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晨讀內容關于使命與驅動力,可能大家看到會有些茫然,驅動力又如何與使命結合在一起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認真了解,那將對你日后帶來幫助。
大家常常會看到一句激勵的話:
“比你優秀的人都在努力,你為何還在原地踏步?”
優秀的人一直未停止前進的腳步,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驅動力》作者丹尼爾.平克是被稱為全球50位最有影響力的企業思想家之一。他通過深入研究出一套科學調動自身積極性煥發內在熱情的方法,讓人們在工作中變得動力十足,如果你想學習,可以購買此書進一步了解。
我把人生旅程比喻為一部車子,手和腳的運作是車子的四個輪子,是什么推動車子能持續運行呢?驅動器,它是具有推動發動機及四輪運轉的作用,而使命為車內的駕駛員,引導車子驅動力前進。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驅動力作用。
? ? ? ? ? ? ? ? 一、積極性誤區
想必您也同樣有過這樣的經歷,為了讓孩子達到預期目標,用獎勵來誘惑。此方法開始會比較奏效,可是時間長了之后,導致孩子一定要有所回報才做,沒有獎勵就不做,或許做了也是為他人做。這樣的方式我也用過,后來發現不行,改為引導孩子他長大之后的愿望是什么?通過引導未來的愿望來促使他找到學習的動力,而自主的想學。雖然還未見明顯的成效,但是相信自己的信念,激發潛能,相信會越來越好。
回到大人身上,我們很多時候會容易三分鐘的熱度,感興趣的事情做了一段時間未能堅持,在去年我報了網絡英語學習,學了半年就不能堅持了。從4月加入“小灶群”想要提升自己,用群內機制開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但是遲遲未動筆。
自從7月1日開營儀式群內定計劃目標:每月寫作十篇,可獎勵一枚勛章;堅持30天,可獎勵三枚勛章;另外獲得每月精華感悟的學員可獎勵一枚勛章等機制。剛開始看到這個方案非常的有動力,因為到月底可有機會瓜分獎金。
可是試問自己,如果沒有這樣的獎勵機制,我的動力從哪里來呢?
所以,焦點再次回到使命上,有了自己內在的使命才是我堅持下去的動機。
? ? ? ? ? ? ? ? 二、第三驅動力
車輛在路上運行,第一驅動力代表著它本來的生存能力,在路程中為了維持行程,如果沒有油了得加油,就如同人餓了就要吃飯一樣。可以用馬斯洛中的人生六大需求中最底層的安全需求來表示。第二驅動力為獎勵和懲罰。
想要使車輛平穩并加速的運行,需將關注力集中在第三驅動力上,那是與使命相互并進的伙伴,同時也是內在的力量。
你的內在儲藏著無限的潛能,讓小宇宙能量爆發吧!
? ? ? ? ? ? 三、外界的刺激源
如何調動第三驅動力,那需要點外界的刺激。
001? 自主
在企業中,如果員工無需任何的獎勵機制,也能主動的完成工作,更甚至主動的找事情做,那企業一定會發展的非常得很好。所以需要給予人們自主的彈性空間,讓每個人自動的愿意付出,這是來自外界刺激的目的之一。
002? 投入
投入,也可理解為專注,車輛在行程中如果是走神了,那將是車毀人亡,或許你會覺得這個比喻有些夸張。只有全心投入于每一件事情和工作當中,給自己設定一些有挑戰性的目標,這樣自己在完成后會更有成就感,成功也將離你不遠。
003? 利他
內在驅動的力量應該是利益眾生的,格局是寬廣的。很多知名的企業家到最后的使命都是利于社會的。
如馬云的阿里巴巴企業使命將是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搭建青年者自主創業的平臺;曹德旺的福耀集團企業使命是制造中國自主化的玻璃產業,在世界領域頭站獨腳。
最近在《開講了》節目中了解到,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蘇權科他的使命是將建造中國乃至世界最好的大橋,用標準化的產業鏈將中國的建橋技術帶出去,推動中國經濟發展。一座長達4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用30年時間籌謀,14年建造,橫跨香港、澳門、珠海。一位從40多歲到50多歲的總工程師一直在堅守這份偉大使命,同時也是內在驅動力驅使他為中國未來發展帶去貢獻。
? ? ? ? ? ? ? ? ? ? ? ? 總結
內在驅動力將推動著偉大的使命,要從達到自主、專注、利他的精神。
我們的人生旅途將一片光明!
行動起來吧!釋放你的內在驅動力,人生的使命等著你去實現!
(你的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感恩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