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件真事:奧運會游泳池里,有個運動員差點淹死了。
那是21年前的悉尼奧運會,那個運動員叫埃里克·穆桑巴尼。比賽項目是男子100米自由泳,埃里克因為不會換氣頭浮在水面上,用狗刨的姿勢游了50米后筋疲力盡,胳膊越劃越慢,最后腿一點也擺不動了,差點淹死在泳池里。想到為國家而戰不能半途而廢,埃里克爬著撐到終點。
全程花了1分52秒72,創造了奧運會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賽的最慢紀錄。要知道當年的冠軍得主用時才47秒84,也就是說冠軍游兩輪的時間都比埃里克快18秒。奇怪的是,埃里克到達終點那一刻,全場17000名觀眾集體起立,掌聲雷動。站在場邊的“魚雷”索普接受采訪,對埃里克感嘆不已:“這才是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更不可思議的是,多年后,國際奧組委還專門給他拍了一部紀錄片《傳奇黑鰻》。
為什么游泳運動員不會換氣?為什么游得那么糟糕還能參加奧運會?為什么觀眾還喝彩致敬?
起初,埃里克的奧運之行是一個笑話。賽前訓練時,埃里克穿著長袖長褲搭著毛巾,與前面的專業運動員格格不入,安保人員甚至以為他是混進來搗亂的,要把他趕出去。
一位好心的南非教練幫他解了圍,并送了他一條泳褲和一副泳鏡。雖然泳褲大了一碼,穿起來松松垮垮,跟其他選手先進的鯊魚皮泳衣相比實在太寒酸,但終歸是泳褲,總算被允許下水了。可是正式上場時,埃里克的裝扮還是引得哄堂大笑。看埃里克皺成搓衣板的眉頭和不知所措的嘴巴,就能知道他有多尷尬多茫然。
尷尬不僅是因為裝備太簡陋,還因為這是他生平第一次見到標準游泳池。是的,你沒看錯我也沒寫錯,確確實實是第一次。埃里克來自非洲小國赤道幾內亞。這個國家又小又窮,人口不足百萬,全國都沒有一個標準游泳池。為了備戰奧運,埃里克要么趴長凳上在空氣中游泳,要么在一個迷你泳池里練習,要么在大海里訓練,就是從來沒在50米標準泳池里練過。
長度不足20米的迷你泳池
茫然是因為他壓根沒游過100米自由泳,他一直以為自己參加的是50米自由泳。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埃里克報的是50米自由泳,到了悉尼才發現,祖國母親給他報名時填錯信息了。更令他不安的是,同組的兩個小哥搶跳被取消資格,埃里克要在眾目睽睽之下一個人游。也就是說,這是他要在億萬觀眾面前,生平第一次游100米,而且是一個人在偌大的游泳池里游。
同組小哥搶跳,埃里克孤單上陣
埃里克參加奧運會,純粹就是一個意外。那年,國際奧委會制定了一項扶貧計劃,讓體育欠發達國家的運動員也有機會參加奧運會。赤道幾內亞因此得到一個游泳比賽資格,20歲的埃里克在收音機里偶然聽到這個消息,啥也沒想就跑去報名。因為他覺得能出國看看也不錯。最后埃里克成功入選,因為他是唯一一個報名者。問題是,他也不會游泳,而且全國也沒有一個人會游泳。這意味著埃里克只能自學,而此時離開賽只有幾個月時間。
每天允許他在迷你泳池里游一個小時的酒店管理員、大海邊的漁民,成了他的“教練”。酒店管理員告訴他:“你先得把自己浮起來,淹死了我還得撈你。”漁民看到他無數次被海浪拍到岸上,實在看不下去了上前教學:“你腿得拍水,對,手往后拉到底,你這屁股怎么老往上拱呀!”并監督指導:“小子你腰得用力啊,別跟條鱔魚一樣半死不活的,一下一下游!”
就這樣,開幕式前5天,埃里克揣著50磅現金,穿著從二手店買來的最好的裝備(T恤和長褲)來到了悉尼,尷尬的奧運之旅就此開始。開幕式上,埃里克因為個子高當了旗手。不過他從未到過大都市,也從未見過體育館,像所有第一次進城的鄉巴佬一樣,埃里克全程緊張不安,只敢畏畏縮縮看著地板。
之后,埃里克就像走錯片場的小丑,尷尬地站到泳池邊上。前50米埃里克在觀眾的噓聲中勉強游完,后50米解說員給觀眾說明了埃里克尷尬的緣由,他在掌聲吶喊中結束比賽。埃里克聽到歡呼聲還很納悶兒,自己明明游得那么糟糕,明明在全世界面前出丑了,怎么觀眾還鼓掌呢?
賽后,有媒體問埃里克比賽的心情,他說:“我從沒見過一個這么大的游泳池,我很怕……”他的故事很快傳遍世界,人們叫他“黑鰻”。有人找他簽名,有人給他贊助,有媒體幫他宣傳。他對著鏡頭自信大吼:“雅典奧運,等我回來!”
可惜,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參加奧運會。從悉尼回國后,埃里克滿懷壯志。他有了專業的泳池,也有了教練。2004年,他成功把100米自由泳的成績提高到了57秒。那一年是雅典奧運會,埃里克報名了。可是,出征前卻被攔了下來。因為赤道幾內亞奧委會,弄錯了他的照片,說他與報名選手信息不一致。就這樣,埃里克無緣雅典奧運會。
2006年,德國杜塞爾多夫游泳邀請賽上,埃里克的成績提高到了52.18 秒。比當年在悉尼,足足快了1分多鐘。這個成績,甚至超過了1968年前的歷屆奧運冠軍。可這也是他最后一次,作為運動員亮相賽場。他說:“我多么想讓全世界知道,100米自由泳,我已經能游到52秒了。但我老了,再也沒有機會了。”
退役后,埃里克一邊打工謀生,一邊教孩子們游泳。2012年,埃里克成了赤道幾內亞國家游泳隊的教練。在他的努力下,赤道幾內亞終于有了兩個標準泳池,50 X 25米,又長又寬,就像他當年在悉尼看到一樣大。
埃里克說:“當初我備戰奧運時,沒有游泳池可以訓練。現在,年輕人都能在游泳池中訓練,參加奧運會時,不會像我一樣害怕了。當然,現在的我們不可能在奧運會上贏得獎牌,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非洲孩子,開始喜歡游泳,并擁有了游泳的權利和自由……”
“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說:“奧運會最重要的不是贏,而是參與。就像人生中最本質的東西,不是凱旋,而是奮力拼搏。”
這就是為什么倒數第一能感動全世界。
今年的東京奧運會,赤道幾內亞派了五名運動員,其中一位就是游泳運動員。當這個運動員站在跳臺上時,他會想起夢開始的地方:那是21年前,在現場17000名觀眾和電視機前億萬觀眾的注視下,埃里克一臉懵懂近乎溺水,卻靠一口氣艱難完成比賽......即便尷尬害怕茫然,卻沒說放棄,一句也沒說。
作者:水門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