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本文本文參與天下故事《紅燈籠》專題征文。
街道兩旁的紅燈籠一排排、一串串,紅彤彤、明艷艷的,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恰是新年的問候款款而來。
姜維和閨蜜曹文站在公交車站等車,約好年前逛逛商場,為自己添置兩件新年的行頭。一輛錚亮嶄新的奧迪Q5緩緩地停在她倆面前,車窗徐徐落下,
“兩位美女介不介意我捎帶你們一程?”
姜維抬眼一看,原來是鄰居張標。
“換新車了?嘖...嘖...這車拉風。”
“才提幾天,上來,帶你們兜兜風去。”
姜維招呼閨蜜,拉開車門鉆進去,車內散發著淡淡的油漆味,寬敞舒適,姜維環顧車廂,一眼瞟見后排座上擺放幾樣東西,奶粉、麥片、一串香蕉、一袋熱乎乎的肉圓子,顯然剛出鍋不久,地方有個風俗,年前幾天,家家戶戶開油鍋,炸些肉圓、酥魚等迎接新年,寓意團團圓圓、年年有余,過年的氣息就在這沸騰的油鍋里彌散開來。
“張標,你這是?”
“要過年了,看看老娘去。”
“不接張奶奶回家過年?”
“不接了,接回家太麻煩!”
“你還挺‘孝順’!!”
姜維把目光停在肉圓子上,加重了“孝順”的語氣。
“這話說的.....”
見姜維說話夾槍帶棒,張標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張標、你們該讓張奶奶站起來,走出去,不該讓她的余生只留在床上。”
“這事,輪不到我做主,大哥說娶媳婦還在籌錢買房、二哥不表態,四弟不伸頭,我能怎樣?”
張標一副愛莫能助的委屈樣。
張奶奶住進敬老院已經兩個月了,心情由最初的激動變為現在的平順、她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離開敬老院,她的“家”在哪里。
02
老人家今年85歲,熱情、開朗,20年前老伴撒手人寰,她就變成“流動人口”,六位兒女各有家庭,幾個孫子年幼,正需要人手照應、老人家身體健康,正是不錯的選擇,張奶奶也責無旁貸,今年大兒子家,明年三女兒家,忙的不亦樂乎。如今孩子們已經長大,老人的行動日漸遲緩,生活節奏越來越“適應”不了兒女們的要求。
于是,張奶奶又搬回與老伴共同生活的老屋,和兒女們相距幾里地的村莊。
村上有幾位老姐妹,你來我往,相互照應著倒不落寞,兩間老屋,一隅庭院,向陽向暖,庭院里隴起兩畦菜地,張奶奶種下四季的果蔬,像守候自己的嬰孩,看其一天天成長,生活充實。她很多時間都在菜地里轉悠,鋤草、松土、澆水、施肥。冬天來了,張奶奶扯塊地膜蓋在上面保暖,夏天搭起遮陰布避暑,她一邊忙碌,一邊還和果蔬們親切嘮嗑,像見到老友,
“呦,你出芽了。”
“你開花啦,幾天就有嫩黃瓜嘍。”
“哎呦,你又缺水了,等下,我馬上給你弄去。”
“......”
果蔬可采摘時,張奶奶就急不可待地摘下頭茬給幾個兒女送去,張奶奶的菜鮮嫩可口、綠色環保,吃起來放心,兒女們自是歡喜。
張奶奶見兒孫們都喜歡自己種的菜,干的格外起勁,酷暑天,天干物燥,菜秧子在烈日下耷拉著腦袋,像無聲的呻吟,
“渴...渴...”
張奶奶顫巍巍地走到池塘邊一趟一趟掘來水,看著喝足水的菜又神氣起來,這才寬心,明天該給大寶家送些去,大寶日子緊巴,今年天干,蔬菜少的可憐,貴的要命。
張奶奶守著這兩間老屋、兩畦菜地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殘陽孤燈下,常憶起老伴在時情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好不熱鬧,情到深處時滾出幾滴淚來,于是張奶奶像個孩子盼望著過年。
幾個兒子輪流接張奶奶回家過年。
才進臘月,老人來到銀行,把老伴過世的撫恤金和自己老年補助取出,連同自己的幸福一起塞進紅包,一想到,紅包遞到幾個孩子手里,他們喜笑顏開的樣子,張奶奶眉眼里就溢滿甜甜的微笑。
大年三十,她起的格外早,洗漱好、換身衣服,收拾停當,不時地跑到門口,站在廊檐下翹首以望,像幼兒園最后離園的孩子,等待晚來的家長。
紅艷艷的燈籠掛滿街道,掛滿張奶奶過年回家的路,張奶奶的心暖融融的,臉上的褶子在紅燈籠的映照下蕩起層層漣漪。
03
早起散步已成為幾個老人的習慣,今天卻等不來張奶奶,兩位姐妹推開張奶奶的柵欄門走進去,見張奶奶跌落在床前,呼之不應,喊來社區醫生查看后診斷為低血糖,一杯糖水灌下去,張奶奶慢慢地睜開雙眼,望著眼前的幾位老姐妹,不好意思,想起身招呼,無奈卻站立不起。
張奶奶的股骨頸折了,她忍住疼痛的呻吟,拉著醫生的手問到,
“我還能走嗎?”
“老人家放心吧!看您身體不錯,手術后行走應該沒問題,等您兒女來再決定手術時間吧。”
張奶奶這才想起是幾位熱心的鄰居把她送到醫院,又通知了兒女,他們還在趕來的路上。
下午,幾個兒女才陸續聚齊到醫院,在張奶奶病房、醫生的辦公室里進進出出,不大一會,兩個兒子把張奶奶抬放到輪椅上,緩緩推離醫院。
“大寶,我還沒手術呢,怎么就出院了?”
“醫生說您身體不行,不能手術。”
大寶推著輪椅,輕描淡寫地回答。
張奶奶又把孤疑的目光轉向二寶、三寶......
“醫生說您現在身體不行,需要回家調養一段時間才能手術……”
三寶迎著母親的目光柔和地說。
張奶奶又回到她自己的家,長臥不起,開始幾天,四個兒子輪流侍奉,一人一天駐守,一周后,大寶便缺了課。
“我血壓不穩定,老娘整夜的喊疼,我睡不好,身體吃不消。”
“我家孫子也沒人帶。
“你們有困難,難道我沒有?”
“我得上班。”
“這是你弟兄們的事。”
“ ......”
兄妹六人一番激烈的爭執后,老人送到敬老院。
老人孤零零地躺在敬老院的床上,細數孩子們們的童年,脆生生的笑語就在她仰躺的天花上,近在眼前。陽光透過窗欞想撫慰一下她那忘我而滄桑的臉,幾經努力,卻難抵她的床邊,老人穿著尿不濕,無動于衷,靜靜地躺著、望著,渾濁的目光送走窗前的太陽又迎來了夜晚的月亮,盤算著手術時間。
紅艷艷燈籠又高高地掛起,笑意盈盈地擠到窗前,喚醒半夢半醒的老人,她昏花暗淡的目光立即變得閃爍,
“兒子該接我回家過年了......”?
備注,【紅燈籠】征文
文章概要:故事中的老人養大一幫兒女,歲月回報她的只有孤苦。
故事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