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誰買的這本書,在書架放了有好幾年了,總是瞥到那淡粉色的封皮,也總會視線掃過“天馬行空”四個字,卻又不知為何,一次也沒有翻開它的欲望。前幾日,擦拭書籍,終是坐在梯子上翻開了封面,也就以那個姿勢,天馬行空的翻完了整本。
書中的故事很精彩,解說的是四個故事,四段華彩,四個女孩,卻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個人的故事,小學,中學,大學,工作之后。
影子倒影在書房的地上,書頁在手中嘩啦而過,墨香似要跳躍而出,回憶與現實交替放映。一切,原不過只是想再次從小時候走一遍罷了。
小學時,也曾如書中的成瓜瓜般,腦子里盡是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想象著自己是個外星人,某一天正在操場跑步,突然,就被外星使者給抓了回去,在全校師生之上,在遙不可及的天空中完成華麗蛻變,再回來,便順利成了校園明星。那些年,總會被這天馬行空的想法樂的哈哈大笑,如今想來,是不自知的搖頭。校園明星又如何?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中學時,又何曾沒有過林森那樣的想法:想就那樣突然走掉,想要永遠的自由,想要一只帆布包就走遍世界的各個角落,想要隨心所欲的做任何真心熱愛的工作,還有,不要永遠生活在一個城市。只是,最終,以天真為借口,以要腳踏實地為借口,就那么輕易的妥協放棄了,而林森真的做到了。也慢慢懂了,很多事情并不是你做不成,而是想要做成它的信念還不夠強烈。
大學快要畢業的日子中,又何曾沒有過如同凌格那樣的彷徨、失落與矛盾,所不同的是,最終,總有人選擇家鄉,總有人選擇遠方。許久以后,選擇家鄉的會羨慕遠方的繁華,選擇遠方的會貪念家鄉的那一隅安寧。欲望哪里是盡頭,這山永無那山高,人人都懂,誰人又能戒的了?即使如今,時間纏繞著往事快速褪色,第一次從招聘會現場返回時全體室友的集體沉默,那不知用什么詞語才能描述的死寂,想起仍是毛骨悚然。值得驕傲的是,大家終都熬了過來,而且堅守住了那份難得的良知。方才恍然大悟,哪有什么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坎的弱者。
工作后,也曾處于夏麥與林木的對峙期,與母親恰如他們般完全沒法正常交流,常常一張嘴就開始爭吵,所以多用書信,而書信真的最終往往成為她說服或者嘲弄我的把柄。不同的是,夏麥以為自己取得了形式主義的勝利,而我,曾對這形式主義也羨慕之極,以為自己觸發的這戰爭再也無法和平談判。可卻忘了,哪有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即使那偶有的自私又何嘗不是人之本性。既然是人而非神,又憑什么讓人如神般去愛。
合上書本,才正真理解,書名為什么叫《天馬行空那些年》,那些年,那些天馬行空的年華,如今看來,一切,可不都是天馬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