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坦之,典型的loser!
身為聚賢莊莊主幼子,自幼不喜用功,胸無大志,在其父未死之時,文武皆弱于人下。
機緣巧合之下, 學成一身驚人武藝,可惜也迷迷糊糊,助紂為虐,人生大寫的一個失敗。
可誰又知道,游坦之這個loser竟然是精神病患者,而其病癥就是鼎鼎大名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癥。
在講游坦之如何得上斯德哥爾摩綜合癥之前,我們先科普什么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癥?
1973年,兩名罪犯意圖搶劫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內最大的一家銀行失敗后,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在警方與歹徒僵持了130個小時之后,因歹徒放棄而結束。
然而這起事件發生后幾個月,這四名遭受挾持的銀行職員,仍然對綁架他們的人顯露出憐憫的情感,他們拒絕在法院指控這些綁匪,甚至還為他們籌措法律辯護的資金,他們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達他們對歹徒非但沒有傷害他們卻對他們照顧的感激,并對警察采取敵對態度。
更甚者,人質中一名女職員竟然還愛上劫匪,并與他在服刑期間訂婚。
之后專家學者將這樣的一種病癥稱斯德哥爾摩癥候群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于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人。
故事科普到這里,想必大家已經看明白了一點,游坦之的經歷竟然與之神相似,我們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一些段落進行佐證:
阿紫道:“行啦,行啦!咱們再玩,再放他上去,越高越好。”游坦之不懂她說的契丹話,但見她指手劃腳,指著頭頂,料知不是好事。
她要折磨他,刺得他遍體鱗傷,要他身上每受一處傷,便向自己狠狠的咬上一口,當然,這一口決不能讓他咬中了。
阿紫得知游坦之暗殺她姐夫喬峰失敗之后,直接將游坦之捉來,放人鳶子,將一個大活人在天上當風箏放來放去,阿紫真會玩。
不過這樣狠心的阿紫,得到是游坦之的一句:
游坦之叫道:“我要看她,我要看這個狠心的美麗小姑娘?!?/p>
殊不知,放風箏只是第一步。游坦之永遠不會想到他會遇到這么狠心美麗的小姑娘。
阿紫和她姐阿朱性格實在是天壤之別,星宿派那樣的成長環境早已扭曲了她的三觀,不擇手段,心狠手辣,在她的人生字典中早已是常態。
不過,透過那幾頁紙,也實在難以想象,一個外表看起來乖巧可愛的小姑娘,竟是如此草菅人命,不免生出一股涼意。
而游坦之這個處于受虐風暴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反應的?
游坦之給她折磨得膽戰心驚,連憤怒也都忘記了,只得說道:“姑娘待我很好,叫人打我,很是痛快?!?/p>
游坦之也會憤怒,因為阿紫下手實在太狠了,不過這個時候折磨多了,游坦之也慢慢習慣了,最后竟然忘記身體的疼痛,希望受到阿紫的虐待。如下文佐證:
只是見到有人乘馬馳過,便抬起頭來瞧上一眼,心中記掛著的只是一件事:“什么時候,姑娘再叫我去鞭打?”他只盼望能見到阿紫,便是挨受鞭笞之苦,也是心所甘愿,心里從來沒有要逃走的念頭。
這是鞭打給游坦之所帶來的心理變化,他漸漸從一個受害者的角度跳了出來,而是開始去享受這樣一個被虐的過程。
之后施虐的酷刑也開始變本加厲,阿紫給了游坦之一個鐵面,并為他改名為鐵丑。
隨后為了練就神功,阿紫讓游坦之以身吸毒,在那一刻,阿紫從未想過這個鐵丑會活下來。
最多阿紫會在心里暗嘆一聲:這個好玩的玩具終于完成了他的使命。
在游坦之心理轉變的過程中,他從原先的憤怒,變為平淡,最后變成享受。
而阿紫一直用著冷冰冰的目光,去看著這個被他戲耍,被他折磨的游坦之,她是一個變態的施虐者,她享受這個施虐的過程,而游坦之則是他的玩具罷了。
游坦之,一個畸形的受虐狂,患上了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癥,作為一個被害者對于阿紫這個施虐者產生了情感,最后非但沒有產生一絲怨恨,反而全力維護阿紫。就如那個案件中的女銀行職員,在罪犯服刑期間,也要與之訂婚。
不得不說,游坦之是一個loser,更是一個苦命的人。
在他的眼中,阿紫說對就是對,說錯就是錯。阿紫讓他殺誰他就去殺誰。
他不在乎,別人說他是正還是邪?
他也不在乎,別人說他是一個丑八怪。
只要,他能和阿紫在一起,他就心滿意足。
阿紫,眼瞎了,他用自己的雙眼點亮阿紫的光明。
阿紫,跳崖了,他毫不猶豫,縱身一躍。
他不知道,他只是一個斯德哥爾摩綜合癥患者,那不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