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告訴我,自己兩年前參加我的讀書會,日前參加區名師評選被淘汰了。說實話,這位朋友很優秀,之所以失利,在于沒有提前規劃。
打好我們手中這副爛牌,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01明晰自身定位,做好謀篇布局
很多時候,我們是不懂自己的。有朋友說,你應該去到大規模學校做領導,那樣更能實現你的教育夢想。也有朋友說,你如今是名師應該去市區、發達地區應聘,影響更多的人。
別人的恭維,不要當真。自己有幾斤幾兩必須心里清楚。為什么有的人總是郁郁寡歡?因為不得志。自認為是千里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自己真的是千里馬嗎?我也常常自問。
非也。大是大非面前,自己絕不能糊涂。
我的定位就是把業務做好,落實好領導布置的具體工作。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不是我所擅長的。我始終堅持學習學校的各項業務,不敢脫離教學一線。即便是做管理工作,仍把課堂教學作為自己主業之一。
02明白自己劣勢,做好揚長避短
很多人說,你不能整天埋頭學校業務,要學會社交,和領導們搞好關系。的確,在社會交往方面,我是一個白癡。不擅長迎來送往的飯局,不喜歡花言巧語的奉承。但我覺得,管理工作人才很多,領導誰都可以做,正所謂“皇帝輪流做,明日到我家”。真正會干活的,愿意俯下身子干活的人并不多。
原來的老校長李祿說過一句話:干活累不死人,不干活能憋瘋人,能閑出病來。所以,我情愿做一個會干活的人,能把活干好的人。
單位需要什么樣的人?能打仗,能打勝仗。領導交給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完成,更重要的是做好做出彩。有一年我在分校擔任初中教導主任,我同時任教八年級一個班的歷史課,我給自己的要求是,比第二名班級人均分要至少多10分。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那一年年終考試,我們班囊括歷史單科鎮前19名,人均成績比第二名高出13分。
明白自己劣勢,要學會自我把控。把自己能做的做好。
03明辨形勢發展,學會未雨綢繆
《孫子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知己”相對容易,而“知彼”比較難。“彼”可以是對手,也可能是組織的政策導向。我們要學會閱讀上級文件,做好解讀。開頭提到的那位想評名師的朋友,其實缺乏對政策的提前解讀,缺乏自我規劃,以致于自己在應聘時出現幾次失誤。
既要學會埋頭拉車,又要懂得抬頭看天。我以前曾說過,教師入職要學習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要熟悉當前的政策導向。那次在一個論壇上,一位任教十多年的老師問我一個問題:教師的哪些行為屬于是變相體罰?
我很無語。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在網上隨便一搜索就有答案。可是,我們很多人習得性無助。沒有人告訴我,沒有培訓我,沒有督促我,所以我不會,不知道,沒有進步和提高。
我的起點很低,畢業于中師。參加工作后不甘心平庸,然后自學大專,自考本科。考初中教師資格證,一次又一次更換專業,是無奈,是被動選擇,但何嘗不是主動出擊呢?
善于下象棋的人,通常是在還沒被將死前就主動認輸或者求和,然后重新開局。而看不懂棋局的人,聽“將軍”有癮,則非要等“鐵門栓”把老將困死才甘心認輸。
“雙減”政策下,有人抱怨上級不要質量了。其實錯了,上級目的是讓我們提高課堂效率,讓課堂從“低效”向“高效”轉變。我們自己不加強業務學習,反而質疑上級政策導向錯誤,實在是本末倒置。
04明確階段目標,堅持自我反省
一位語文老師問我,如何在優質課比賽中才能獲獎?
這個問題很具體,可是又很空洞。我問:什么樣的課才算優秀?她說,我查過資料。教師基本功扎實,課堂設計新穎有創意,體現學生自主學習。
雖然這個標準不一定正確,但最起碼自己有了方向。我的建議是:堅持每天練習毛筆字和粉筆字,找高手指導自己朗誦并每天堅持練習,因為基本功沒辦法突擊練習。至于課堂設計,可以多聽名家課,讀名師課堂實錄,然后多拜師請教,集思廣益,這點不難解決。
有了階段目標,這位老師開始行動,請老師指導自己練字,每天堅持模仿朗誦語文課文,借著假期拜師求教。研讀一線語文教師的專著。
我給她的另一個建議:定期復盤。這一周,我干了什么?讀了多少頁書?聽了幾節課?練字和朗誦堅持了幾天?請教了哪位老師?哪一點經驗感觸最深準備采納?
沒有自我反省,我們很容易迷失方向。
我也曾迷茫過,不知道目標和方向。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讀一百本書。讀著讀著,我開始漸漸地明晰自己的目標。然后,我給自己定的第二個目標:寫1000篇千字文。如今,我快完成了。第三個目標是:結交100位優秀的人。以前想都不敢想和名師交流,如今有一些書在肚子里墊底,有幾百篇文章撐腰,我有了一些自信。
大道至簡。堅持讀書是一種學習,堅持與高人交流也是學習。
把一手好牌打贏,那叫幸運。
把一手爛牌打好,那叫能力。
持續踐行名師的成長經驗,我們才能把自己一手爛牌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