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從《大唐薛元超墓志銘》考證唐宰相薛元超生平?(下)

詩人介入墓志銘的寫作,為這種應(yīng)用文體的變化成熟注入兩股勃勃的生機:一是良史手筆,二是詩家精神。

《漢書·司馬遷傳贊》說: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zhì)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良史手筆,大約要具備這里所說的優(yōu)點。墓志銘富于文學(xué)味,必須要寫得像史傳一樣,以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清人葉燮《原詩》說:自開辟以來,文章和詩寫得好要“理”、“事”、“情”的結(jié)合,而且以“氣”貫之。? ?

“氣”便是指文章的活力。崔融《薛元超墓志銘》的成功,就在于集良史手筆和詩家精神于一體,改變了以往墓志銘大都缺少史家手法,缺少細節(jié)描寫,缺少人物刻畫,缺少作者情感投入的積弊,在庾信創(chuàng)作的基礎(chǔ)上,注入了更多的平民色彩,更加平易,更加細膩,更具有人性,實為唐代政治人物墓志銘寫作之絕唱。

本文主要參考: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崔瑞德《劍橋隋唐五代史》;王仲犖《隋唐五代史》;呂思勉《隋唐五代史》;岑仲勉《隋唐史》;日本講談社歷史文化學(xué)者氣賀澤保規(guī)編著《絢爛的世界帝國:隋唐時代》;《舊唐書》《唐會要》《資治通鑒》《唐六典》《通典》《貞觀政要》《全唐文》《易通鑒論》等。

(附:薛元超墓志銘志文)

大唐故中書令、兼檢校太子左庶子、戶部尚書、汾陽男、贈光祿大夫、使持節(jié)都督秦、成、武、渭四州諸軍事、秦州刺史薛公墓志銘并序。

天之經(jīng)者日月,其道可以燭大竑;地之紀(jì)者河海,其下可以管中國。然則和上下,燮陰陽,三階平,四方晏,非賢臣孰能為此哉!公諱震,字元超,河?xùn)|汾陽人也。高祖 給事黃門侍郎,御史中尉、散騎常侍、直閣、輔國將軍、都督齊州諸軍事、齊州刺史、贈車騎將軍、儀同三司。謚曰簡 。曾祖孝通,中書、黃門二侍郎、銀青光祿大夫、散騎常侍、關(guān)西道大行臺左丞、常山太守、汾陽侯、贈車騎將軍、儀同三司,青、鄭二州刺史。祖道沖齊,中書、黃門二侍郎,隋吏部、內(nèi)史二侍郎,上開府儀同三司,都督陵、邛、番、襄四州諸軍事、四州刺史、襄州總管、司隸大夫、皇朝贈上開府臨河公。父收,上開府兼陜東道大行臺、吏部郎中、天策上將府記室、文學(xué)館學(xué)士、上柱國汾陽男,贈定州刺史太常卿,謚曰獻。勛高事優(yōu),道盛匡殷。魯□來朝,滕侯共薛侯爭長;魏君請見,薛公與毛公并游。能傳其業(yè),謀孫而翼子。不隕其名,象賢而種德。尊官厚祿,熏灼宇內(nèi)。盛族高門,榮耀天下。公借祖宗之休烈,稟岳瀆之勝靈。含淳光,吸元氣。鄒人之里,夫子幼孤。漢相之家,少翁初襲。六歲襲汾陽男,受《左傳》與同郡,韓文汪使質(zhì)大義,聞天子狩于河陽,乃嘆曰:“周朝豈無良相,何得以臣召?!蔽耐舢愌?。宰輔之器基于此矣。八歲善屬文。時房玄齡、虞世南試公詠竹,援毫立就,卒章云“別有鄰人笛,偏傷懷舊情?!毙g等即公之父覺深所感嘆。名流竦動,始揖王公之孫;明主殷勤,俄稱耀卿之子。九歲以莫府子弟,太宗召見與語。十一弘文館讀書。一覽不遺,無言咸諷。通人謂之顏月,識者知其管樂。十六補神堯皇帝挽郎,十九尚和靜縣主。衣冠之秀,公子為郎,車服之儀,王姬作配。廿一除太子通事舍人,仍為學(xué)士,修《晉史》。太宗嘗夜宴王公于玄武內(nèi)殿,詔公詠燭,賞彩卅段。他日賦公泛鹢金塘詩成,謂高宗曰:元超父事我,雅杖名節(jié);我令元超事汝,汝宜重之。廿二遷太子舍人。永徽纂歷,加朝散大夫,遷給事中。時年廿六。尋遷中書舍人,弘文館學(xué)士兼修國史,仍與上官儀同入閣供奉。從容詔制,肅穆圖書,清晨入龍鳳之池,薄暮下麟麝之閣。東京辭賦,孟堅共武仲齊名;西國文儒,劉向與王褒并進。中書內(nèi)省,舊有磐石。相傳云內(nèi)史府君常踞,以草詔公,每游于斯,未嘗不潸然下泣。時高宗初違諒暗,庶改唯新。公抗疏言社稷安危,君臣得失。帝登臺賜坐,曰:“得卿疏,若處暗室睹三光,覽明鏡,見萬象,能長如此,召鉉而誰?!惫煤?xùn)|夫人,神堯之婕妤也,博學(xué)知禮,常侍翰墨。帝每謂曰:“不見婕妤侄一日,即疑社稷不安?!必Χ√蛉藨n,哭輒嘔血,有敕尉諭,起為黃門侍郎,累表后拜。

帝見公過禮,泣而言曰:“朕殆不識卿,遂至毀滅?!痹菫樾?,鄰居輟事,愴吳隱之哀號,天子相憂,嘆何曾之毀瘠。修東殿,新書成,進爵為侯,賜物七百段,敕與許敬宗潤色玄奘法師所譯經(jīng)論,疏薦高智周、任希古、王義、方顧胤、郭正一、孟利貞等有才干,河?xùn)|夫人謂所親曰:元超為黃門雖早,方高祖適晚,二年,以居表羸疾,多不視事。卅四出為饒州刺史,在職以仁恩簡惠稱,有芝草生鄱陽縣。四十帝夢公追授右成務(wù)。四十一復(fù)為東臺侍郎,獻封禪書、平東夷策,以事復(fù)出為簡州刺史。歲余上官儀伏法,以公嘗詞翰往復(fù),放于越巂之邛都,耽味易象,以詩消為事,有《醉后集》三卷行于時。五十三,上元赦,還詣洛陽,帝召見,拜正諫大夫。孝敬崩,詔公為哀策。時聞黨議,初求貢禹之言,朝有大文,即命王珣之筆。五十四拜守中書侍郎,尋同中書門下三品,此后獨知國政者五年,詔敕日占數(shù)百,帝曰:“得卿一人足矣!”賜良田甲第,恩禮甚隆,駕幸汝,觀射猛獸,公上疏以為不宜,親臨手敕,答曰:“忠誠顯著,深納至言?!奔又写蠓颉⑹刂袝汤?、兼檢杖子左庶子。綠綈蒼佩,下西掖而生光;烏仗黃麾,入東朝而動色。詔公河北道安撫大使,公狀薦才宜文武者二千余人。帝嘗機務(wù)余語及人間盛衰事,不覺凄然,顧謂公曰:“憶昔我在春宮,髭猶未出,卿初事我,須亦未,倏忽光陰卅余載。昔日良臣名將,并成灰土,惟我與卿白首相見。卿歷觀書,記君臣偕老者幾人?我看卿事我大忠赤,我托卿亦甚厚。”公感咽稽首謝曰:“先臣攀附文帝,委之心膂;微臣多幸天皇,任以股肱。父子承恩,榮被幽顯。誓期終身奉國,致一人于堯舜。竊觀天儀貶損,良以旰食宵衣,惟顛遵黃老之術(shù),養(yǎng)生衛(wèi)壽,則天下幸甚。”賜黃金二百鎰。明年,詔公知內(nèi)外百官考,駕幸九成宮,嘗急召太子赴行所在帝于箭括嶺帳殿候之。及至,置酒張樂,會王公等,有詔酣謔盡歡,即目各言一事。時太子英王今上侍公曰:“天皇正合易象。臣聞乾將三男震坎亙,今日是也!”帝大悅,群臣稱萬歲,聲溢巖谷間,傳聞數(shù)十里,賜物百段及銀鏤鐘一枚。時吐蕃作梗,河原詔英王為之率,公賦出征詩一首,帝覽而嘉之,親紆圣筆,代王為和。天文燦爛,月合而星連;睿思飄飄,云飛而飆起。君臣老際,朝野稱榮。大理嘗奏疑獄,理官請論以死,公對御詰之,吏不能應(yīng)。帝凜然改容曰:“向不得元超在,幾令我殺無辜!”百僚震肅。時北胡未靜,公丞請塞垣備兵,俄而伏念南侵,適令王師北首,不日戡殲。朝廷刺之,疏薦鄭祖玄、賀敳、沈伯儀、鄧玄挺、顏強學(xué)、楊炯、崔融等十人為崇文學(xué)士,帝可其奏。五十九,加正議大夫守中書令,余如故。駕幸洛陽,詔公兼戶部尚書,留侍太子。居守清警,后丹鳳門外;傾都拜辭,特詔公驂乘。謂公曰:“朕留卿若去一目斷一臂,關(guān)西之事,悉以委卿。”賜物一百段。公數(shù)上疏諫太子,手敕褒諭,賜絹百匹。時方有事中岳,詔公草封禪碑,歲余忽風(fēng)疾不言,中使相望于道,賜絹百匹,太子令醫(yī)藥就第,賜絹百匹。帝崩,公如喪考妣,輿疾赴神都,尋加汾陰男,食邑三百戶。痾疾久,公意若曰辭位,縣主抗表至于再三,優(yōu)詔加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天之將喪,禱河岳而無征,人之云亡,托星辰而忽遠。以光宅元年十一月二日薨于洛陽之豐財里,春秋六十有二。嗚呼哀哉!秦亡蹇叔,鄭殞國僑,知與不幻,莫不流涕。有敕賜錫衣一襲,詔贈光祿大夫,使持節(jié)都督秦、成、武、渭四州諸軍事、秦州刺史,賜物四百段,米粟四百石,賜東園秘器,兇事、葬事所須,并宜官給,儀仗送至墓所,往還京官四品一人,攝司賓卿監(jiān)護,并赍璽書吊祭。還京之日,為造靈輦,給傳遞發(fā)遣,以垂拱元年歲次乙酉四月景子朔廿二日丁酉,詔陪葬于乾陵,禮也。惟公亨陰德,承大名,漸之者甘露醴泉,訓(xùn)之者輜車四乘馬。杜稱武庫,積慶高于五岳;崔號文宗,宏才掩于三代。天下之人謂公為地矣。惟公秀眉目,偉須髯,長七尺四寸,神明如也。定容止,齊顏色,龍章鳳姿,瑤林瓊樹,皎若開云而望月,廓若披霧而觀山,天下之人謂公為貌矣。惟公神韻瀟灑,天才磊落,陳琳許其大巫,阮籍稱其王佐。立辭比事,潤色太平之業(yè);述禮正樂,歌詠先生之道。擅一時之羽儀,光百代之宗臣,天下之人謂公為父矣。惟公下帷幄,列綈緗,覃思研精,詠通博極,三皇五帝之墳典,指于掌內(nèi);四海九州之圖籍,吞若胸中。獻替王公之言,謀猷廟堂之儀,天下之人謂公為學(xué)矣。惟公鳥有鳳,魚有鯤,陂澄萬頃,壁立千仞,窮達不易其心,喜慍不形其色,山納海受,物疏道親,天下之人謂公為量矣。惟公善詞令,美聲姿,莫見旗鼓,自聞琴瑟,茍非利社稷、安國家、感神明、動天地,則未嘗論人物、辨是非,天下之人謂公為言矣。唯公備九德,兼百行,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始于事,親捧檄而千椽;中于事,君懸車而謝病。終于立身,既歿而不朽,天下之人謂公為賢矣。唯公君守太子,有相國之任,會計群吏,有家宰之托。澄清天下,有使臣之譽;弼諧君上,有諫臣之名。平獄稱允,有于公之?dāng)啵慌e才得宜,有山公之啟。天規(guī)地典,有力牧之用;君歌臣誠,有咎繇之德。運動兵略,其當(dāng)周之太公乎;考核政事,其當(dāng)軒之天老乎。夢公形象,其當(dāng)殷之傳說乎;得卿一足,其當(dāng)堯之后夔乎,天下之人謂公為相矣。長子曜,中子毅,少子俊,朝暮假息,紫毀不容,至性無改,于三年淳心有加于一等,以高宗敕書一軸,孝子忠臣傳兩卷,周易一部、明鏡一匣送終焉。十里開塋,三河聚卒。蒼蒼松竹,居然孝子之墳;郁郁樵蘇,還作名臣之隴。銘曰:于鑠我祖,系自中古。作相于殷,來朝于魯。既開其國,亦胙其土。涉河而東,家汾之浦。我家存存,道義之門。地望人杰,名高德尊。言滿當(dāng)代,慶流后昆。丞相有子,伯侯有孫。天資卓犖,隨珠卞璞。日月精靈,上仁先覺。道合經(jīng)緯,文成禮樂。泉海富財,丘山積學(xué)。佩玉鏘鏘,將翱將翔。青襟齒胄,素幘為郎。地列金榜,宮開畫堂。上天有命,前輝后光。圣皇繼作,賢臣縱壑。鸞渚四游,鳳池三濯。二典州郡,再升臺閣。時和物阜,政調(diào)人樂。光照六合,宦成兩宮。已涉元宰,言登上公。葛龔少氣,滿奮凝風(fēng)。乘星忽遠,夢日俄窮。山河一望,冢塋相向。皇軒既終,國僑且喪。生也同德,歿而陪葬。千載游魂,一陵之上。

? ? ? ? 崔融撰曜駱縯書序,顏俊書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88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208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746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6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dāng)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77評論 6 40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60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dāng)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7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200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dāng)?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726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1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07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27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25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4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32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dāng)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69評論 2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