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覺得自己了解區塊鏈?
你可以是區塊鏈的教徒,但你不能僅僅是百倍幣思維的教徒。
暴富思維讓你作繭自縛錯過這個時代的時候,你怪不了當初你所信仰的那些大佬。因為,學習和思考從來都只是自己的事情。
(本文偏向技術,對于沒有基礎的童鞋有點晦澀,不懂請留言)
這次老韭菜不談幣,只談鏈。不憑別的,就憑你比特幣也好,ETH,ETC也好,不過都是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但如果僅僅把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結合在一起,你也太小瞧了這東西了。
須知,區塊鏈就是人類信用進化史上的里程碑,會像互聯網一樣重構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
對于區塊鏈的研究,早已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這一技術從出生開始,就必然不會停留在個人和國家的層面,它將帶來的,是全人類的技術革新。
現在國外已經有小范圍的成功例子,stellar這個非盈利組織,已經在逐漸改變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的金融系統。
他們主頁上,有一句話,“The future banking is here”(未來的銀行業務掌握在這里)。
還有美國銀行、摩根大通、紐約證券交易所,這些金融行業的巨頭,已經開始它們關于區塊鏈的各種實驗研究,已經做好把區塊鏈投入應用,解決實際問題的準備。
可以這么說,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地方的財務管理、金融投資方面公司都蠢蠢欲動,做好準備。
老韭菜的個人觀點:不懂區塊鏈你就Out了,了解區塊鏈和了解炒幣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但區塊鏈是什么你都不知道就跑過去炒幣,勇氣可嘉。
好,如果你做好了解區塊鏈的準備,接下來老韭菜講的東西別的不說,幫你在這一塊掃個盲還是可以的。
內容將分為
憑什么是區塊鏈——從TCP/IP發展趨勢看看區塊鏈憑什么被寄予厚望
區塊鏈憑什么——簡單明了向你解釋區技術優勢
區塊鏈能干什么——區塊鏈的前景
憑什么是區塊鏈
說清憑什么,就絕不能撇開區塊鏈和TCP/IP協議的關系。因為后者是可以預測前者的。
但在那之前,老韭菜覺得,自己有必要普及一下TCP/IP。TCP/IP說到底就是一個協議,它規定了我們以何種方式共享所有的信息資源。它出生于20世紀60年代,有了它才有今天互聯網。
或者說,我們今天所有的聯網并在網絡上進行的全部信息傳輸,全都基于TCP/IP。
這下大家能懂了,這東西帶來的是信息的革命,沒有它您連網都聯不上,談什么淘寶,百度,微信。
對于協議,幣圈朋友會不會一臉懵逼
兩者的相似點:分布式,共享,開源,不由某一政府掌控。
分布式——兩者均由節點或者子系統構成,或者說都建構在P2P網絡(又稱對等網絡)之上。
共享——很好理解,共享信息資源,共享同一個賬本。開源——理論上說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改進源碼,創造為你所用的“改進版”(不是要你去黑別人的系統)。
不特屬——兩者的核心軟件都有一餓來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團隊維護。
但作為晚生近40年的區塊鏈,沒點優勢區塊鏈憑什么受重視!
去中心化, 永恒性和透明共識算是區塊鏈三大突出優勢。去中心化——所有的中間人,中間勢力全部都走開,點對點(pear to pear是中本聰的原話),全網廣播,共同修改“賬本”。
永恒性,一旦記錄,無法篡改,不會丟失,永遠記錄。透明共識是它的正常運行是基于某些大家都承認的機制的,如比特幣的POW和時間戳。
TCP/IP革新了信息傳播的載體,區塊鏈革新了信息傳播的路徑,信息記錄方式,系統運行機制,投票決策機制。
當初TCP/IP協議為我們帶來信息自由傳遞的時代,現在區塊鏈為我們帶來的將是信息自由公證的時代。
區塊鏈,某種程度上,就是新一代的TCP/IP,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它將重新塑造TCP/IP協議創造的信息時代。
我們要想預測它未來,我們大可以參照TCP/IP的發展軌跡,也就能大致推測區塊鏈的發展。1974年TCP/IP 正式發表,但而后的大部分用于當時的高端前沿科技領域,幾年后才被一些大公司相中,用于公司內部資源的共享。
直到1983年,也就是近十年之后,TCP/IP協議才成為因特網上大家必須遵守的協議,而之后谷歌,Facebook,這些顛覆性企業的出現,恐怕要到二十一世紀。今天的互聯網是什么樣子大家已經看到了。
如果你認真看完上面的敘述,老韭菜的意思想必你也懂了。你是不是一個有信仰的人,愿不愿意守到革新的那一刻,那是你個人的問題。
你如果一定要問為什么這些東西為什么不能發展更快些,干脆明天就跟我們來一個劇變,嘿,請聽下回分解。
區塊鏈憑什么
對啊,區塊鏈憑借什么可以去中心化,可以永不篡改,永不失效,或者說它憑什么。憑它是一個大家都能擁有,都能記賬,所有記賬都能得到全網認可,難以修改的大賬本。
大家都有這個賬本是一種共享,基于前面提到的對等網絡(P2P),大家只要在這個網絡上,就是一個節點,就擁有這個賬本,并且這個賬本是會根據全網的廣播時時更新的。這一點不多說,目前一個稍微穩固一點網絡都可以做到。
都能記賬,就是大家都有這個權利,都有可能去做“記賬員”。但這個賬本的每一頁只有一個人能記,最后廣播給大家。也就是說這個賬本只能以一個人記下來的為準,這也保證了它的唯一性。
這時,共識機制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POW,即工作量證明機制是比特幣的共識機制,也是大家聽的最多的一種(聽得最多不代表最合理)。
常有人說挖礦,就是通過解決一道很難的題來競爭算力,按照概率當然是算力最高的人會搶先得到記賬權。
計算哈希值(可以理解成隨機生成的值)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很難的題目,礦工把上一個區塊的信息、新交易、隨機數一起投入到哈希函數中,只有當得到的值(隨機生成)小于某個限定值,就算問題解決了。
需要說明,隨機數在每一輪計算中都會改變,挖到礦要進行的無數次嘗試,都是在改變這個值。而那個限定值的調整帶來就是難度的變化,我們常說挖礦越來越難了,原因就是如此。
那如果大家在同一時間搶到記賬權,就應該遵循最長鏈原則,即其他人按自己聽到的廣播為準,繼續在它的后面挖礦,現在的情形可想而知,這鏈分叉了,分叉的兩部分里,哪一部分先挖到下一個礦,剩下的所有礦工就知道現在那一條鏈是最長,自然而然跑到它屁股后面了。
那好解決了賬本和誰來記賬的問題,那大家的認可來得就很順其自然了。記得礦工把哪些東西投進哈希函數吧(不記得的自己往前看),既然你投進去了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哈希值,別的礦工收到廣播之后自然也會投進去驗證看得到值是不是真的符合要求的,所以這個礦工是造不了假的。
現在,你眼前就是這樣一個連接的緊密有序,而且每一頁都被大家公認的大賬本。你要修改它,有兩個難題。首先,這個賬本首尾相連,改了一頁就自然要改前面一頁,這樣接連不斷下去,不就改到創世塊了,那得多難!
其次,既然大家都認了,你要改變,就得說服起碼51%的人贊同你吧。當然這個51%也是為了說明難度,可見改變公認的東西有多難,但并不是指一定要達到這個數字。
均擁有,都能記賬,全網認可,不可篡改。有了這四點,區塊鏈還怕什么!
區塊鏈能干什么
區塊鏈是基礎性技術,這一點是咱們得達成共識。它的價值不局限于某一個特定的領域,它要做的也不是去顛覆什么。它更有前景,因為,用它可以構造一個全新的信息系統。
契約合同方面——未來的每一份合同都會嵌入數字編碼,保存到那個大家都有的數據庫中,甚至每份協議、項目、流程都會有不可逆轉,不可篡改的記載。這樣律師,代理人,銀行家都不是必要的參與者。
公司管理方面——公司的流水,股份以及所有的交易詳情都在這個賬本上記載得清清楚楚,沒有別有用心得會計能挪動公司賬目,沒有股東們能暗地里交易股權。
同樣,公司對外的招標,所有的商業合作,都被在這個公認的賬本中,誰還能弄虛作假。
還有與物聯網的連接,用去中心化的系統管理物-物連接;與版權合作,保護歌曲、圖書、相片的專利;與我們生活聯系更緊密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全球的價格都記錄在那個透明的數據庫中。
區塊鏈的應用,比特幣只是第一代,第二代是智能合約。第三代呢?這已經是我們這一代人很難預測的了。作為有理想站在時代前沿的老韭菜,別的不說,區塊鏈這個東西還是在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更何況,在老韭菜眼里,區塊鏈是最有可能實現的理想。未來都擺在眼前了,它不是隱隱約約的,是真實存在的,只要你把區塊鏈當作知識去認真地了解學習。
學習這東西了不一定能引領科技前沿,不過不學的話,是一定不會的。
韭菜圈區塊鏈日記版權說明:
本文版權歸韭菜圈博客和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除非注明,文章均由韭菜圈整理發布,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下述版權。
來源:韭菜圈區塊鏈日記(微信:55038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