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荷花高潔的品格恒為世人稱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就是對荷花品性的寫照。
記憶里的童年,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面,家鄉的池塘一到夏季就會有滿池塘的荷花綻放,那時候我們只顧著采摘蓮蓬,完完全全忽略了荷花的美麗。最初“認識”荷花是從書本中,我這里所講的“認識”,是對荷花品性的全新認識。
周敦頤所作的一篇議論散文《愛蓮說》中描寫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文章從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我想蓮花之所以世代被人們推崇,也正是這個原因吧。
歷代文化名人筆下的蓮,文化情韻與亭亭玉姿相輝映,曼妙無限。蓮花的種種美態,極應寧靜之心,極富清雅之味,令人流連。荷花行走在唐詩宋詞中,質清品潔;荷花開在明清水墨畫里,清新淡雅;荷花亭亭玉立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超凡脫俗。
朱自清在他的抒情散文《荷塘月色》中寫到:“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p>
荷花無言,猶如一個純情含羞少女。風吹荷葉動,在微風中裙裾輕舞,舒展著慵懶的腰身。荷葉上滾動的露珠,在陽光的映射下,晶瑩剔透,純澈澄明。她以其獨有的風骨,端立于世,落落大方,搖曳著自己的風姿,彰顯出其獨具的無窮的魅力。傾心于荷花亭亭玉立之英姿;敬賞其清香溢遠之靈魄;仰慕其超凡脫俗之情操。她集淡雅與濃妍于一體,融清雅與富麗于一身。
“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br> 一花一佛一世界,世上很少有花如蓮花一般直抵內心,凈化心靈!
光陰流轉,歲月沉香。世間風月,不忘初心。
在世如蓮,凈心素雅。不污不垢,淡看浮華。
— / 行攝生活 / —
在旅行的途中遇見未知的自己
在攝影的世界里窺探人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