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有沒有和我一樣的困惑?那就是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了,但是效果卻很不理想,因此一度懷疑自己到底行不行?
多少次信誓旦旦?多少個日日夜夜苦于用功,為此犧牲了多少?又得到了多少?這個中滋味兒,其他的人是很難感受的到的。
總是以為自己明白了,懂得道理了,也知道該怎么做了,也去做了,但做的怎么樣?為什么效果不理想呢?
之所以有如此感慨,是因為今天晚上我有很大的挫敗感。聽我先詳細介紹一下吧!
我們304朗讀群,是鄭老師組織的300多個群里面,比較出色的一個群。管理員曉月清風老師以其充滿魅力的好聲音與忠厚的為人以及非常負責任的精神很受核心高層的認可,因此在中秋國慶雙節來臨之前小豬老師就分配給了我們一個任務,讓我們群進行一次合誦以此慶祝中秋、國慶雙節臨門。
因為我一直以來堅持寫作的原因,曉月清風老師領到任務之后,就與我一起商量,他找好了朗誦材料,讓我寫寫串場詞。用了幾天的時間,我好好寫了寫,很高興的是被錄用了。群里的報名也非常踴躍,一共25位小伙伴呢!我當然是其中的一份子了。
經過大家緊張認真的排練,今天晚上定稿了,可我在聽整個合成錄音的時候,才發現,我又拖后腿了。
因為我讀的一共14個字,竟然有兩個不清晰,兩個發音不準確,鄉音濃重。
而參與錄制的其他24位伙伴,發揮的都非常好,這讓一直以來以勤奮著稱的我,直接就要淚奔了!
不是我不努力,也不是我不勤奮,我的努力與勤奮,不單我自己知道,整個群都是知道的。可怎么還這樣,到底是為什么呢?
這兩天,在與群里的幾位熱心的群友,文辰大哥、乙西姐、曉月清風老師,海鷗妹妹等交流時,聽到了他們的心聲,再結合我自己的實際情況。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又重新做了一次分析,在此記錄下來。希望以后的我,真的能夠按照自己所希望的那樣,扎扎實實地練好基本功,不能再急功近利只求快感了。
一直以為自己是北方人,說話接近于普通話,可真正學起來才知道,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
大家都知道的,光是基本字母的發音,就會難倒相當一部分人。zh ch sh? 和 z c s? 很多南方人根本就分辨不出來。王 和黃? 在北方人聽起來南方人讀的是一樣的。而北方人特別是山東人也有很多音發不準,從而造成鄉音濃重。由于情況太多,問題太復雜,一本書都說不完,所以我也就不再多絮叨了。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醉心于朗讀詩詞和句子。想要讀出抑揚頓挫來,想要讀出感情來,卻忽略了對基本字詞的死磕,口腔打不開,歸音不到位,發音姿勢不正確。這些就造成了不仔細聽,感覺還不錯,專業、懂行的人一聽,就發現錯誤百出。
平時還不怎么有感覺,真到事上了,就發現丟人了。臨急抱佛腳也沒解決根本問題!嗚嗚,讓我情何以堪呢?
這次朗讀我讀的是杜甫的詩中的兩句: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我讀的時候,憶昔讀的模糊,不清晰,元和藏則發音的姿勢不對,因而似是而非。
可抱怨是沒有什么用的,這都是自己一直以來的行為造成的結果。唯有改變行為才能改變結果。
從現在開始,真的要從頭開始,把重點放在基本的發音和字詞上,重點攻克。對自己容易發錯的n、a等重點練習。如果還照原先的模式去做的話,那么真的就會耗日費時徒勞無功,而這不是我想要的。
行成于思,說的就是一定要邊行動邊思考,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任何人都不可能不遇到問題,不碰到挫折。重要的是,不能因為碰到挫折了,跌倒了,就再也不起來了,而是要拍拍身上的土繼續前行,才是正道。
要想把一件事做成功,有三個要素,第一就是決心,也就是無論如何一定要達到目的。第二是行動,只有持之以恒地去做,你才有可能完成。第三就是在行動中思考,及時調整,找到合適的方法和路徑。
我有決心,也有行動,因此最重要的就是第三步找到合適的方法了。而現在方法也知道了,那就開始規規矩矩的按照要求死磕吧!
只有這樣,自己定的目標才可能真正實現,而不是半途而廢,或者永遠在路上。
其實道理并不新鮮,可以說誰都懂,但到底是真懂還是假懂,恐怕就說不清了。
只有真正去做,并且實踐已經證明的,才叫真懂,否則就只是說說罷了,那是別人的事情,和自己毫無關系。
有人可能會問,你怎么寫那么多關于自己勵志的東西,知道了去做不就可以了嗎?
事實上沒有那么簡單,很多看似明白的道理,其實只是似是而非罷了,必須要反復加以求證,不斷的強化,以至與自己的血肉融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化成自己的潛意識,成為本能的反應,從而做到知行合一。
但愿以后的我,再遇上機會時,我已經準備好了,而不是還在后悔!
也就是說,我的努力有了效果,對得起我的付出!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定是這樣的。
朋友們,你也有這樣的情況嗎?又是如何看待與解決的呢?
歡迎留言,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