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
焦慮,情緒化,不安,像無盡是黑暗吞沒了自己。有時候甚至害怕自己得抑郁癥,其實這病,哪有那么容易得?
曾聽過很多學心理學的人說過,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生活在有愛——父母相愛,家庭和睦的家里,孩子的性格一定是完整陽光的,反之,父母無休止的爭吵甚至打架,給孩子留下的就剩下了不安全感。
這對孩子來說是很不公平的,我們已經沒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出生,就連成長的環(huán)境也無權干涉。
哲學里說: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性。即,人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里實現(xiàn)自己的一切動機的,換句話說,沒有與他人的交往,一切都沒有了意義。
我曾向一個陽光自信的朋友抱怨過:你有沒有有的時候覺得很孤獨?是那種內心很空虛,發(fā)自靈魂的孤獨?我有,而且這種感覺好糟糕,并且難以排解。
他說有,當然會有。我才知道,青年人都有。我曾把這歸結為個人的原生家庭原因,就是我前面所說的:記憶中父母總是吵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我并不理解,為什么這樣的日子還能過下去?真讓人受不了。
我也擔心,單身了二十多年,還有戀愛的激情嗎?現(xiàn)在社會對女生越來越不公平,網上曝光的孕婦事件、女大學生事件……讓人看了之后驚駭不已。
這輩子還會結婚嗎?我真的怕了。
舍友也有同樣的焦慮,一個像我一樣害怕戀愛結婚,一個對男女關系嗤之以鼻,一個男人婆。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是物以類聚?不是的,我們性格迥異,來自天南地北,家庭也不一樣,有人是單親家庭,有人是獨生子女。
但我們仍舊有相同的焦慮。我為我們感到焦慮。
關于前途就不再贅述了,我相信這是大多數(shù)青年人比戀愛問題更加關注的問題。
在這些問題里表現(xiàn)出:人又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有著各自的難題,你出不來,我也進不去。
人與人之間到底由什么維系?真心嗎?
也許吧,但如果對方不領情呢?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學些佛法,但愿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