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非常流行的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大多都報考理科,我幸運的成為了時代的理科女,考上某大專院校物理專業,全班44位學生中,女生占比例十分之一的一分子,雖成績平平,卻也是當時洪洪高考大軍中被沖上岸的一員。
對于我來說,考生大學便已經踏上了人生的頂峰,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理想,還有什么可追求的呢,畢業包分配,鐵飯碗到手了。在校期間,抱著六十分萬歲的態度,順利畢業分配。
按部就班的完成了人生的基本程序,結婚生子,上班下班,假期周末朋友們一起玩麻將,日子逍遙自在,快活人生,正合乎時代主流,當地很流行的一句話:“不會搓麻將的,就不算真正的縉云人。”我自然不甘落伍,歲月在悄無聲息中過了三十年。
隨著智能手機大肆崛起,開始常常譴責女兒手機不離手,現在女兒倒反勸我,玩手機累人,注意身體。手機對于眼睛的傷害的確嚴重,還影響休息,影響親友之間的交流。但手機帶來的優勢也不可忽略。
自從玩手機,不再玩麻將。
自從玩手機,愛上了拍照。
自從玩手機,愛上了旅游。
自從玩手機,喜歡上看書。
自從玩手機,喜歡上寫字。
玩手機我是認真的,逝水流年又是四個多年頭。偶遇簡書,是大確幸,似乎遇上我的夢中情人,從此,愛不釋手。
喜歡簡書寫字,不如說喜歡簡書看文,這里是文藝青年的集散中心,有大咖,高手,大龍蝦,有小白,小蝦,魚龍混雜,不亞于新鮮美味的大雜匯。從此,顛覆了八零九零后啃老族,不思進取的偏見。
他們勤奮努力,積極奮進,不得不佩服后生可畏。
一篇篇美文,想法深邃,字里行間根本看不出,出自這般年輕的靈魂,而且成長的速度驚人。
一篇“中國大媽”吸引了我的眼球,作者七零后,我寫了評價:“很棒,在我眼里你是年輕人,我是六十年代的老外婆。”她回復:“我們都是年輕人”這就是簡書的狀態,在這里,不論年齡,不論地位高低,沒有爾虞我詐,只有彼此相互尊重,相互鼓勵打氣,相互點贊,正能量爆棚。
無戒老師說,年齡大有大的優勢,閱歷豐富,寫文章題材多。我知道除了吃了多幾年飯,沒有一概其他基礎。學生時代看過幾本書,這幾年在手機上瀏覽了些雞湯文。這么多年一直荒于學習,僅限于寫些碎碎念,想寫出美文啥的,這輩子也是癡心妄想。看書慢,輸入少,寫字慢,還很卡。人家一小時寫2000字,我二小時甚至三小時寫1000字。有些打字可以不看手機,而我盯著手機還經常出錯。若問我何苦為難自己呢,我還是那句話,喜歡沒有理由。無戒老師說,你堅持寫,一個月、二個月,一年,二年。累計字數達到十萬、五十萬,到那時,說不定行云流水,當老到走不動的時候,我一定出一本自傳,躺在沙發上,自己感動自己,也給外孫外孫女留下對外婆的記憶,糊涂過了大半輩子,不曾明確初心,以此作為自己的初心,鼓勵一下自己,只要有心,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
三毛說:人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留不住歲月,更無法不承認,青春,有一日是要這么自然的消失過去。 而人之可貴,也在于我們因著時光環境的改變,在生活上得到長進。歲月的流失固然是無可奈何,而人的逐漸蛻變,卻又脫不出時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