神生命組分(五臟神)的駐所,是人體血氣的歸宿,是人體內推動物質上行之升發力(魂)和下行之肅降力(魄)的發源地。
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六腑,是人體內消化飲食、輸送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等普通營養的津液之人體組分。
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也,無愚智賢不肖,無以相倚也。
以上人體結構、組分與功能,都是人體與生俱來的稟賦,無關其人之智商高低和品行優劣,在以上稟賦乃生而有之這方面,人與人之間沒有差別。
然有其獨盡天壽,而無邪僻之病,百年不衰,雖犯風雨卒寒大暑,猶有弗能害也;
然而,以上天賦盡管人人都生而有之,但偏偏就有這么些人:他們能享盡天年(120歲)而自然老死,一生從未罹患難以根治的大病,活到百歲也老而不衰,即便因風雨及嚴寒酷暑等激烈的外界氣候變化而生個小病,其健康也不會被實質性損壞;
有其不離屏蔽室內,無怵惕之恐,然猶不免于病。
另有一些人,他們足不出戶,身居有屏風阻擋外界氣流的室內,既沒有外界風雨寒暑的侵襲,也沒有憂傷、驚恐的情志刺激,但依然免不了罹患難以根治的大病。
何也?愿聞其故。
這是什么緣故?請您講解其中緣由。
~~~~~~~~~~
老黃歷擇吉,2024.11.30
上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334
下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