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外用20種新用途
芒硝咸寒,具有潤下軟堅、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消腫之功效。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本品有抗病毒、抗感染的作用,臨床上外用芒硝會收到較好的療效。
1.治兩眼紅腫
用硭硝粉放在豆腐上蒸化,取汁點眼。
2.眼瞼炎
硭硝用水蒸,露一夜,過濾。以清液洗眼。雖久患者亦能治。
3.治頭痛
取芒硝、大黃各130克,研為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適量,用陳醋調(diào)為稀糊狀,外敷太陽穴(雙側(cè))。每天2-3次,每次1-2小時,連續(xù)用藥2-3天即可,適用于風熱頭痛。
4.治肌注后局部硬結(jié)
取大黃、芒硝各100克,共研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適量,用食醋調(diào)為稀糊狀,外敷于患處,敷料覆蓋,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連續(xù)敷藥3~5天。可清熱解毒,散結(jié)止痛。
5.疥瘡結(jié)節(jié)
芒硝100g,囑其溫開水溶后外敷,1日1次,20天后結(jié)節(jié)消退。
6.治濕疹
(1)蛇床子、苦參、地膚子、白蘚皮各30克。將上藥擇凈,水煎取汁,加入芒硝60克溶化,放入盆中,待溫度適宜時用消毒紗布蘸藥液擦洗患處,每天2-3次,連續(xù)擦洗3~5天可愈。可清熱解毒、祛風止癢。(2)一次取芒硝約200克,用約0.5公斤溫開水溶化后,用毛巾浸泡于約液中,稍擰干不至滴水,即用濕毛巾敷于患處,每次可敷30分鐘,每天敷兩三次,甚者可連用兩天。
7.治漆瘡
因接觸漆樹、漆液、漆器,或僅嗅及漆氣而引起的常見皮膚病。多發(fā)生在頭面、手臂等暴露部位,皮膚腫脹明顯,潮紅瘙癢,刺痛,或有水皰、糜爛,有自愈傾向。相當于西醫(yī)的接觸性皮炎,在農(nóng)村患病較多,治療一般以抗過敏或清熱解毒及外用法治療。幾十年皆采用芒硝治療漆瘡,其效果較其它治療方法明顯,一般一次可愈。具體用法基本同急性濕疹用法,患病面積大者,也可采用泡洗。
8. 雞眼
將適量芒硝放入碗內(nèi),加入少量清水,使呈結(jié)晶狀備用,然后將患雞眼的腳泡在溫水中,經(jīng)過20分鐘左右,待雞眼上面的角質(zhì)層泡軟,用小刀剔去上面的角質(zhì)(硬皮),以不出血為度,再取小塊膠布,中間剪一個與雞眼大小般的小洞,貼在雞眼上,把結(jié)晶狀芒硝填入雞眼部,上覆膠布固定,每天或隔日換藥一次,直至獲愈為止。
9.治藥物性靜脈炎
取芒硝200克,加溫開水1000毫升溶化后,局部熱敷,每間隔6小時敷1次,每次30~40分鐘,連續(xù)濕敷4-5天可愈。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10.治指甲腫痛
用硭硝煎水浸泡指頭。
11.治丹毒
水調(diào)芒硝涂之,方法:芒硝250克,溶化于5000ml溫開水中,待涼,用其溶液浸濕毛巾敷患處,毛巾變熱或變硬時再在芒硝液中浸濕,再敷,如此反復操作50一45分鐘,每天4一6次。24小時后更換新鮮藥液。或芒硝100-200克袋裝壓在腫脹之處,每次30分鐘,每天4-6次。
12.乳癰
(1)芒硝500克。用法:把芒硝用沸水300毫升化開,待涼后用6層消毒紗布或毛巾沾芒硝液敷乳房。干后就換。(2)取芒硝適量,溫水溶化。將紗布疊成2-3層,大小稍大于紅腫面積,加芒硝液浸透,貼于紅腫處,每次貼20-30min,間隔10min浸換紗布1次。每日治療1-2次。
13.回乳
取芒硝200克,用紗布分裝包裹,分別置于兩側(cè)乳房上,用胸帶固定,經(jīng)24小時(天熱12小時)取下,如1次未見效,可繼續(xù)敷1-2次,一般用藥2-3天后可退乳。芒硝需要細細研碎,裝入布袋后妥善固定患處防止移位。定時觀察芒硝性狀,當發(fā)現(xiàn)芒硝變硬結(jié)晶顆粒變大時,應及時更換。保持皮膚清潔衛(wèi)生、干爽,避免刺激,及時更換污染的被服。
14.治慢性前列腺炎
取芒硝、蒲公英各30克,野菊花、虎杖、大黃、黃柏各15克,將諸藥擇凈,放入藥罐中,加入清水適量,浸泡15-20分鐘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合時坐浴、外洗,每天2次,每次20分鐘,每日1劑,連續(xù)用藥20-30天可愈。可清熱解毒、利濕通淋。
15.治急性睪丸炎
取芒硝150-200克,研為細末,加入清水1500-2000毫升,將消毒紗布放入浸濕后外敷患處,每天外2-3次,連續(xù)敷藥3-5天可愈。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16.治外痔
具體做法:取芒硝500克,五倍子60克,荊芥50克,加水5升。加水煎后過濾藥液至盆中,患者蹲在盆上面趁熱邊熏邊洗。每次20分鐘,每日2-3次。對外痔療效甚佳。
17.治水腫
采用低鹽飲食,綜合治療同時,運用自制的雙層治療袋,將芒硝100-500克不等灌入并封閉開口。肝硬化腹水病人外敷于臍部神闕穴,肢體水腫病人外敷于水腫部位,每日一次更換治療袋,更換前清潔局部皮膚并觀察皮膚情況,測量腹圍、肢體水腫部位,7天為一療程。有效率可達90%以上。
18.治急慢性腎炎水腫、少尿
取芒硝60克,大蒜120克,共搗爛呈泥糊狀,外敷于雙側(cè)腎區(qū)。每天敷藥2-4小時,3天為1個療程,連續(xù)敷藥2-3個療程。一般敷藥12小時后,尿量即開始增多,7天后水腫消退。
19.跌打損傷
芒硝5克、大黃30克、梔子30克、桂枝10克,研細末備用。用時取適量藥末,水酒各半調(diào)敷患處。
20.新生兒便秘
患兒平臥,用溫水清洗臍部待干,取芒硝粉10 - 20克直接敷于臍部,外貼貼膜,72小時后去除,清潔臍部。絕大多數(shù)患兒在芒硝外敷后肛門大量排氣,24-72小時內(nèi)排便。
注意:凡皮膚破潰者禁用。
芒硝的妙用
芒硝治小便不通
王××,男,64歲,1987年5月4日診。3天前起尿痛,淋瀝不暢,小腹脹滿,經(jīng)導尿等對癥治療罔效。來診伴見心煩易怒,口干欲飲,便秘5日不行,舌紅苔黃干,脈數(shù),取芒硝100克,加開水50毫升,紗布浸后濕敷小腹。3小時后解小便300毫升,8小時后又解500毫升,共治療l0天,小便通暢而愈。(《廣州中醫(yī)》1990年第7期)。
芒硝治骨傷腫脹
方藥:芒硝1--3公斤。
用法:用搗碎的芒硝卜一3公斤,用雙層紗布將芒硝平鋪于紗布層中約1cm厚,四周縫合,然后敷于皮膚上,外用繃帶固定,敷后芒硝易吸收水并吸熱熔化,患者自覺局部有清涼感或蟲行之感。8—12小時變換一次,以防芒硝時間過長質(zhì)變硬磨損刺激皮膚。? ? ’
療效:治療38例,均在用藥后12—48小時內(nèi)疼痛顯著減輕,腫脹消退或部分消退。
出處:袁德禮。中醫(yī)雜志1991-8-459。
芒硝回乳
方藥:芒硝200克。
用法:上藥用紗布包裹,分置于兩側(cè)乳房上,用胸帶固定,經(jīng)24小時(天熱12小時)取下,如1次未見效,可繼續(xù)敷1—2次。? ? 。
療效:以上法治療33例回乳,用藥2天后退乳者58%,其余均于用藥3天后退乳。
出處: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1957-(5)
芒硝治療腳氣
方藥:凈芒硝150克。
用法:上藥放入2000毫升開水中溶化,用水外洗患處,日三次。
病例:盧某,女,17歲。患腳氣病5年,雙足十趾瘙癢難忍,搔之有皮膚脫屑,用腳氣靈,克霉唑癬藥水外擦,口服維生素B,等收效欠佳。用本法治療,連用12天愈。隨訪2年未復發(fā)。
出處:陽碧發(fā)。中醫(yī)藥信息1991-8(2)-30
芒硝可治腳雞眼
方藥:芒硝適量。
用法:將腳放入溫水中浸泡15—20分鐘,洗凈后用小刀把雞眼的角化部分刮掉(以不出血為度)。取芒硝少許,放碗內(nèi)加少量清水(涼水),使其呈結(jié)晶狀備用。剪一塊約1.5×1.5厘米膠布,中間剪與雞眼大小相同的孔,貼在雞眼處,將雞眼暴露在膠布孔內(nèi),再將結(jié)晶芒硝放在雞眼上,外用2×2厘米的膠布覆蓋固定。每日或隔日換藥1次,至雞眼消失。
療效:共治54例(均在使用雞眼膏、手術切除等無效改用此法),52例治愈,l例軟化、疼痛減輕,1例無效。
出處:王金城等。新中醫(yī)1989-2-22
芒硝治急性濕疹
方藥:芒硝150--300克
用法:按皮損范圍大小調(diào)整芒硝用量,加適量冷開水溶化后,用消毒紗布或干凈毛巾濕敷患處,每日3—4次,每次敷30分鐘或l小時。不需配合內(nèi)服藥及他法。
療效:外用芒硝經(jīng)治10例,全部治愈,一般濕敷1—2次后灼熱癢感即除。
出處:劉啟文。新中醫(yī)1990-9-40
樸硝治療乳積
方藥:樸硝50克。
用法:上藥外敷患側(cè)乳房,每日換藥兩次。
病例:劉某某,女,27歲。兩側(cè)乳房腫痛起塊3--4天,乳汁不出,發(fā)熱寒顫,口渴,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證屬乳汁郁積,乳絡閉塞,欲成乳癰。用本法治療,3天后腫塊消失,乳汁亦通。
出處:楊玉岫。山西中醫(yī)1991-7(4)-22
玄明粉醋調(diào)敷治急性乳腺炎
方藥:玄明粉、米醋各適量。
用法:視患處大小,取玄明粉適量,米醋、水各半,調(diào)成糊狀,敷于患處,外用消毒紗布或干凈布包裹。每日換藥2—3次。
療效:多年來以此方治乳腺炎,每獲良效,皮膚破潰者禁用。
出處: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5-(6)
元明粉治痢疾
張××,女,2歲,1974年8月初診,近日來,由于小兒貪食冷瓜果,油膩之物,昨日嘔吐1次,至半夜突然高熱寒顫,體溫40℃,煩燥不安,哭鬧不已,黎明時接連數(shù)次便下膿血粘液,色紫黑如醬,氣味腥臭;查舌質(zhì)紅,苔黃厚膩,指紋紫滯,透關射甲,診為疫毒痢。給予元明粉lO克,3次分服,4小時一次,開水送服,連服2次,諸癥悉平。(《河南省名老中醫(yī)經(jīng)驗集錦》)。
芒硝治咽痛
劉×,男,19歲,1986年12月4日診。2天前感冒,自服感冒清后癥情緩解,晨起出現(xiàn)咽痛,吞咽困難,遂取芒硝4克,放入口中含化,隨唾液緩慢下咽,每小時1次,治療3天,諸癥均除。(《四川中醫(yī)》1990年第7期)
玄明粉治陰莖異常勃起
劉某某,男,3歲。1983年4月10日初診。家長代訴:患兒陣發(fā)性陰莖勃起5個月,加重2個月,日發(fā)20余次,每次持續(xù)數(shù)分鐘,發(fā)作時痛苦哀號,且多于早晨醒后發(fā)作,晚上發(fā)作次數(shù)較少,患兒體質(zhì)一向虛弱,自出生3個月始,便腹瀉,嘔吐反復發(fā)作,至2歲時方愈。該病起自1982年11月,患兒突然頻繁嘔吐,同時陰莖勃起,腹部痛楚難忍,哭鬧不安,日發(fā)3~5次,每次數(shù)十秒鐘,后經(jīng)中醫(yī)推拿,西醫(yī)對癥治療,十幾天后,漸趨平復。1983年1月,因感冒發(fā)燒,鼻衄,引起舊恙,發(fā)作頻繁,且逐漸加重,競?cè)者_20余次,每至發(fā)作,痛苦哀號,用力掐捏陰莖,要求家長將其割去。曾就診于中醫(yī),服過知柏地黃湯加減40余例,不見功效,遂又到某醫(yī)院神經(jīng)科治療,該院以“勃起待查”的結(jié)論,給予維生素B、r一酶氨酸治療,仍無寸效,后.又求治于×院推拿科,治療10天不見好轉(zhuǎn),乃轉(zhuǎn)診于余。
診視患兒發(fā)育一般,面色憔悴,食欲不振,口干多飲,常有鼻衄,便秘,舌紅苔少而燥,脈弦。審其舌脈,度其病情,確診為“強中”考慮患兒長期服藥,有厭藥情緒,故暫不給藥內(nèi)服,擬外用元明粉消息之。遂處方;元明粉10克,以紗布包扎,每晚睡前外敷兩手心,連用1周。4月16日復診,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減少,胃納見好,再照方外用3次,病竟全瘥。(《名中醫(yī)治病絕招》)。
芒硝的妙用(結(jié)石 癭瘤 癃閉 乳癰 丹毒 跌打損傷)
一? 癃閉
方法1(外敷肚臍): 取中藥芒硝、明礬各等份,共研細末拌勻。將墨水瓶蓋蓋頂去掉,僅留外圈,患者仰臥放在肚臍上,用藥粉填滿,再用少許冷水滴入藥中以藥物濕潤,水不外流為度。用膠布粘貼固定,待其逐漸變干為止。每日1次,連貼5-7次。老年前列腺增生屬中醫(yī)“癃閉”范疇,多因老年人腎氣日衰,元氣不足,無力推動血行,導致氣虛血淤、痰淤互結(jié),阻塞尿道所致。方中芒硝味咸入腎,且能軟堅散結(jié),祛淤消腫;明礬解毒燥濕,清熱化痰。此法簡單有效,對于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小便不暢尤為適宜。
方法2(外敷小腹):? 取芒硝100克,開水500ml調(diào)勻,紗布浸濕后濕敷小腹部。如王某,64歲,3天前感到小便淋瀝不腸,小腹脹滿,經(jīng)導尿不效,B超顯示前列腺肥大,現(xiàn)心煩易怒,口干欲飲,大便5天未解,舌紅苔黃干。用上法3小時后解小便300ml,8小時后又解500ml,10天后小便暢通出院。《中醫(yī)雜志》? 楊德明
方法3(坐浴):我常以芒硝、益母草、天花粉、生蔥各30克,大黃、白芷、艾葉、車前草各10克,水煎取2000ml藥液倒入盆中,坐盆上熏蒸,水溫稍降后再用毛巾漬藥汁熨洗會陰部,水溫再降后坐盆中直到水冷為止,1日2~3次,每劑藥煎一次。據(jù)觀察10~20天后可使前列腺明顯縮小,尿液梗阻改善。如吳某,48歲,夜尿4~5次,且不能立即排出,尿細,查前列腺硬度中等,大如鴿蛋,中央溝變淺,用上法10天后排尿通暢,排尿次數(shù)正常,20天后指檢前列腺明顯縮小,質(zhì)軟。
《中醫(yī)雜志》 賈美華
二? 消癭瘤(甲狀腺腺瘤)
家父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將芒硝用于癭瘤瘰疬的治療收效滿意,他認為芒硝可以軟化體內(nèi)諸種癥積癭瘤。據(jù)家父經(jīng)驗,芒硝用于癭瘤瘰疬一般用量為5~10克,且辨證加用其它藥物。此法用于各種癥積癭瘤一般5到10劑即可見效,患者服用后大便微溏外,但是不會引起劇烈腹瀉,更無其它不良反應。
曾治一男患者,1年前發(fā)現(xiàn)頸部腫塊如黃豆大小,有壓痛,1年后增大為4cm*4cm,西醫(yī)診斷為“甲狀腺腺瘤”,因懼怕手術前來就診,家父予:銀柴胡20克,三棱15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甘草10克,牡蠣25克,夏枯草25克,花粉15克,浙貝15克,杭白芍15克,40劑后癭瘤縮小約3cm*4cm,后在原方中加入芒硝10克,2劑后腫塊明顯縮小,后在方中有意減去芒硝,藥效大減,于是又加入芒硝,5劑后癭瘤消失。
《中醫(yī)雜志》向慧
三 結(jié)石
賈女,38歲,腰腹部疼痛半年余,發(fā)時劇痛,惡心嘔吐,下肢浮腫,血壓增高,小便淋漓,甚至不通,緩解后則腰腹痛減輕,小便尚通暢。腎盂造影為:左輸尿管結(jié)石;腎圖提示:尿路不全梗阻,考慮結(jié)石;B超提示:左腎盂中度積水。予芒硝滑石湯:芒硝12克(分沖)、滑石20克、車前子15克、木通10克、海金沙20克、烏藥10克、沉香15克、知母10克、黃柏10克、肉桂5克(后下)。8劑后排出一0.5cm*1.0cm結(jié)石而愈。
附芒硝滑石湯:
芒硝、滑石、車前子、木通、海金沙、烏藥。
《中醫(yī)雜志》 傅明光
四? 跌打損傷
本人取大黃、芒硝配伍治療跌打損傷(軟組織損傷)每能獲效。芒硝5克、大黃30克、梔子30克、桂枝10克,研細末備用。用時取適量藥末,水酒各半調(diào)敷患處。大黃、梔子療傷民間常用之,本人在治療外傷時加入芒硝,誠然療效增加,屢驗,本人在治療新傷過程中進行了30例對比,無芒硝的一般5到7天消腫止痛,有芒硝的一般3到5天痊愈,并且用藥越早,效果越好。
李某,汽單車跌傷右外踝,無骨質(zhì)損傷,經(jīng)民間游醫(yī)治療外敷某種草藥,至夜間患處疼痛難忍,徹夜不眠,次日余診時外踝腫脹明顯,已經(jīng)看不清腓骨頭外觀標記,壓痛明顯,不能著地行走,外敷上藥1日后復查腫消八九,有瘀斑顯露,疼痛大減,3日后痊愈。
《中醫(yī)雜志》 薛殿慈
五? 丹毒
患者程某,67歲,苦于丹毒痼疾已30多年,通嘗中西藥物不能緩解其苦,無明顯誘因,無一定的規(guī)律,每發(fā)則寒戰(zhàn)、高熱,小腿內(nèi)側(cè)或外側(cè)出現(xiàn)紅暈一片,火熱灼痛,伴見水皰,縱然打針吃藥也非十天半月不安。1988年邀余診,除常規(guī)的清熱解毒、化濁滲濁之藥外,另外每天用芒硝500克裝于沙袋中外敷患處,1日1換,結(jié)果情況大為改善,發(fā)病間隔時間大大延長,癥狀減輕許多,一般2到3天就可以痊愈。
六? 乳癰
乳癰紅腫熱痛,急投芒硝外敷乳房多可以很快消腫止痛,若輔以蒲公英、天丁、大貝母、花粉等療效更捷。
黃某,產(chǎn)后8天患乳癰4天,紅腫劇痛,身熱不退,曾用紅霉素3天,腫勢未減,且伴有惡心嘔吐,予用芒硝500克分兩次裝于沙袋中,外敷患側(cè)乳房,同時內(nèi)服上方,半天后痛已輕松,3天后平復如常。
下面讓我?guī)еM入芒硝的醫(yī)案中遨游,相信大家會收獲多多的.怎么?不信嗎?不信,你試著往下看吧.嘿嘿..
芒硝
1.治癲狂
一少年女子,得瘋疾癲狂甚劇,屢次用藥皆未能灌下。后為設方,單用樸硝為鹽,加于蔬菜中服之,病人不知,月余痊愈。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芒硝
性味歸經(jīng):咸 苦 寒? 歸胃,大腸經(jīng)
功? ? ? ? 效:瀉下,軟堅,清熱
應? ? ? ? 用:1.用于實熱積滯,大便燥結(jié).
2.用于咽痛,口瘡,目赤及癰瘡腫痛.
禁? ? ? ? 忌:孕婦幾哺乳期婦女忌用或者慎用.
2.治痰證
奉天于姓婦,年近五旬,因心熱生痰,痰火瘀滯,煩躁不安,五心潮熱,其脈象洪實,遂用樸硝和炒熟麥面煉蜜為丸,三錢重,每丸中約有樸硝一錢,早晚各服一丸,半月痊愈。蓋人多思慮則心熱氣結(jié),其津液亦恒隨氣結(jié)于心下,經(jīng)心火灼煉而為熱痰。樸硝咸且寒,原為心經(jīng)對宮之藥,其咸也屬水,力能降火,而又寒能勝熱,且其性善消,又能開結(jié),故以治心熱有痰者最宜。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3.去血結(jié)
《史記. 倉公傳》云:淄川王美人懷子不乳,來召淳于意。意往,飲以莨菪藥一撮,以酒飲之,旋乳。意復診其脈躁。躁者,有余病,即飲以硝石一劑,出血,血如豆比五六枚而安。此去血結(jié)之驗也。
《本草綱目》
該病例中疑難點頗多:1.莨菪藥不懂,考慮是否和現(xiàn)在的西藥山莨菪鹼(6542)相似.以擴張微循環(huán)為主?也許莨菪藥是山莨菪鹼的原藥材?? 2.血結(jié)一證可是宮腔內(nèi)淤血?? 3.出血,可是陰道內(nèi)出血?如是,則芒硝功用確實廣泛了.老師們多多指點啊.
白山按:
豆比,豆粒也。
硝石,《史記》作“消石”,注“即樸硝,能破血通滯”,與芒硝大抵相同。
樓主疑出血指陰道出血,我以為仍似以肛門出血作注為宜;然有《史記》記家譯本句為“接著陰部流出血塊來,約有五六枚血塊,像豆子一樣大小”,與樓主所疑正同。
4.治目疾
余偶患睛赤腫痛,而素畏服藥,及以樸硝一味泡茶,乘熱熏洗,日數(shù)次,不日痊。夫硝善滌垢濁,乘熱則風、火、濕、熱諸邪皆可清散。
《歸硯錄》
即是泡茶則該是要飲服了,趁熱熏洗,溫后飲服.蕩滌胃腸之熱邪則救雙目出于火邪之中.
白山按:同意黑糊糊的觀點,本患者的治療是以芒硝開水浸化后熏洗,而非內(nèi)服。那么為什么要用泡茶二字呢?我想有兩點,一是強調(diào)是以開水化藥,如同泡茶。二是大概以茶壺這類器物泡化芒硝,使用時從壺嘴流出藥液熏洗病目,易于操作。古時有專門用于洗眼的扁杯,此處殆非用此物。
5.治口疾
李某,男,38歲,1948年12月出生,1985年7月15日診。近3年來反復發(fā)作口腔炎或潰瘍,每次需用慶大霉素等治療1周,方能控制癥狀,此次舌下腺體腫脹,舌系帶處有潰瘍兩處,約1cm×1.5cm大小,冷熱飲食,疼痛較劇,心煩易怒,大便干燥難解。此由郁火上炎所致。擬以咸寒清火。玄明粉10g開水沖服,3天即愈,后 2月又復發(fā)2次,均用此法治療而迅速獲效,此后隨訪未見復發(fā)。
四川中醫(yī),1998;(8):19
讀這個病案時,剛好有個患兒1.5歲,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而要求輸液治療,患兒三天沒有大便,口腔潰瘍,看孩子如此痛苦,就建議家長給孩子大黃粉灌腸,但是家長竟然反對,郁悶!又想如果給孩子喂服2克的芒硝,問題會立桿見影的解決的,而且也沒有毒副作用.也免了扎針之苦,但是家長堅決不同意啊,隨告之:回去喂服肥兒丸吧,不行就用開塞露.
中醫(yī)藥的推廣還很難啊
白山按:此病例的西醫(yī)診斷似為舌下腺火,應為病毒感染所致,病程自限,但病人免疫力低較低,故難以形成鞏固免疫力,故反復發(fā)作。作為西醫(yī)治療,應以抗病毒為主,慶大霉素宜乎不效。中醫(yī)治療以當以清熱瀉濁化濕為主。案中以玄明粉一味通便瀉熱而得愈,概攻其一點,不計其余,腑通熱徹,邪氣無資糧,故亦消散。
此案亦可見,我們對于中藥的功用應向?qū)捓锟矗粦蛘锟矗杏谡n本,往往與實際情況不符。
這里可舉一例,即大薊與小薊的功效對比,各種中醫(yī)教材與輔導材料往往樂此不疲,以為大薊較之小其薊,有清熱消癰的特點,以為小薊不具清熱消癰之功。實則不然,征諸古本草,大薊小薊作用幾完全相同。是可見膠柱鼓瑟之害。
6.治咽疾
劉某,男,19歲,住院號碼43412。1986年12月4日診,2天前因著涼,出現(xiàn)頭痛,惡寒,發(fā)熱,口干咽癢。自服“感冒清”后癥情緩解。今晨咽癢明顯,吞咽困難。查:咽部充血,雙側(cè)扁桃體三度腫大,診為急性咽炎。遂取芒硝4g,放入口中含化,隨著唾液緩慢下咽,每小時1次。治療3天,諸癥均除,咽部充血消失,扁桃體一度,告愈。
四川中醫(yī),1990;(7):52
這樣的治療不是太過簡單了嗎?在現(xiàn)今的市場經(jīng)濟刺激下,有哪家醫(yī)院,哪家診所哪個大夫愿意以這么簡單的方法去代替治療這個需要輸液而且可以賺到Money的病人呢?我想這也是中醫(yī)藥很難推廣的原因.中醫(yī)的簡便廉驗只能留著給自己人用了.
治癭瘤
某男性患者,40歲,教師,患者長期咽喉疼痛,1年前突然發(fā)現(xiàn)頸部有一腫塊,約黃豆大小,壓痛。1年后腫塊變大,約4x4cm2,聲音嘶啞,曾多方求治。西醫(yī)診為甲狀腺瘤,建議手術治療。患者懼于手術,故前來就診。家父予銀柴胡20g,三棱15g,昆布20g,海藻15g,甘草10g,牡蠣25g,夏枯草25g,花粉15g,杭芍15g,浙貝10g以此為基礎方加減。服藥后自覺咽喉痛減,繼服上方40余劑后,癭瘤略有減小,約3cm×4 cm? 大小。后在方中加入芒硝10g ,服2劑后,腫物明顯縮小,后在方中曾減去芒硝,則藥效大減,于是又加入芒硝,服5劑后,癭瘤消失。
白慧.中醫(yī)雜志,1993;(10):583
芒硝在此目的是軟堅散結(jié)加之清熱瀉下而導熱下行,郁結(jié)自然消散加速!在這里突發(fā)奇想,對與那些被西醫(yī)判為需要摘除的扁桃體增生者,是否可以辨證施以芒硝含化緩咽以圖治呢.同道們切磋為盼!
8.治結(jié)石
郝某,男,40歲,罹患腹劇痛,陣發(fā)性反復發(fā)作5年余。經(jīng)腎造影、B超確診為右輸尿管結(jié)石,經(jīng)用西藥、中藥等排石、補腎類湯劑、丸劑等百余劑,不效。發(fā)作時注射止痛、解痙藥對癥治療。1989年1月2日余診治時,腰腹痛甚,痛引會陰,大汗淋漓,腹脹,大便秘結(jié),小便黃赤。尿常規(guī):紅細胞無數(shù),蛋白(+),舌紅苔黃,脈弦滑有力。證屬濕熱郁結(jié)下焦,腑氣不通,氣機不暢。治以清熱利濕,理氣止痛。方藥:金錢草30 g,海金砂20 g,滑石20 g,瞿麥20 g,木通10 g,車前子(布包)15 g,烏藥15g,元胡20 g,川牛膝20 g,大黃10 g水煎服,連服6劑罔效。患者自述此類藥曾服甚多均未效,能否有新招妙藥。余查閱文獻,《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載:芒硝,除寒熱邪氣,逐六腑熱聚,結(jié)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種石。《別錄》載:芒硝,通經(jīng)脈,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陳致新。遂用芒硝20 g以原方藥汁分3次沖服,服1劑后,大便轉(zhuǎn)稀,尿赤轉(zhuǎn)白,去大黃,芒硝改為15 g又服2劑后,腹脹減輕,腹痛未作,大便稀日3~4次,舌淡紅,苔薄黃,脈滑。繼用上方,服至4劑時,1月15日下午突然外陰尿道疼痛憋脹,急欲便,小便時排尿中斷,刺痛難忍,用力后隨尿而排出結(jié)石,尿道通暢,頭汗出,排出結(jié)石為0.6cm×0.5cm。經(jīng)化驗為以草酸鈣為主4種成分的尿結(jié)石。此后癥狀悉除,病乃痊愈,調(diào)理善后,復查腎盂造影、B超均正常。隨診4年未見復發(fā)。
傅明光. 中醫(yī)雜志,1993;(11):645
從此案例,深受啟發(fā),臨床行醫(yī),不可拘泥!芒硝之用,的確新奇,引經(jīng)據(jù)典,找尋依據(jù),藥效非凡,我輩學習!
9.通大便
程仁甫治一兒,一歲之內(nèi),大便三四十日,只通一次。每次通時,腹脹甚。此乃胎毒熱結(jié)所致,用元明粉,米飲調(diào)下一錢,三五次之后,再不復秘矣。
《名醫(yī)類案》
1984年2月10日曾有劉姓老嫗,年78歲,患虛秘,大便六日未通,飲食俱廢,余診脈沉遲,察舌苔白微燥,身無熱,腹有憋悶感,臍周按之有壓痛。遂擬芒硝30g,白密兩大匙,開水調(diào)服,半日許,腹作痛,泄下結(jié)糞數(shù)枚,繼又下溏便2次。腹部頓覺寬松,氣息亦覺調(diào)暢。翌晨知饑思食,病遂霍然。近10年來共治32例,除4例病后津液枯竭另擬方外,28例投芒硝均愈,5例愈后停藥復秘者,再投仍效,繼服六味地黃丸2周,可免復秘之虞。
海崇熙.中醫(yī)雜志,1993;(11):647
芒硝給一歲小兒服用方法今天學到了.3克和米湯服用,使瀉而不過,好方法!
對于復秘者繼服六味地黃丸2周,此乃補腎潤腸也.
10.治痢疾
曾隨任老侍診,治一中年婦人患慢性痢疾已十余年,大便不爽,時下白凍膿血,腹痛,且拘急,身重時倦,氣短,午后低熱,汗出,舌淡苔白膩,脈沉濡無力,觀前醫(yī)所服方藥,多為健脾滲利,溫陽利濕,解毒殺蟲,補腎固本之劑。任老告余曰,此乃急性痢疾,遷延誤治造成濕濁之邪留滯大腸,侵傷正氣,日久則虛邪互結(jié)之候,治之頗難,遂以芒硝10g開水沖服以導腸中濕濁之邪,再以醋煮雞蛋,每日晨起空腹食一枚。月余后,病人喜告曰,其病已瘥。囑其服人參健脾丸以善其后。
北京中醫(yī)雜志,1989;(2):4
此病例中,芒硝的用意很明顯,但是,晨空腹食醋煮雞蛋一枚的目的用意敬請各位愛友分析.
分析的好,有鮮花贈送!
11.墜異物
王氏子,甫周歲,其母予一鐵釘與之頑耍,吞入喉間。往視之,見其母倒提兒足,以冀其從口出,口鼻皆血。因曉之曰:此豈倒懸可出者乎?速令抱正,遂聞啼聲,蓋釘已下咽,不在喉矣。因閱本草,鐵畏樸硝,遂得一法。用磁石一錢,樸硝二錢,并研為末,令以熬熟豬油,加蜜調(diào)和藥末與服。下午吞之,至三鼓時,解下一物,瑩如薄菜,潤滑無棱,藥護其外。拔視之,則釘在其中矣。乃京中釘鞋所用蘑菇釘也。立方之意,以硝非磁石,則不能使藥附釘;磁石非硝,則不能逐釘速出。非油則無以潤,非蜜則未必滑。則著者著,逐者逐,潤者潤,同功合力,裹護而出矣。
《景岳全書》
讀這樣的案例可以體會古人的聰明才智了.
其實現(xiàn)在也可以采用這樣的辦法,至少可以避免挨刀之苦啊.
12.墜胎
一穩(wěn)婆之女,勤苦負重。妊娠腹中陰冷重墜,口中甚穢,余意其胎必死。令視其舌,果青黑,予樸硝半兩許服之,遂下穢而愈。
這樣的用法恐怕當今無人使用了
《證治準繩》
石頑治一婦,懷孕六月,因喪子悲哭動胎,醫(yī)用黃芩,白術輩安胎藥二服不應。改用枳殼,香附,紫蘇,砂仁理氣。一服胎遂上逼心下,脹悶喘急,口鼻出血,第三日午后來請石頑,薄暮往診,其脈急疾如狂風驟雨,十余至則不至,頃之復至如前,因諭之曰:“此孕本非好胎,安之無益,不若去之,以存母命,因思此胎,必感震氣所結(jié)。”震屬木,惟金可制,令以鐵斧烈火燒紅,醋淬,乘熱調(diào)芒硝末一兩灌之。明日復來請云:夜半果下異胎。下后脈息微和,神思恍惚,所去惡露甚多,又予安神調(diào)血之劑,數(shù)服而安。
《張氏醫(yī)通》
13、治陽強
劉某,男,3歲,1983年4月10日門診。家長代訴:患兒陣發(fā)性陰莖勃起5個月,加重2個月。日發(fā)20余次,每次持續(xù)數(shù)分鐘,發(fā)作時痛苦哀號,且多于早晨醒后發(fā)作,晚上發(fā)作次數(shù)較少。患兒體質(zhì)一向虛弱,自出生3個月始,便腹瀉,嘔吐反復發(fā)作,至病發(fā)時方愈。該病起自1982年11月,突然頻繁嘔吐,同時陰莖勃起,腹部痛楚難忍,哭鬧不安,日發(fā)3~5次,每次數(shù)十秒鐘,后經(jīng)中醫(yī)推拿,西醫(yī)對癥治療,十幾天后漸趨平復。1983年1月,因感冒發(fā)燒,鼻衄,引起舊疾,發(fā)作頻繁,且逐漸加重,竟日達20余次,每至發(fā)作,痛苦哀號,用手掐捏陰莖,要求家長將其割去。曾就診于中醫(yī),服過知柏地黃湯加減40余劑,不見功效,遂又到某醫(yī)院神經(jīng)科治療,該院以勃起待查的結(jié)論予維生素 B1,維生素B6治療,仍無寸效。后又求治于某院推拿科,治療10天,不見好轉(zhuǎn),乃轉(zhuǎn)診于余。視診小兒發(fā)育一般,面色憔悴,食欲不振,口干多飲,常有鼻衄,便秘,舌紅苔少而燥,脈細。審其舌脈,度其病情,確診為強中。考慮小兒長期服藥,有厭藥情緒,故暫不給藥內(nèi)服,擬外用元明粉消息之。遂予元明粉10克,以紗布包扎,每晚臨睡前外敷兩手心,連用1周。4月16日復診,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減少,納食見好,再照方用了3次,病竟全瘥。后以滋陰潛陽,并清陽明,少佐肉桂引火歸原服之。追訪1年,未見復發(fā)。
《周風梧醫(yī)案》
黃姓老翁年近7旬,求治于予,密語之曰:陰莖勃起,舉而不復,時逾5日,神情不安,寢不能寐。細思良久,芒硝味苦性寒既能清熱消腫,咸味又能軟堅,不妨試用。遂以本品250g,囑加涼水50ml,雙手捧藥圍握陰莖,仰臥。待藥逐漸化完為止,藥液任其流下,以觀其效。次日患者欣然告曰:藥至病除。后遇本病5例,皆用本法治愈。
李賢凱.中醫(yī)雜志,1993;(10):583
孫某,28歲,1989年5月11日診,陰莖易舉,久而不倒,早泄3年余。曾服中西藥治療,罔效。倍感苦惱。詢其平素性情急躁,診見面紅目赤,口苦咽干,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此乃肝經(jīng)郁熱,肝火亢盛之故,遂用皮硝一撮,置于兩手勞宮穴處,傷風止痛膏固定(不用膠布代替),一次即愈,至今無復發(fā)。
四川中醫(yī),1991;(8): 34
張某,39歲,于中午下班時,不慎騎車撞倒,陰莖被擠壓,當時除感輕度疼痛外,無其他不適。但至晚疼痛明顯,陰莖腫脹挺舉,自認為合房后可好轉(zhuǎn),然事后反劇,徹夜不眠。于翌日凌晨急診入院。西醫(yī)診斷為陰莖挫傷,經(jīng)治4日無顯效,而邀中醫(yī)會診。診見陰莖堅挺,高度腫脹,龜頭青紫,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有力。遂投龍膽瀉肝湯加味,意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連服3劑,癥狀無改善,而改用20%溶液(每100ml溫開水加入20g玄明粉,并使之完全溶解即成),浸濕紗布,局部皮膚消毒后,包裹陰莖。1日后復診,腫脹明顯減輕,莖亦稍軟。隔日再診,莖軟腫消。
李述文.中醫(yī)雜志,1993;(11):647
14.利小便
黃氏小便不通,陳雁麓用芒硝一錢,研細,龍眼肉包之,細嚼,咽下立愈。
《續(xù)名醫(yī)類案》
一婦人六月惡寒之極,怕風,雖穿棉襖亦不覺熱,此火極似水也。六脈洪數(shù),小水赤少,予以皮硝五錢,溫水代服而愈。
《壽世保元》
此乃物極必反的道理啊,如果沒有經(jīng)驗就很容易被假象所蒙蔽!所謂真熱假寒是也!
李某,女,62歲,1992年10月11日診。患者系住院病人,因慢性腎衰少尿期出現(xiàn)尿潴留2天,曾用速尿等利尿劑,無效。又因患者拒絕導尿,要求口服中藥,故特邀李老會診。診見畏寒肢重,氣短作喘,惡心嘔吐,全身浮腫,腹部膨大,大便3日未行,小便2天點滴全無。苔白,脈沉細,診為關格,屬脾腎陽虛型,予真武湯不應。考慮急則治標,當以通利小便為要務,即讓患者仰臥,暴露腹部,先用75%醫(yī)用酒精消毒臍眼及周圍皮膚,將白棉紙搓成2mm粗的細繩圍于臍周,繩圈直徑為2cm,再將等量芒硝加食鹽混勻撒在圈內(nèi),厚度為2cm,用清水滴于藥末上,等干后再滴水,用藥半小時許,患者流出尿液約100ml尚不自知。以后如法炮制,每日濕敷2~3次,每次均有尿液100~200ml排出,排出前已有欲小便感。2日后不濕敷即可自行排便,繼用真武湯與理中湯合方加番瀉10g內(nèi)服,1劑后大便通,燥結(jié)如羊矢,浮腫腹脹等癥均減,配合西醫(yī)治療月余至痊愈出院。
徐學義.中醫(yī)雜志,1993;(10):581
讀此醫(yī)案幾點不明:
1.先用75%醫(yī)用酒精消毒臍眼及周圍皮膚,這個步驟是否可以省略呢?
2.將等量芒硝加食鹽混勻撒在圈內(nèi),為何還要食鹽,難道是引經(jīng)入腎之用嗎?如果是,的確巧妙了.
3.既然有陽明腑實之證,為何不先通腑呢?或者因為關格也可以大黃芒硝來灌腸通腑啊.
王某,男,64歲,1987年5月4日診。3天前感解小便疼痛,淋瀝不暢,小腹脹滿,經(jīng)鄉(xiāng)醫(yī)院導尿等對癥治療,罔效,即轉(zhuǎn)我院治療。B超提示:前列腺肥大。診斷:老年性前列腺肥大,尿潴留。伴見心煩易怒,口干欲飲,大便已5日未解,舌質(zhì)紅,苔黃而干,脈數(shù)。證屬實熱蘊結(jié),膀胱閉阻,用上法治療,3小時后解小便500ml,共治療10天,小便通暢出院。
徐學義.中醫(yī)雜志,1993;(10):581
此病案中所述上法是指:
即讓患者仰臥,暴露腹部,先用75%醫(yī)用酒精消毒臍眼及周圍皮膚,將白棉紙搓成2mm粗的細繩圍于臍周,繩圈直徑為2cm,再將等量芒硝加食鹽混勻撒在圈內(nèi),厚度為2cm,用清水滴于藥末上,等干后再滴水,用藥半小時許,患者流出尿液約100ml尚不自知。以后如法炮制,每日濕敷2~3次
1983年7月22日曾治劉姓老叟,69歲,夏感暑熱,邪羈膀胱,水道失宣,小便3日點滴不通,臍下脹大如盤。候其兩尺虛數(shù),舌質(zhì)微紅,知系老年腎氣虛,復感時邪侵襲,故發(fā)癃閉。擬芒硝15g,胡桃仁3枚,研末日分3次沖服。服1日小便淋漓稍暢,2日已利,3日如泉涌矣,頑疾頓瘳。共治35例,除6例因尿路腫瘤及老年前列腺增生者外,29例投芒硝療效滿意。
海學熙. 中醫(yī)雜志,1993;(11):647
對于癃閉的治療,這個倒是簡潔方便,可是,一定要鑒別尿路腫瘤及老年前列腺增生.
癃閉是指由于腎和膀胱氣化失司而導致尿量減少,排尿困難,甚則小便閉塞不通為主證的一種病癥。
其中以小便不利,點滴而短少,病勢較緩者為癃,
以小便閉塞,點滴全無,病勢較急者為閉。
證型:1.膀胱濕熱------清熱利濕,通利小便-----八正散
2.肺熱壅盛-----清肺熱,利水道------------清肺飲
3.肝郁氣滯-----疏利氣機,通利小便------沉香散
4.尿道阻塞-----行瘀散結(jié),清利水道------代抵擋丸
5.脾氣不升-----升清降濁,化氣利尿------補中益氣湯合春澤湯(五苓散加人參)
6.腎陽衰憊-----溫補腎陽,化氣利尿------濟生腎氣丸(治療尿毒癥常用)
1987年5月12日治周某,年42歲,患肝硬化腹水,腹如鼓,腰圍84cm,二便不利,患本虛標實之候,然形體未衰,宜以芒硝療之。遂擬芒硝30g,生牛肉150g,文火頓至肉爛,飲湯食肉。囑每周1服,腹水即止。患者共服4次,腹水全消,飲食大增,繼以健脾丸,濟生腎氣丸早晚各服1丸,月余痊愈,多次詢訪,療效鞏固,今仍健在。
海學熙. 中醫(yī)雜志,1993;(11):647
對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療,西醫(yī)往往就是腹腔穿刺抽液,然后補充白蛋白,但是運用中醫(yī)藥治療就很簡單實用了,正如本案例里的方法:芒硝30g,生牛肉150g,文火頓至肉爛,飲湯食肉。如果能夠推廣應用,實乃患者福音啊!
王某,男,4歲,3日前出現(xiàn)尿頻尿黃,點滴而下,全身輕度發(fā)熱,體溫38.5℃,陰莖紅腫,服呋喃坦啶后尿路刺激癥狀消失,但陰莖紅腫仍不消。取大雞蛋1個,開一直徑2cm小孔,除去蛋黃留少許蛋清,加入芒硝2g,研細投入蛋殼內(nèi),將陰莖放入蛋殼內(nèi),2小時后取出,告愈。
附:本法屬民間驗方,在留有少量蛋清的蛋殼內(nèi)加入冰片0.5g ,癥重加入芒硝2g或滑石2g,其效更顯,此方能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治療小兒陰莖紅腫,不論何原因均有效。應用時間以每次1~3小時為宜,不能過短,必要時可每日1次,連用2~3天。余以上法治療小兒陰莖紅腫13例,屢治屢驗。四川中醫(yī),1992;(1):17
非常棒的治療方法,值得推廣應用!簡便廉驗啊!
芒硝外用治乳癰。
李**,女,28歲,順產(chǎn)一男嬰,于產(chǎn)后第四天,雙乳脹痛,發(fā)熱,靜滴青霉素三天,發(fā)熱稍減,乳房脹痛如初,堅硬如石手不可近,因為怕打針,讓我出診,要求中醫(yī)治療,但不愿服中藥,于是開芒硝30克,用濕紗布醮取后敷帖雙乳,用繃帶固定,第二天再看的時候,雙乳腫痛已消大半。前面有效了,就再開了100克芒硝,如法使用,三天后打電話問,已經(jīng)完全好了。
發(fā)帖人按
芒硝外用治乳癰,古已有之,只是現(xiàn)在的人很少使用,一來外治麻煩,二來越是價廉物美的,使用的越少,逐漸就被遣忘了。
“一婦人六月惡寒之極,怕風,雖穿棉襖亦不覺熱,此火極似水也。六脈洪數(shù),小水赤少,予以皮硝五錢,溫水代服而愈。”
“六脈洪數(shù),小水赤少”句是否當在“此火極似水也”之前?否則如何判斷是火極似水?陽證似陰?
15.皮膚病
陳某,男,47歲,1988年7月14日診,患神經(jīng)性皮炎2年,見左下肢小腿伸側(cè)有一20cm×14 cm 的皮膚呈苔蘚樣改變,質(zhì)堅如革,邊緣清楚,用下述法治療,30天后痊愈。
芒硝100g凡士林適量,調(diào)成膏狀涂敷患部,日2~3次。
楊德明.中醫(yī)雜志,1993;(10):587
朱某,男,58歲,住院號35253。1987年7月2日診。左側(cè)面部有一5cm×4cm 腫塊,高出皮膚,質(zhì)硬,局部灼熱,壓痛明顯,口腔科會診診斷為面頰炎性腫塊,芒硝50g加開水150ml,紗布浸蘸濕敷,5天后腫塊縮小到1.2cm×1.0cm 。7天后腫塊全部消失而愈。
四川中醫(yī),1990;(7):52
程某,女,67歲,患者苦于丹毒痼疾30多年,遍嘗中西藥不能緩解其發(fā)病之苦,無明顯誘因,無一定規(guī)律可循。每發(fā)必突然高燒、寒戰(zhàn),同時小腿內(nèi)側(cè)或外側(cè)出現(xiàn)紅暈一片,火熱灼痛。有時伴有大小不等的水泡,縱然即時打針、吃藥等積極治療,非十天半月不能向安。1988年春邀我診治,發(fā)病時除常規(guī)給予清熱解毒、化濁滲濕之藥外,另外每天用芒硝500 g裝于紗布袋內(nèi)裹敷患側(cè)小腿,1日1換。結(jié)果情況大為改觀,發(fā)病間隔時間大大延長,癥狀亦輕微得多,一般2~3天即痊愈。宿恙雖未能根治,患者仍不勝高興,芒硝價廉,家中常備,病發(fā)之初就施用,達到了早治的目的。
竇金發(fā).中醫(yī)雜志,1993;(9):519
李某,男,23歲,教師。1989年9月27日診。自訴三天前因家具上油漆,雙手指粘上土漆, 即用汽油、肥皂將雙手洗凈。當時自覺手掌、手指發(fā)癢。自用皮炎平霜軟膏外搽無效。次日雙手紅腫灼熱,有小丘疹,瘙癢難忍。前往某醫(yī)院治療2日,只能緩解1~2小時,而后再發(fā)作,痛苦無比。余診為接觸性皮炎,囑取芒硝10g兌入25~40℃熱水中,待芒硝溶化后濕敷或浸泡患處,每日3次,每次15~20分鐘,繼治2天痊愈。
王春斌. 中醫(yī)雜志,1993;(10):584
1978年春經(jīng)治患者趙某,女,36歲。先是左手中指被木刺戳傷,繼而跳痛,紅腫,逐漸加重,入夜尤甚,不能安枕。已肌注青霉素(160萬u /日)3天,未能控制癥狀,投以中醫(yī)治療,診斷為指癤,即古人所指蛇頭癤之類。急以芒硝裹敷患指,同時內(nèi)服五味消毒飲加味,清熱解毒,護心安神。當晚痛勢松減,得以睡眠。次日外觀腫勢亦稍緩。堅持治療5日,患指竟平復如初,獲得良好的臨床療效。
竇金發(fā).中醫(yī)雜志,1993;(9):519
溫某,男,40歲,1992年7月20日診,患者素體健壯,嗜酒吸煙,3日前右臀下一火癤,晚間洗澡無意抓破,擠出目眵大一膿頭后,須臾即感腫脹疼痛漸重,一夜后紅腫如鵝蛋大。曾口服氟哌酸,麥迪霉素,患處敷魚石脂等無效,且加重。查血:WBC 19.4×109/L ,N0.81。見癥:右臀下鵝蛋大腫塊,周邊欣紅,按之硬,中軟應指,約有蠶豆大凹面略暗紅且呈蜂窩狀,有黃色液體滲出,灼熱疼痛如雞啄,煩躁身熱。舌紅,苔黃膩,脈洪數(shù)。處理:芒硝500g,溫水250 g溶化,濕敷。囑其敷巾一干則浸換,同時內(nèi)服涼血清熱解毒利濕之劑。次日,皮膚欣紅灼痛消除。囑其每隔4小時,按前法濕敷。3天后,腫脹消除,分泌物凈,諸癥愈。惟余蠶豆大結(jié)痂面,并有肉芽生長之癢感,停敷,保持清潔,10天后痂脫。
四川中醫(yī),1993;(4):52
16.治乳痛
1986年夏治黃某,26歲。產(chǎn)后8天,左側(cè)乳痛4天,紅腫劇痛,身熱不退,曾靜滴紅霉素(2克/日)已3天而腫熱未減,且胃口大傷,不思飲食,伴惡心嘔吐,因而求治于中醫(yī)藥,此乃乳絡不暢,氣滯血凝,壅結(jié)化熱而成。予芒硝500g分2次裝于紗布(或薄布)袋內(nèi)攤敷于患側(cè)乳房上,同時內(nèi)服上方,半日后痛勢即覺松減,3日平復如常。
竇金發(fā).中醫(yī)雜志,1993;(9):519
前面發(fā)過的幾個芒硝外敷醫(yī)案因為沒有及時編輯,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權操作了,所以,我的讀后感是不能跟其后了,但綜觀外敷機理不外乎芒硝的清熱散結(jié)之功。其性味咸寒,最適合熱毒蘊結(jié)之癰毒瘡瘍濕疹了。
殷某,女,24歲,1990年8月20日診患者產(chǎn)后4天,乳汁未通,兩乳灼熱紅腫,按之多個大小不等塊狀物且灼手,患者呻吟頻頻,述火燒樣疼痛難忍,煩躁不安,惡寒發(fā)熱,舌紅苔黃,脈弦細數(shù),即以芒硝250g加等量熱水溶化,濕敷。囑其敷巾一干即浸換,同時內(nèi)服舒肝氣、解熱毒、通乳消腫之劑,24小時后皮膚欣紅灼痛消失,惡寒發(fā)熱,煩躁不安愈,惟腫塊雖軟小然未盡,時用人口吸吮,迫汁通下,按前法每隔4小時濕敷1次,2日后愈。
四川中醫(yī),1993;(4):52
如此治法當比抗菌消炎 更有優(yōu)勢了.
17.治腸痛
黃某,女,28歲,郊區(qū)菜農(nóng)。1991年8月17日診,患者昨日因午飯后即挑擔進城賣菜,負重而行程匆匆,途中忽感右下腹疼痛,蜷縮在地,腹痛拒按。今晨由親屬抬來就診,刻診:痛苦面容,不能坐立,右下腹麥氏點壓痛明顯。回盲潮紅,捫之有灼熱感,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音減弱,舌苔薄黃而干,脈滑數(shù),診為腸癰(未成膿期)。擬清熱通腑為治,即以芒硝50g ,拳參(研末)25 g ,用食醋80ml調(diào)成糊狀,敷于回盲部,厚約1cm ,上用比涂藥面積稍大之塑料紙蓋貼,再用10cm15 cm大小之四層消毒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敷藥后10分鐘患者即覺回盲部有清涼感。1小時后疼痛開始減輕,聽診腸鳴音增強。近2小時后排出穢臭溏便約500ml。即去除敷料,當日安穩(wěn),痛緩人安。次晨如上法又敷一料,再次排便約400 ml即愈。該糊狀外敷1~2次即可見效,敷藥時間以大便通下為度,便通后即可去掉敷料。李老曾用此法治愈過十幾例患者。目前尚無不效者。
徐學義. 中醫(yī)雜志,1993;(10):581
芒硝功效前面已經(jīng)打出,在此我想各位看客更想明白拳參之用.
拳參
本品在藥材商品中,習稱"草河車"或"重樓",但"草河車"、"重樓"又為蚤休的異名.
【性味】苦,涼。
【功用主治】清熱鎮(zhèn)驚,理濕消腫。治熱病驚搐,破傷風,赤痢,癰腫,瘰疬。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研末作丸、散。外用:搗敷、煎水含漱或洗滌。
【宜忌】無實火熱毒者不宜。陰證外瘍忌服。
18.治肛周紅腫
肖某,女,40天。1991年8月5日診。其母述,產(chǎn)后20天,小兒即陣哭不止,用喂乳等多種方法仍不能制止。每哭至大汗疲乏方停。喂乳時感小女口中灼熱,經(jīng)西醫(yī)2次大便檢查,診斷為消化不良伴肛周炎。用乳酶生、顛茄合劑,慶大毒素口服3天,未見好轉(zhuǎn)。轉(zhuǎn)診于筆者,查小兒腹壓無反應,但見肛周由內(nèi)向外約一公分呈鮮紅欲破之紅腫狀。囑其以芒硝50g加等量水溶化濕敷,敷巾一干即浸換,等2日再診,其母述小兒已不再陣哭。查肛周其鮮紅欲破之紅腫狀已去,惟有約半公分淡紅色狀,且干燥。囑其按前法每早晚各敷1次,1周后隨診,小兒諸癥痊愈。
四川中醫(yī),1993;(4):52
江某,女,51歲,右足跟疼痛,著地尤甚,病已半年,漸重。無扭傷,局部無紅腫,無包塊突起物。
疑為骨刺。芒硝50g? 威靈先30g 烏梅15g? 白術30g 羌活20g? 煎水外泡。一劑痛大減,三劑后痛緩。
更加凸現(xiàn)中醫(yī)藥的簡便廉驗。非常實用,希望大家以后在臨床中應用。
巧用芒硝治大病(本文摘自中醫(yī)雜志專題筆談)
芒硝辛苦咸寒,走而不守,為熱淫于內(nèi),治以咸寒的代表藥。芒硝主要成分是硫酸鈉其次是少量硫酸鎂,二者均為鹽類瀉藥。本藥編者在臨床應用多年,特別是治療結(jié)石癥如腎結(jié)石、膽囊結(jié)石確有良好的效果,在治療外傷瘀血腫脹,有神奇的效果。現(xiàn)把在中醫(yī)雜志上學習到的資料摘錄以下以供同行參考。
(1)芒硝治療結(jié)石癥:
①治療胃結(jié)石:是根據(jù)李時珍“此物見水即消,又能消化諸物┉能化七十二種結(jié)石”用芒硝6克、金錢草20克、枳殼10克、炒萊菔子12克、丹參5克、焦三仙各12克、檳榔10克、厚樸10克、水煎服(芒硝沖服)2-5劑可排出胃結(jié)石。
②芒硝是治療泌尿系統(tǒng)結(jié)石要藥:《別錄》載“芒硝┉通經(jīng)脈,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陳致新”《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載“芒硝除寒熱邪氣,逐六腑積聚,結(jié)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種石”1咄咄怪事者男40歲罹患腹部劇痛陣發(fā)性發(fā)作反復5年,腎盂造影、B超檢查:確診右輸尿管結(jié)石。病發(fā)作時腰腹劇痛,痛引會陰,大汗淋漓,腹脹大便秘結(jié)。小便赤黃,肉眼血尿脈弦滑有力。證屬濕熱郁結(jié)下焦,腑氣不通,氣機不暢,治以清熱利濕,理氣止痛,方藥:金錢草30克、海金沙20克、滑石20克、瞿麥20克、木通10克、車前子15克、烏藥15克、元胡20克、牛膝20克、大黃10克、連服6劑罔效,后加芒硝20克,以原方藥液分3次,沖服1劑后大便轉(zhuǎn)稀,尿赤色轉(zhuǎn)白色,去大黃,芒硝改15克又服2劑腹痛減輕腹痛未發(fā)。大便3-4次/日,繼續(xù)服上方4劑,排出結(jié)石(0.6х0.5cm),癥狀悉除。又方:“芒硝滑石湯”治療泌尿系結(jié)18例均獲治愈。處方:芒硝、滑石、車前子、木通、海金沙、烏藥、芒硝、量為10-20克、隨癥加減:疼痛劇烈者加白芍、甘草、元胡;氣滯甚者加木香、枳殼、川楝子;血瘀者加牛膝、桃仁、赤芍;腹瀉甚者加白術、山藥以緩氣。又方化石湯方:芒硝20克、生地20克、金錢草50克、冬葵子25克、胡桃仁50克、石韋15克、滑石25克、瞿麥20克、炒車前子25克(包煎),牛膝25克、甘草10克(芒硝另包分3次沖服);又方:化石散方:蘇琥珀30克、凈芒硝100克、南硼砂20克、海金沙100克、將上藥研細末,每次5克1日3次。病情輕者只服湯劑即可,病情較重者2方同時服用,分次頻服,療效較為顯著,無任何副作用。單用芒硝30克、用200ml溫開水沖服可使部分膽結(jié)石病人排出結(jié)石。
⑵芒硝消炎止痛效果好:
①芒硝搶救胰腺、膽道危重癥:兩者共同的臨床表現(xiàn)是:上腹疼痛劇烈,其痛不為一般止痛藥所緩解,中醫(yī)認為二病是熱結(jié)于腑,腑氣不通所致。攻下熱結(jié),通暢腑氣,腹痛自解。臨床實踐中體會到在腹瀉發(fā)生之前,腹痛不能緩解,甚至加重,其他臨床表現(xiàn)變無明顯改善,給病人服用芒硝之后未瀉之前表現(xiàn)出的癥狀體征加重體溫升高,發(fā)生休克等邪正交爭的反應,不能誤認為是病情加重,或治療無效而中轉(zhuǎn)手術。搶救胰腺、膽道重癥時芒硝用量宜大,不得少于15克,以30克為宜。一般 配以大黃粉2.5克(注:生大黃粉服后會引起腹痛,必須煮開10分鐘后服下才不致引起腹痛加劇)。嘔吐重者可給予生姜汗20ml內(nèi)服。)
②芒硝外敷消炎療效可嘉:芒硝辛苦咸寒,走而不守,為“熱淫于內(nèi)治以咸寒”的代表藥。芒硝除可用于臨床內(nèi)服,軟堅、散結(jié)、通便、泄熱外,還可以消炎。外敷亦有立竿見影之效:
a、芒硝外敷治療急性乳腺炎多能很快止痛消腫:若輔以蒲公英、地丁、大貝、花粉等清熱散結(jié)之劑,則療效更捷。
b、治療丹毒:丹毒發(fā)病無明顯誘因,無一定規(guī)律可循,每發(fā)必突然高燒,火熱 灼痛,有時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水泡,除用清熱解毒、化濁、滲濕之藥外,每天用芒硝500克裝于紗布袋內(nèi),裹敷患側(cè)小腿患處。1日1換,一般 2-3次可痊愈。
C、芒硝治療指疔、甲溝炎:古人稱蛇頭指、蛇頭疔之類。發(fā)病時以芒硝裹敷患指,同時內(nèi)服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3-5日可治愈。芒硝還可治療免疫性關節(jié)炎、干燥綜合征(兩膝關節(jié)紅、腫、熱、痛,被動活動時,因痛必呼叫不已。急用芒硝100克,生大黃30克,乳香、沒藥各10克,研末醋調(diào)外敷,1次即可見效,3次紅腫熱痛全消。對于軟組織損傷引起腫痛用芒硝外敷亦有良好效果。
D、芒硝配拳參外敷治療急性闌尾炎:方法:芒硝50克、拳參研末25克用食醋80ml,調(diào)成糊狀,敷于回盲部厚約1cm
上面覆蓋塑料薄膜,再以紗布包扎膠布固定。敷藥1小時疼痛減輕,2小時后可排出穢臭糞便,次日再敷藥1次再排出腸道糞便即可痊愈。
E、芒硝加等量食鹽水調(diào)濕敷臍部可治療尿潴留:《肘后方》以芒硝3兩紙裹三四層至炭火燒之,內(nèi)服治關格大小便不通,脹滿欲死。臍為空竅是人體與外界相通連的孔竅,上藥敷法是通過空竅給藥治療尿潴留而獲捷效。
F、芒硝薰洗坐浴治療前列腺肥大:芒硝30克、益母草30克、天花粉30克、生蔥30克、大黃10克、白芷10克、艾葉10克、車前草10克、水煎取藥液2000ml倒入盆內(nèi)先薰蒸繼而以毛巾浸漬藥液熨會陰部,然后坐盆內(nèi)坐浴直至水涼為止,每日2-3次連續(xù)10-20天,癥狀逐漸消失而治愈。
G、芒硝軟堅散結(jié)消癭瘤:芒硝不但能軟大便之堅硬,還能軟化體內(nèi)的諸種積癥、癭瘤。一般用量5-10克,在辨證基楚上加用其它藥物,此法適用于各種癥積癭瘤。一般服藥5-10劑即可見效。用以下處方(銀柴胡20克、三棱15克、昆布20克、海藻15克、牡蠣26克、夏枯草25克、花粉15克、杭芍15克、浙貝10克、甘草10克)加芒硝10克、連服15劑、腫塊消失。
H、芒硝治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齦浮腫而大便燥結(jié)者,于疏風清熱劑內(nèi)加芒硝10克沖服使上焦熱從下而泄有良效。
巧用芒硝治大病(下)
I、芒硝治療外科癰疽、疔瘡等急性感染:如出現(xiàn)大便閉結(jié)不通者于方中加入芒硝使火熱之邪從大便而泄。皮炎濕疹,膿皰疹等急性皮膚病因濕熱蘊郁大便不通者用防風通圣散加芒硝30克內(nèi)服,腑氣一通,皮膚癥狀即可迅速好轉(zhuǎn)。芒硝用于治療接觸性皮炎如化學物質(zhì)或蟲螫傷,出現(xiàn)瘙癢、紅腫、丘疹或水皰局部有燒灼感嚴重者可有發(fā)燒惡寒、頭痛等全身癥狀。取芒硝10克兌入25-40℃熱水中,待芒硝溶化后濕敷或浸泡患處每日3次每次15-20分鐘治療1天即可見效,2-5天可痊愈。治療神經(jīng)性皮炎取芒硝100克,凡士林適量調(diào)成膏狀涂敷患部1日2-3次,對局限性、播散性神經(jīng)性皮炎都有較好的效果。神經(jīng)性皮炎呈苔癬樣改變,質(zhì)堅如革,邊緣清楚者,用上法治療1個月左右可痊愈,芒硝遇熱潮解或結(jié)成塊時再更換。在治療時間禁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芒硝還可治療丹毒、乳癰方法:取芒硝50克溶于500ml溫水中待涼,用溶液浸濕毛巾敷患處毛巾變熱或變硬時再在芒硝液中浸濕再敷如此反復作30-45分鐘每天4-6次,24小時后更換新鮮藥液。本法治療愈早愈好。1-2天內(nèi)紅腫可消退。乳癰早期,在發(fā)病 3天內(nèi)需同時用吸乳器將郁積乳汁吸出才能奏效。
J、芒硝治療急性咽喉腫痛:用脫水芒硝(元明粉)摻入吹喉藥內(nèi)吹入喉內(nèi)可迅速消腫止痛。
K、芒硝治療肛門急性感染及痔核嵌頓腫痛:用芒硝30克(配馬齒莧、魚醒草、苦楝皮)外用坐浴,消炎止痛消腫作用極佳。
L、芒硝可用于產(chǎn)后斷乳:用芒硝200克分別敷于兩乳房,每24小時換藥1次3-5次乳汁吸收,乳房腫痛消退。
M、芒硝治療癃閉(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尿潴留):癃閉常見于老年性前列腺肥大引起。證屬實熱蘊結(jié)膀胱閉阻,用芒硝100克加開水50ml紗布浸蘸后濕敷小腹部,一般敷藥后3小時即可排便。一般治療10次可治愈出院。芒硝治療老年虛秘有良好效果,方法:芒硝30克、白蜜2大匙,開水調(diào)服,治32例均取得良好效果。芒硝小劑量內(nèi)服有利膀胱、導癃閉之功,治老年熱結(jié)水腑,小便不通者效著。方法:芒硝15克、胡桃仁3枚(燒)研末,日分3次沖服,連服3日痊愈。
N、芒硝治療肝硬化腹水:方法:芒硝30克、生牛肉150克文火燉至肉爛,飲湯食肉,囑每周1服,腹水消即止。一般服4次腹水可全消,繼以健脾丸、濟生腎氣丸 ,早晚各服1丸 連服月余可痊愈。
O、芒硝治療靜脈炎、陰莖挫傷:血栓性靜脈炎中醫(yī)認為多由濕熱下注浸淫肌腠,雍塞脈道,致令濕毒稽留,血行澀滯而成,治療大法多以清熱利濕,和血通脈的內(nèi)服藥為主,若能配芒硝外敷可明顯提高療效。尤其在急性期療效更佳。處方:蒼術、黃柏、防己、生薏仁、牛膝、木爪、當歸、川芎、王不留行水煎服配合芒硝溶液外敷治療本病24例局部腫脹多在敷藥后5-7天消退,炎癥亦隨之明顯改善。芒硝以20%濃度浸濕紗布敷于腫脹部位10-12小時/次,每日換藥1次。陰莖外傷腫脹亦可用20%芒硝溶液外敷亦有良好效果。
P、芒硝治療腸癰、腸結(jié):芒硝性味苦咸大寒,入胃大腸,三焦。功效瀉下軟堅潤燥通便,清熱瀉火通淋。經(jīng)云:“諸痛癢瘡皆屬于火”。火毒是瘡瘍的主要病因病機,無論內(nèi)癰外癰均以清熱瀉火通腑泄熱放在首位。腸癰腸結(jié)主要表現(xiàn)為熱、痛、脹、閉、根據(jù)六腑以通為用的原則:“不通則痛”通則不痛“在治療中貫穿”以通為用。凡遇闌尾包塊用芒硝研碎與大黃粉攪拌加冷開水調(diào)成糊狀敷于闌尾包塊處,每日更換1次可充分發(fā)揮芒硝去實熱軟堅散結(jié)的作用。敷藥后腫塊可明顯縮小,疼痛也隨之消退。芒硝炒熱布包敷于臍周,對于不完全性粘連性腸梗阻具有良好的作用。
(3)、芒硝外治用途及方法:芒硝廣泛用于內(nèi)外婦兒五官皮膚等科多種疾病。使用方法:
①干敷法:將芒硝研碎裝入雙層布袋中,置于患處待芒硝遇熱潮解或結(jié)成塊時再更換。此法適用于回乳、乳癖、乳腺增殖癥、乳癰、急性乳腺炎及各種炎癥、骨傷腫脹和婦科的重癥,外陰水腫、會陰側(cè)切傷口硬結(jié)等。
②濕敷法:將芒硝用涼水拌勻,敷于患處,藥干再灑涼水,經(jīng)常保持濕潤或以開水沖化,紗布吸濕敷于患處,此法適用于皮下瘀血腫痛、靜脈炎、盆腔炎、陰莖水腫等。芒硝還可治療慢性腎盂腎炎并發(fā)急性腎衰,以芒硝和大蒜1:2搗爛敷兩側(cè)腎區(qū):老年性前腺肥大、尿潴留、則以芒硝100克開水50 ml紗布浸濕敷小腹部。芒硝治陽強則以芒硝放手心合住硝化陽物即不舉。芒硝治療小兒疳積腹痛腹瀉則用芒硝裝入布袋兜于小腹部。芒硝治療產(chǎn)后尿閉,則用芒硝30克研細貼水分穴。芒硝治療神經(jīng)性皮炎則用芒硝與凡士林調(diào)成軟膏外敷。
③臍療:用芒硝30克和蔥適量,搗爛,敷臍并加熱水袋熱熨或用芒硝、冰片撒于臍眼,外貼膏藥,治尿潴留。芒硝填滿臍眼外貼膏藥治療幼兒消化不良性腹瀉。用芒硝30克放于布袋內(nèi)敷臍上可治小兒腹部脹滿。
④外洗療法:漆瘡用芒硝60克加開水適量,溶化后熏洗患處。皮膚瘙癢,用芒硝150克、白礬50克加開水2000ml沖化外洗。治結(jié)膜炎,用玄明粉加水配成1%藥液洗眼。凍瘡未潰,用芒硝60克,開水沖化后洗患處。痔瘡:用芒硝150克、明礬15克、開水2000ml,沖化后熏洗。
⑤外搽:急性結(jié)膜炎用玄明粉和雞蛋清調(diào)勻貼太陽穴。急性咽炎、扁桃體炎用芒硝小塊口中含化。牙痛取芒硝適量置痛牙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