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發丑惡事件,國外政客疫情甩鍋,公司高管涉嫌性侵養女,孫小果案件,北大包麗與牟林翰的慘案,還有電影《誤殺》警察局長兒子的惡性無知等等一系列丑惡的事件。你會發現從上至下,從集體到個人,都充斥著權利與控制,惡性與毀滅。當然你會發現,更有正義與希望。我在想這些人到底怎么了,這絕不是偶然事件,這是一種人格扭曲的普遍事件。抱著探尋的態度,片面觀點與大家分享。
《少有人走的路》系列叢書,真心不錯,推薦大家閱讀。斯科特·派克的杰出不僅在于他的智慧,更在于他的誠懇和勇氣。他第一次說出了人們從來不敢說的話,提醒了人們從來不敢提醒的事,這就是: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過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因為陽光和人心最不可直視,所以斯科特·派克是勇士。
斯科特說: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其實我并不樂觀的認為人人都可以得道正覺,因為得道比起隨波逐流而言要難得多,所以才說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愿。通過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進一步達到心智的成熟。愛是一種自律克己的表現,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并不是我眼疾,愛在我看來是心有慈悲。
人之所以掩蓋真相,是不愿意承受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所帶來的痛苦。因為謊言的本質是掩蓋真相。你不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成為問題的人,最大的問題是用謊言扭曲了心靈。心靈扭曲的人不能正確看待外面的世界,也不能客觀評價自己,常常干出一些邪惡的事情。因而也就有了文章開頭所說的系列丑惡事件。
從小缺乏愛,長大就容易變壞。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會要求病人在適當的時候退化到某種程度。這是一個高難度的任務,因為對病人來說,這樣的要求令他們害怕。想要讓一個自認為獨立自主,心理成熟的成年人回到童年,行為舉止呈現出依賴,敏感,脆弱的狀態,絕非易事。一個人童年時期的饑渴、痛苦及受創感越深,在治療過程中,就越難回到童年階段。然而回到童年階段卻是解決這種心理疾病的唯一辦法。由此可見一個人童年的教育和關愛真的很重要。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有回到童年,才可能痊愈,否則病人便如同沒能重新打好地基的危樓。道理就是這么簡單:不退化就無法成長,我認為的退化是一種轉型。
不退化就無法成長的觀點,最近也是深有體會。家里有盆文竹快枯萎,著實讓我著急,不知為何很喜歡文竹。陳毅元帥說: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大概是它很像青松,也有高貴的品格吧。
就像我種其他花木一樣,在松土、施肥、澆水之后。我剪去其部分枯葉。在它堅挺的軀干支撐下,發現漸漸有新芽吐露。
枝干上新發的嫩芽
在新葉逐漸茂盛之后,為了它的重生,我下定決心減掉剩余枯葉舊枝,我相信它會長得很好,因為它敢于面對自己的病痛,也更渴望新生。
你可曾能想到現在它的漲勢,4個月后,它不僅枝葉繁茂,而且還另起爐灶,新添枝干。
越是心理健康的杰出人士,他們所承受的磨難越多。睿智、優秀而偉大的領袖都能忍受一般人所無法忍受的痛苦、所以不愿意受心靈的痛苦,往往是導致心理疾病的根源。完全體會過焦慮、憂郁、疑惑和失望等情緒的人,一定比懶惰、懦弱、自戀和撒謊的人健康的多。文竹新生的事情,以退為進的也多少說明了些生命的意義,我覺得文竹是在經歷剪枝后的痛苦,不愿在枯葉下屈就,才有了生的渴望,回歸了新芽的狀態,又得到了涅槃重生。植物的生命力如此,何況作為高級動物的我們。
斯科特說:婚姻不應該成為一個埋葬自我的墳場,而應該成為一個提升自我,拓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圣地。同樣,婚姻需要彼此坦誠相見,卻不需要把自己的心靈出賣給對方。那些試圖在婚姻中尋求依賴和控制的人,注定迷失方向。我認為親子、夫妻、姊妹、情侶、同事、同學、伙伴朋友、鄰里關系等大多數人際關系也是同樣如此。要真正看明白相處的關系模式,學會嘗試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不應該是依賴、操縱。不然迎合自己內心的惡趣味,最后走到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甜。我們就在不斷的踩雷,排雷中打怪升級。千萬不要排斥痛苦,它是一種比快樂更重要的天分。作為獨立的個體,真正的安全感來源于自己,學會與自己的心靈對話,不斷地完善自己,才能在焦慮的時代獲得精神的成長,才能給這個社會帶來更多的美好。
聲明:文章原創,部分素材參考《少有人走的路》;轉載或者引用本文內容,請注明來源及原作者;對于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權。
作者微信公眾號:蜂鳥N傳音 / Godbless-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