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原文:>>原文地址鏈接<<
<small>版權聲明:</small>
<small>本文在公眾號「說言風語」首發</small>
<small>無需授權即可轉載</small>
<small>文中所有圖片均源自網絡</small>
<small>轉載時請務必注明作者</small>
全文 3130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6 分鐘
最近的天氣有點像坐過山車,但是最低溫度上來后,降幅波動又不大,更像蚊蟲叮咬一樣,不痛不癢。
天氣熱了,人們就想待在水里或者空調房里,當然,大家都知道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容易生病,于是,待在水里變成了一個更好的選擇。
游泳,是很多人想要學,卻放棄率最高的運動,據統計高達90%,不過,更多的人認為是夏天能待在水里的絕佳理由。
前段時間清華大學強制要求在校生要學游泳并作為畢業標準的新聞,頓時引起的多方的激烈熱議。我是表示贊同的,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強制,就像跑步,要是沒有學校強制我跑步,我也不會遇見游泳,可惜的是,讀書那會兒怎么就沒有人強制我學呢,白白浪費4年寶貴時間?T_T
話說回來,那既然要學游泳,就一定少不了很多坊間傳言,而很多人聽到的最多關于如何能學會游泳的傳言,應該數這句話頻率最高——游泳要放松。
不過,更多的人都只是在——學游泳,放棄游泳,再學游泳,再放棄.....這個循環中苦苦掙扎著,遠沒有到放松是不是真的學會游泳,甚至學好游泳的核心這里來。
今天要說的就是,游泳真的靠放松就行了?
1
大家不妨先來想個問題,一艘全是鋼鐵打造的大船是如何漂浮在水上的?如果這個漂浮對象換成我們人,那是不是只要放松趟著,就能漂浮起來?
答案是,放松的確可以使人漂浮起來。但為什么人落水后又會溺亡呢?不是說的可以漂浮嗎?
事實上,人確實很難沉到水里。不信?下次你去游泳時,你雙手抱腿試試,看自己能不能很容易的沉到水底。
那這和放松又有什么關系呢?有的。不過這個放松和傳言里說的放松并不一樣,這里的放松是指在正確的動作下的適度放松,而不是平時我們說的葛優躺那樣的放松。
這里我想介紹兩個概念——超直和剛體,會游泳的人對這兩個概念的了解程度也是參差不齊的,而且理解千差萬別。
我不是學游泳專業的,也是從別人那里學來的,結合自身的學游泳經歷,對這兩個概念有了新的思考和理解。
這兩個概念對于沒有下過水的人來說,不太好理解,我簡單說下,剛體就是在游泳中適度保持肌肉緊張,使身體呈現一定的硬度,就像船尖一樣,有助于減少人體在水中的阻力。
超直同樣也是這個道理,只不過是從手到腳,盡量保持在同一水平上,讓人體保持水平流線型,同樣是為了減少水對身體的阻力。
那這個跟放松是不是更沒有關系了?還是有。前面說了,放松是適度放松,是適度緊張的一體兩面,肌肉既要緊張又要放松,精神也是既要放松也要緊張。
完全放松,游進時的阻力就會增大,因為需要在手臂或腿部上加大動力保持平衡。而完全緊張,動作又會變形,用了很大的力,但是效率很差。
進而說明了,完全放松的人體其實是會沉入水底的,適度的放松,保持正確的動態姿勢,才能漂浮起來,有人會說船不懂也不會沉,但是他們忘記了船保持了一個正確的剛體,而人體保持剛體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你能一天都保持一致的剛體姿勢嗎?
2
對于,游泳要放松,更多的人理解的是,全身松垮垮的在水中躺著就行了,只要像躺在家里沙發上一樣,就能漂浮起來。
而之所以最后沒有漂浮起來,原因是因為沒有徹底放松,只要能夠做到徹底放松就能漂浮起來。我想說,這個確實是因人而異,有的人確實天生水感很好,放松就能漂浮起來,甚至連游泳時都不用打腿就能自動漂浮起來,比如,意大利1500米游泳名將喬治里奧-帕爾特里涅利,但從統計數據上看,更多的普通人是做不到的。
那是不是游泳就不能放松,連游累了都不能放松呢?這顯然也是不對的。這是游泳放松理論的另一個錯誤版本,就是走到了完全緊張里去了。
前面說過完全放松和完全緊張都是錯誤的,而更多的人在初學游泳的都是完全緊張的,包括我。這是很正常的生理反應,如果有人說他第一次下水時完全不害怕,我認為這個人要么天生水感很好,要么在說謊。
其實,游泳要放松這個觀念很是深入人心的,不僅是對不會游泳的人,甚至連很多會游泳游得很好的人,都是這樣誤解的。
不過有點不同的是,會游泳的人認為放松是很簡單的,只要自己想放松,就能放松,和不會游泳的人對他的理解又不太一樣。
曾經我就遇見過一個高手,他教別人游泳也是說游泳要放松,但是一旦深入問怎么放松,放松到什么程度,什么時候放松,他也說不清楚。
我猜,他可能忘記了自己從小一直練習游泳,適度放松和適度緊張已經轉化為他的一種本能的無意識,所以,知道放松很重要,但是具體是完全放松還是適度放松,他并沒有想過。
比如,游自由泳的人都知道,腿部動作有6次腿,4次腿,2次腿,甚至不打腿,手部動作有前交叉,中前交叉,中交叉和后交叉,比如,樸泰恒就是近體直劃的前交叉游法,孫楊也是前交叉,但是他自己改良過的,高肘劃臂很大,一般人還不敢學他那樣,容易造成肩傷。
所以,放松這個事,真的沒有看上去的那么簡單,而那些說游泳要放松的人,很可能就從來沒有想過放松到底意味著什么。
3
我之所以想過認真這個問題,并不是我閑著沒事干,而是因為走過很多彎路,被人帶到溝里不止一次過。
當初,我剛學游泳時,那個教我的人一直就說的就是要放松,我也這樣認為著并篤信地做著,但是,結果卻是進步異常緩慢,我一直以為自己游不好,就是自己沒徹底放松。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后,我開始對放松理論產生了質疑,正好,在趣游泳的公號上看見了剛體和超直,我留言咨詢,并查了一些資料,才發現根本就是自己理解錯了放松。
那時,真有一種醍醐灌頂,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從那以后,進步神速,蛙泳,自由泳,仰泳,以及現在學的蝶泳,都是受益于此。
所以,我想說說從放松理論而來的那些獨立思考——
首先,游泳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就像騎兩輪自行車,需要的是動態平衡。放松指的是適度放松,不是完全放松。
同時,放松后,才能保持游泳動作的連貫性,也就是能更有效的增加動力,這是提高游進速度的不二法門。
其次,適當的緊張,達到剛體,保持超直,能夠減少游進的阻力。
完全放松或完全緊張,反而需要消耗更多的能力,更容易放棄,和學習是同樣的道理,前期最重要的是保持目標達成,才有長期做下去的可能。
最后,透過現象看本質,不僅是游泳,在學習任何一個新技能時,獨立思考能力都是幫助我們修煉洞察力的武器。
善于觀察,樂于觀察,持續觀察,我們才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東西,今天可能是游泳,明天可能是編程,后天可能是演講。
今天,雖然只是說的是放松,展開說了這么多,但我篤信,很多人在學習游泳時都曾走過這個彎路,而這個切入點就是一個典型的看上去很簡單,也沒有問題,實際上,則是模糊了又模糊的方法,當我們理清了思路,開始獨立思考,發現的卻是另外一個世界。
| 思考與行動
1、你有沒有在學習游泳或其它什么運動時,發現了什么坊間傳言的根本就是錯的或者模糊的?如果有,你是怎么跟別人解釋正確的概念或方法的呢?
2、你是通過什么方式發現錯誤觀念的?他們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你又是如何尋找正確的概念和方法的呢?
3、你經常運動嗎?哪些運動是你真心熱愛的?哪些只是你聽別人說很好,自己認為好卻也沒有嘗試過的呢?
| 持續踐行
寫到后面,有點像推薦軟文,但是,我一點沒有推薦的味道,非要說的高大上一點的話,游泳是促進我元認知的最好方法,因為是主動進入的專注狀態,每次游泳就是一次刻意練習。
歡迎大家去關注【趣游泳】,你會在游泳上收獲更多的,相信我,泳無止境。
一念一世界。
我推薦有條件,有時間的你去學習游泳,可以是報班,可以是自學,如果一不小心堅持下來還學會了,你會發現你曾經以為的水中世界,原來是這樣的不一樣。
當然,我以后還會寫跑步的,一定會寫的。
好了,今天到這結束,抬頭又是該睡覺的時間了。
那你的持續專注又是什么呢?歡迎留言分享。
持續踐行,從每天完成一件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