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太大意義卻有點意思而且值得探討的問題 (這個算是副標題吧)
問題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思想實驗
假設: 有兩個物體A、B,”誕生“于之前的某兩個時間點。
假設: 我們有穿越時間的能力。
那么我們可以穿越時間,找到A、B兩個物體“誕生”的這兩個時間點,進行比較。
恐龍蛋是蛋嗎?
恐龍出現的時間是早于鳥類的(雞是鳥類中的一個物種),如果我們認為恐龍蛋也屬于蛋的一種,那么就可以回答我們的問題了。
先有蛋,后有雞 (這個答案的前提是恐龍蛋也屬于我們問題中”蛋“的范疇,沒有這個前提,這個答案也就沒有意義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恐龍蛋并不屬于我們題目中的”蛋“的范疇,那么我們就需要重新考慮下”蛋“是什么了。
精確問題
剛才討論了恐龍蛋是否屬于我們題目中的“蛋”,其實有一絲詭辯的意味,但是也反映出了這個古老的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漏洞之處,但恐怕很多人并不會將恐龍蛋也歸入到我們問題中的”蛋“的范疇內。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將問題更精確地表述為“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
雞與雞蛋的關系
陷阱一
有一種這樣的循環定義,會將我們的拖入到更為“詭辯”的泥潭里。這種定義是
雞:可以生出雞蛋的稱為雞。
雞蛋:可以孵出雞的稱為雞蛋。
“雞”個體一生的起點
雞是鳥類的一種,屬于高等動物,單個個體的生命起點是“受精卵”。
讓我們將目光聚焦在單個雞個體的一生,我們這時候應該會緩過神來,我們之前問題中的“雞蛋“其實是雞個體生命的早期階段,我們之前問題中的”雞“其實是雞個體生命中從雞蛋中孵化后的生命階段,這兩個階段因為其”形態“的巨大差異而被人為的割裂為了兩個”物體“,其實所謂的”雞“和”雞蛋“并不是兩個物體,而是同一個物體的不同生命階段。最重要的證據就是DNA了,單個雞個體無論是”雞蛋“還是”雞“其DNA都是一樣的,人為的將”雞“和”雞蛋“進行割裂,只能使問題掉入”莫名的玄妙“中。
回到思想實驗
在前邊的思想實驗中,我們提到了在能夠穿越時間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比較兩個物體”誕生“的時間。
那么,如果在我們的思想實驗中我們以為的物體A和物體B其實是同一個物體的不同階段的話,那么比較A和B哪個”誕生“的時間更早還有意義嗎?
審視問題
如果我們仍然想要繼續我們的問題,(繼續該問題,可能需要高中的生物學知識,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建議不要繼續閱讀接下來的部分)
那么我們就不得不來審視一下問題了,我們究竟想問什么?
我們是在問
”對單個雞個體來說,是先有的生命的早期階段(雞蛋階段)還是生命后期階段(雞)?“嗎?
如果我們想問題的是這個問題的話,那么答案很明顯了,
”先有的早期階段(雞蛋),后有的后期階段(雞)“。
如果上面的問題不是我們想問的問題,那么我們想問的問題是
”在物種進化的歷史長河中,雞這個物種是首先以雞生命早期階段的狀態(雞蛋)出現的,還是首先以雞生命后期階段的狀態(雞)出現的?“嗎?
進一步審視問題
其他前提性問題
- 物種是變化的嗎?
- 新的物種是從舊的物種中”誕生“的嗎?
如果上邊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我們就可以繼續了。(當上邊兩個中有任何一個的答案是否定的時候的情況,將不在本文中討論)
物種的誕生
為了不使這篇文章過長,這里將引用部分生物學的術語及其定義(并不會超出高中生物課本中的知識)。
物種形成:又稱為種化,是演化的一個過程,指生物一分為二的過程。
物種:能夠(或可能)相互配育的自然種群的類群,這些類群與其它這樣的類群在生殖上相互隔離著。
生殖隔離:在生物學上通常指由于生殖方面的原因,即使地緣關系相近,但物種不同的類群之間不能互相交配,或不易交配成功的隔離機制。
種群:指于一定空間范圍內同時生活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或者說是由個體組成,能夠而且確實進行交配的群體。
根據進化論的知識,我們知道物種的誕生過程是以物種為單位的,,我們可以想象雞這個物種的”誕生“過程,在雞出現之前,有一個物種我們可以稱它為”雞的祖先物種“,當”雞的祖先物種“一分為二為“雞”和“雞的近親物種”的時候,就是雞這個物種出現的時刻。
當以種群為物種進化的單位,雞誕生的那一刻,雞是以一個種群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
在一個種群中有著多個個體,這些個體所處的生命階段大概率并不是相同的。
所以,此時回答我們的問題
“在物種進化的歷史長河中,雞這個物種是首先以雞生命早期階段的狀態(雞蛋)出現的,還是首先以雞生命后期階段的狀態(雞)出現的?”
答案應該是:“雞”(雞生命的后期階段)和“蛋”(雞生命的早期階段)是同時出現的。
階段性結束
自此,我們關于“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的討論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該問題很難會有一個共識性的答案,本篇只是對該問題的淺顯思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生,以及新的概念的出現,可能會有進一步的討論。
本篇的后續內容是一些發散性思考,并不對上訴結論產生大的影響。
反思物種誕生的模型
目前物種的誕生的模型中,過分強調“一分為二”這一過程(這種過分強調,在某些方面是有必要的),但是在物種的進化中,時間維度是不能被排除在外的。
那么根據“生殖隔離”的概念,其實存在著沒有“一分為二”這個過程的“時間維度的生殖隔離”的可能的。
假設一個物種的種群一直存在在一個沒有地理隔離的環境中,并沒有分化為兩個彼此隔離的種群,但是環境的變化,自然的選擇壓力還是會推著這個物種的基因池在不斷變化,那么一個時間點上的該物種與另一個時間點上的該物種是存在著“生殖隔離”的可能性的。
驗證“時間維度的生殖隔離”思想實驗
假設:我們有穿越時間的能力。
假設:幾十萬年(或者幾百萬年或者幾千萬年)以后人類(或者其他某一物種)還沒有滅絕
我們可以將一批人類(或者其他某一物種)帶到未來(這里可以帶到多個時間點),與那個時間的人類(或者其他某一物種)進行繁殖實驗。來驗證這一想法。
穿越時空太科幻了,在可預見的時間內沒有時間的可能。但是將一批人類(或者其他某一物種)進行冰凍,在未來的某一時間點進行解凍,進行繁殖實驗,這個想法的可行性可能會高一些。
驗證“時間維度的生殖隔離”可行性更高一些的實驗
無論是穿越時空還是冰凍活體人類(或其他某一物種)都有些科幻的意味在,那么有沒有更具可行性的方案呢。
答案是有的:冰凍一批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在將來的某個時間點進行解凍,再與當時時間點上的物種進行人工授精實驗。
這個方案在技術上應該是目前技術范圍內最有可行性的方案了。
實驗室內驗證“時間維度的生殖隔離”的可行性方案
如果要在實驗室內驗證“時間維度的生殖隔離”這個猜想,那么選擇的物種應該擁有較小的體積,生存環境要求低,繁殖周期短等特點。
果蠅可能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實驗對象。(果蠅大約每十天可以繁殖一代,繁殖一千代大概需要27.4年)
在實驗室內冷凍保存一定數量的果蠅的生殖細胞,然后緩慢更改實驗室內部果蠅的生存條件,讓果蠅繁殖一百代、一千代。。。即可解凍部分之前冷凍保存的生殖細胞進行人工授精實驗。
思考結束
關于“‘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的一點思考”,到此總算是結束了。
但是思考是不會結束的。
滿篇荒唐言。
希望讀完之后不要覺得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