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晨讀感悟最佳又不是我。
我沮喪的截圖給朋友看,然后點開這篇最佳文章,發現思路和文筆確實都很棒,這一度讓我更加沮喪,因為對方已經在你所能沖刺的范圍之外了。
我從初加入小灶群時的亢奮,到現在,開始變得越來越焦慮了。焦慮的原因是因為當我試圖想抓住一樣東西做到最好時,結果卻事與愿違。比如得晨讀感悟最佳,但是每每都被比我更強的人打敗。
這讓我想起了剛開始入行干旅游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心境。一心想成為行家,實際卻是個什么都不懂的新人。這是一種剛學會站立就渴望跑起來的心情。
本來我不服,但是看了群內一些人的文章,轉而真心的佩服。那種一眼就能看出的思想厚度和扎實的文筆,是我目前難以達到的高度。再對比晨讀寫起來越來越費勁的我,真的也只能用沮喪來形容了。
我和朋友埋怨說:最近每天一篇的晨讀感悟,簡直要了我的命。一點也不夸張。我絞盡腦汁,想引用之前經歷過的素材,但是腦海中的記憶模模糊糊,怎么也不能成型。
然后我試圖通過詢問身邊的人有沒有我可以用到寫作當中的素材。他們結果和我一樣,也是一下想不出來。這才意識到,書真的是讀少了,而且缺少了一雙善于記錄生活的眼睛。書到用時真的方恨少。
關于晨讀感悟,我陷入一個死循環中:絞盡腦汁的組織語言和搜刮素材,因寫不出來苦惱萬分,因終于寫出來如釋重負又成就感滿滿。每天如是。那種痛苦的感覺,像是把我拉入了絕望的深淵,毫不夸張。
我笑說:我這真的是黔驢技窮了。
盡管每天都經歷這樣痛苦的時刻,但是我卻發現:不管往外擠靈感的過程如何艱難,我卻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寫作。這就如一個雖是陷在難產中的母親,無論過程多么撕心,也不愿放棄她即將出世的孩兒一樣。
甚至好朋友不忍看我這樣痛苦,開始勸誡我,讓我放輕松,說實在寫不出來就歇一天……我立馬嚴厲的回絕,說不行。因為我固執的認為,寫作就像練琴一樣,需要持續不間斷的練習之后方能更好的表達心境。
但是寫吧,又實在寫不出來。真正寫出來之后,群里又總有人跑在你前面。這讓我焦慮,覺得大家既然入群時間差不多,為什么別人水平都那么高了,而我還是老樣子呢?
終于,在無數次困惑中,我又一次靈光一現,找到可以解開我心結的答案:
在同一個起點,并不代表大家的水平就一樣。
這就好比體育訓練,雖然大家都在一個團隊,擁有同一個教練。但是有些人很顯然在此之前,已經練習了很多遍,他們付出了時間,精力和汗水,當然會有所回報。所以有著良好基礎的他們領先于一個剛開始起步的我,很正常。再者說,這些人的成功,更可怕的是他們現在可能還是比你要努力。
寫作也是一樣。人家或許書讀的比你多,閱歷比你豐富。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這些人或多或少在此之前已經有所付出。或者現在正在投入遠大于你的精力,當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人天賦凜然。所以,真的無需焦灼。按著自己的步伐向前邁進。基本功扎實了,你才有可能爆發。
你如果非要拿自己目前的短處和別人的強處比,比完還自怨自艾。那就有點自討沒趣了。
好在我還沒那么容易被打倒。在寫作這一個維度,我如果暫時領先不了你們,那我就多維度發展。所以我開始了每天早起、100天讀33本書、堅持跑步的行動。
與其說是想領先于誰,倒不如說是為了給自己較勁,設想出了一群更加強大的假想敵。
在整天的自我懷疑中,忽然有一天發現,我好像從之前那個毫無目標虛度光陰的階段走出來了。我變得自律性更強了。這讓我欣喜。
最明顯的是我能堅持每天早起了,以前我可是寧愿拖到最后一分鐘才起床的人啊!
我也可以擺脫手機了,放一旁開飛行模式2小時,我也不會想去拿起它。
我讀了更多的書,跑了許多的步,同時我還寫了十幾萬的文字。
這些于我而言,就是眼下巨大的進步。
但是自律并不代表不會有波動。我也無數次險些被感性的自己打倒。比如想放下眼前的學習任務,放肆的出去玩一下。丟掉自己的攢錢計劃,去商場里買買買。或者賴床代替跑步,看劇代替閱讀。
這些我現在是可以享受的,但是我給自己的定的前提是:要把所有的任務完成之后,你才有資格去做其他的。這是我內心的兩個小人:小感(感性的我)和小理(理性的我)在無數次交涉博弈中,達成的最后協議。
可悲的是,我現在完成每天定的這些任務之后,再沒有時間做其他了。就好比今天晚上,跑完3公里,回來看書的時候,真的是困到難以自持了。考慮到晨讀還沒完成,為了給晨讀感悟留點腦子,我定了9點半的鬧鈴,然后在9點07的時候,一頭扎在床上睡了過去。
每天繃著根弦生活,天性爛漫的小感肯定會反抗。但是她已經被小理馴服的差不多了。每次情緒起來的時候,小理都會好好哄哄小感,比如月初給她定了束花,提前把下半年的禮先送出去,好讓小感繼續配合,按照我之前訂好的計劃計劃走。現在小理儼然已經變成了小感的媽媽。她督促愛玩的小感好好學習,就像小時候媽媽督促我們一樣。她既愛小感但是又嚴厲。
小感也有徹底失去控制的時候,比如看到身邊的人一個個悠閑自在的逛街或看視頻;或者她耍小聰明說服小理和她一起偷懶的時候,這時候她們倆又像一對姐妹一般,需要一個更嚴厲更客觀的大家長約束:我的好朋友Y。
Y自發的充當了我的督導和心理輔導員的角色。在我咆躁時安撫我,在我沮喪時鼓勵我,在我偷懶時呢,又隔空訓斥和懲罰我。
比如今天,原本定好下班去跑3公里。可是由于天氣太熱,再加上吃了東西,胃里不舒服。因為怕反悔到家就換上跑鞋的我,還是被小感打敗了,只想在床上躺著看看書。
但是機智的Y早就猜到我會有這么一手,所以下班路上就和我約定了;要么跑步曬截圖給她,要么給她發10元紅包,作為對我臨陣逃脫的“羞辱”。
她嚴厲到沒得商量。在我差點要屈辱地轉給她10塊錢也不愿去跑步時。她忽然說了一句:其實你這樣可憐我都有點于心不忍了 。
因為她知道天氣熱,而且我們公司還沒有開空調,我是熱了一天才回到家里。
看到她這句話,我二話沒說,把臉洗了沖出家門奔向體育場。
她高興的給我發微信,說多好呀,你又省了10塊錢。
其實因為她是我的好朋友,她關注著我做的事情,也希望我變得更好。讓她因為出于“逼”我而不忍心是我不愿看到的,所以換我主動去完成計劃。
有時候,意志力控制不了你的行為時,即使先前定好清晰的計劃,此刻可能也無事于補。所以你需要借助外力。朋友也好,群內打卡也罷,這都是一種約束的方式。但是前提是明確的行動目標一定要有,不然再嚴厲的制度和人,也打敗不了你心中那個強烈的“小感”。
寫到這里,像是傾訴心路歷程一般,我把心中的烏云全部傾吐干凈,此刻心境又一次的平和。
世上真的沒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也真的算數。
自我懷疑的時候,和很久之前還未改變的自己做下比較,有無進步自然見分曉。進步這個東西和減肥一樣,每天上秤秤一遍,根本看不出區別。但是只要你堅持,時間久了,效果肯定看得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所以一步步走下去總是對的。
在此,我替未來更好的我自己,謝謝今天埋頭努力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