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從看書名我就喜歡上了,想起了自己從小的經歷,簡直就是為我寫的一樣,開啟多重身份,就像自己從小的經歷,運動健將/T臺模特/唱歌達人/小小書法家,雖都不是什么特殊的才藝,但也都達到了專業級水平,無論從哪一個領域發展下去,我想自己都應該能以此為生,但我都放棄了。而是做了一名普通的白領上班族。但我并不遺憾自己僅僅是一個白領,藝術生涯帶給我的光環不能繼續引導我前行了,我需要在社會這個大熔爐中得以歷練,盡管自己摔得頭破血流,但正像SusanKuang在書中所說我們都需要通過不斷試錯向自己的目標邁進。
書中開篇就講到了生命的意義,而給出的答案是生命本無意義。是的,我和Susan一樣,在30歲之前始終在苦苦追尋生命到底有什么意義,我在努力抬頭往上看,去走入到社會頂端人群中尋找它,期待著從最高領域的高人那里得到我想要的答案。然而她們告訴我的大多是格言一樣的思想與經驗,是對他們生活的認知與體悟。實際上并沒能真正引導我前行,反而更多的是讓我思想上處處謹慎、不不要留意約束了自己,不敢做真正的自己。慢慢地,我感到自己身在動,心卻似乎老了,沒有了活力。
“斜杠青年”是一種思維突破,因為橫向多元發展是一個更加適合未來生活方式的自我發展策略,能夠很好地將愛好和工作融合,讓生活平衡,增加個人發展的靈活性,也讓收入更保險。
這種生活方式,我不敢保證它在每一個階段都適用,因為也有這樣一些人一輩子鉆研他的藝術而堅持不懈,他們活的很好,也很有成就感。但“斜杠青年”一定是大部分人未來發展的方向,我自己也在努力嘗試并希望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斜杠青年”。
書中還提到一點:告別打工者思維。我之所以想成為斜杠青年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想以打工者的身份面對我的工作,斜杠青年的概念也并不是告你去打多份工,拿多份收入。而是要讓我們把自己看做一家“企業”來經營自己,我們不是人力市場的“商品”,商品是用來出售的,我們不是要出賣勞動力來換取金錢,而是要通過整合資源打造一個精品的自己來影響別人,從而創造價值的。這一點很重要。
書中還強調很多非常實用的概念,比如說關于創業者的“謊言”,指的是創業融資問題,現在很多創業公司為了上市融資陷入到資本市場的陷阱中,因為資本是貪婪的,本質是逐利。這樣的解釋讓我不再焦慮于外在的變化。那些看似如火如荼的市場環境,而是更加關注自身的成長,以及自身需要打造的原創品牌,因為我相信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一輩子。
想起曾經那個用別人的評判來審視自己的我,就覺得那樣的沒主見。我苦于對自己的要求原來都是做給別人看的,心里不時一陣酸楚,其實,也不是本心要這樣,而是因為受到的表揚多了,有點迷失自己。不過現在一點點的清醒,認識自己,我覺得是非常難得的反省。
SusanKuang的很多自律方式,我也接受。也在開始創建屬于自己的生活獨白。這是一本對我影響很大的書,打開了我的思維禁錮,開拓了我的思路寬度。真心喜歡!分享給你,愿你也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