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事記者行業多年,對于“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這句話是無比贊同的。
每一天,筆者都在做時間投資,而回報大小會有不同。筆者曾做過簡單的統計,發現通常大部分的回報,都是通過少部分的時間投資獲得的。這時,一個邏輯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分析那些獲得高回報的時間投資,找出規律、特點,今后著重增加此類時間投資,以求獲得最大回報。
但在實際執行時,困難有兩個:一是規律通常是暗藏在時間投資過程當中的,要找到規律首先就要做到對投資過程的實時跟蹤,再定期地做變化狀態總結,這在執行上存在客觀的困難。二是對于特點的總結,本身就是一種高強度、高復雜度的工作,更不用說還要事先建立一系列的評估標準。后來,筆者嘗試從目標管理入手,將目標分解后再給不同的目標按照大小分配時間資源,這大大提升了筆者的工作效率。
筆者只是一個人,而如果是在企業內部工作場景中,尤其是企業團隊協作場景中,情況會變得更加復雜。比如,企業團隊協作中會涉及到團隊中不同性質的成員(角色)之間的有效協作,以及共同目標的管理和推進。更重要的是,企業移動化速度之快,促使企業團隊協作和目標管理的方式要實現隨需而變。
如果只把工作信息用列表或看板的方式列出來,然后更新進度,并將信息強行同步到團隊相關人,一會造成干擾,二會造成權限管理的混亂。
如果企業選擇了移動化,企業團隊對協作工具又會提出新的要求:簡單、靈活,以便實現將工作重心放在目標完成和協作效率提升上來。
而如果企業團隊更換了新的協作工具,就會出現對新工具的適應問題——新協作平臺意味著一種新的工作方式,這會讓大部分員工都持排斥態度。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企業就需要一種創新的協作工具,Teamin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生。互聯網圈子的產品團隊,或是所有面臨互聯網(也包括移動互聯網)轉型的企業都是Teamin的潛在用戶。
你的協作工具考慮過“角色”問題么?
Teamin的一大好處就是能夠幫助團隊成員掌握管理時間投資的方法,由此對時間資源的分配進行有效管理,原因是Teamin更注重對成員背后所承擔“角色”的考慮。
規定和跟蹤任務,是Teamin提供的功能之一。任務的規定和完成過程都是細節的記錄,團隊成員需要通過跟蹤和執行任務來讓細節可被動態管理,前提是成員是按照自己承擔的角色使用這些功能的。
共識、同步、增效是通過跨部門的會話來實現的。會話代表了團隊成員對產品開發可行性的試探,這一過程可穿插于所有的開發階段。同在一個項目但所屬于不同部門的員工可以在Teamin上被分配不同的權限,這個項目的進展信息會被實時地推送到所有成員,前提是成員是因為自己所承擔的角色不同才對不同信息表示關注的。
“Teamin會站在更專業的角度來看待‘角色’問題,并提供靈活簡潔的跨角色之間的協作方式,從始至終依據目標為核心,將整個團隊串起來,為團隊實現產品開發快速迭代、快速推進提供有效的支撐。”Teamin創始人李云軍如是說。
別去挑戰用戶的使用習慣
幾乎所有國內的協作產品都面臨一個大的問題,就是企業管理是一個很個性化的點,不同公司有不同的運作習慣和需求,怎么讓產品進入公司,并且留下來,很難。
一般情況下,一個協作工具能成功被企業的團隊所接受,是個艱難的過程。最大的問題在于大部分員工都不愿意改變工作習慣。
于是,Teamin選擇避開對企業員工原來工作習慣的挑戰。
一方面,Teamin力求產品的簡單和直接,不要求企業用戶改變現在已經形成的工作習慣,而是在已有習慣基礎上梳理目標,提高協作效率。
另一方面,Teamin的產品的功能設計足夠簡單,但又支持非常靈活的協作策略,這讓用戶不需要很多學習成本,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與各部門不同成員進行協作。
“簡單,可以讓企業快速推廣產品。專業,可以讓產品在企業長久留下。”李云軍對此總結說。
而功能簡單并不意味著功能少。Teamin為團隊協作過程提供了很多功能,這些功能會在產品開發周期中一點兒一點兒的顯露出來。隨著用戶使用時間越來越長,被發現的功能就越來越多,實際需求也會被一點兒一點兒挖掘出來。這種開放的、自由的方式要比預先固定地提供繁多的功能要好得多,因為提供固定功能的前提,是掌握用戶所有的實際需求和使用習慣,但這并不現實,Teamin不指望能預測到所有的用戶使用場景。
要把目標“掰開”
此前,很多朋友都會問李云軍,為什么上線了團隊協作工具,但還是感覺團隊一團糟,事情理不順?
李云軍給出的答案是,通過把大目標分解成明確的、可實現的短期目標,才能讓團隊工作變得更加專注和高效。
Teamin完美地將李云軍的答案體現在產品中。
通常人們說愿景是所有目標完成后的幸福狀態,所以也可以理解成愿景由不同的目標所組成。目標有大有小,短期完成不了的大目標又可以被分解成短期可完成的小目標,再逐個去完成,這是Teamin為用戶提供的目標管理解決方案的具體指導思想。
影響目標完成的可能因素都有什么?Teamin總結為三大原因:遭受干擾、目標模糊、合作低效。
“保持專注”說要比做更容易。在企業辦公場景中,干擾無處不在——你身邊的電話能夠給你帶來客戶,也同樣能帶來令人討厭的金融產品推送廣告。
無法確定目標則是比完成不了目標更悲催的局面。如果不能馬上找到最終的目標,何不嘗試先完成眼下最為重要的目標——把一張大披薩切碎后分給餐桌上的每個朋友似乎更理想。
而對于協同合作,無論協同有多么簡單或者有多么復雜,只要讓過程變得順其自然就很好。
用戶們非常喜歡Teamin的解決方案。
智能汽車行業是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從立項到基本成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為了達成最終的目標,智能汽車企業智車優行做了很多努力,但總感覺目標仍然很遙遠。
“使用Teamin分解目標之后,智車優行的團隊可以切切實實的感受到,正在接近最終目標。”智車優行CEO沈海寅如是說。
最好的感覺是“無感”
產品團隊協助的目標,或者說團隊對時間的投資,一般都是為了收獲(交付)產品,而工期短、溝通少是最常見的交付場景,在這種場景下,團隊對用戶需求的了解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加深的,如果沒有協作工具,團隊無法度過最艱難的開發期。
在開發前期省去對需求的仔細分析,有時是迫不得已的,雖然這樣做很省成本。協作的過程記錄能夠體現團隊對需求的最原始理解。這很重要,因為這份原始理解的存在,可以作為與用戶實際需求碰撞的“本錢”。
無論是在功能使用、協作流程中,產品團隊對Teamin的適應都是“無感”的,最后會只剩下“Teamin很好用”的評價。
現在,也許你應該已經感覺得到,Teamin的確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時間投資管理工具。但如果筆者告訴你,Teamin本身還采用SaaS模式來提供服務,你是否會急不可耐地打開瀏覽器來去體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