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在我們親戚的微信群里,表弟推送了一篇文章《終于敢花錢了》給我和我哥,并且調侃起我們兄妹二人來,讓我們也效仿他們。說實話,還真心有些躁動。
《終于敢花錢了》講的是深圳一對夫妻,名校碩士,有著體面的高薪工作,在深圳有房有車有兒有女,但是最終還是選擇賣房舉家離開深圳,回到1000多公里外的老家武漢定居。
為什么他們會選擇離開深圳?
為什么被調侃完之后心里真的有些許躁動?
為什么心里躁動完了之后還是那么多人堅守在北上廣深?那么多人“殺進”北上廣深到“逃離”北上廣深?那么多人“殺進”北上廣深?
文章里的這對夫妻為什么選擇離開深圳?終其原因最終就是兩個字:房價。
北上廣深的房價,現在除了廣州還是個一線城市中理性的大哥(均價還在2萬左右),其他的幾個都在2015年的“330”政策之后陸續癲狂到了極致,相較于2014年的整體水平上漲了60%,就拿我們現在住的深圳羅湖蓮塘來說,一個老城區里的城中村,周邊好點的小區2015年4月前每平米單價從4萬左右到2016年的3月已經上漲至7萬左右,最最便宜的小破樓也要4.5萬左右(房齡已有20年,沒小區沒電梯沒綠化),更別說什么福田CBD,前海自貿區,南山深圳灣這些金融中心區了,單價早已破10萬(實際上有些樓盤單價已破15萬),而且是只要有樓盤開盤就是被秒搶的,你見過萬人體育館里擠得無處下腳的樓盤開盤儀式嗎?你排過房產登記中心里夜隊嗎?沒親身經歷,誰都是無法想象的,但是它真切地在我們深圳人身邊存在著,想必也在極具癲狂的幾個一線城市里存在著。
不是說他們有房嗎?不是他們高薪嗎?為什么還會因為房價而選擇離開呢?
是的,他們有房,一套市中心的小兩房;是的,他們都是月薪過萬穿梭在金融中心區里金領;為什么他們還是選擇離開,這得謝謝國家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他們生了二胎,家里的小兩房已經遠遠不能夠滿足家庭的居住需求了,夫妻上班,大的上幼兒園,小的需要老人照顧,這樣算算家里至少要個大三房或者小四房才能跟上需求,看看自己小區或者周邊小區的同戶型房價總價早已過千萬,而且他們還需要兩套學位房(一套學位房六年內只能有一個就讀名額),以幾十萬的年薪和現有的小房置換一套首付怎么都是杯水車薪,負荷超重,因為除了房貸,他們至少還要正常的生活開支。最后他們選擇了老家武漢,丈夫高先生以多年的工作經驗在武漢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還是個小領導),雖然工資比深圳低了些,至少在武漢已經是相當可觀了。高先生一邊在武漢看房,一邊將深圳的房子放盤,最終400多萬成交,高先生用這筆錢加上多年的積蓄一口氣買下了武漢市中心的4套房,所有房子都帶學位,其中有1套是帶有武漢重點學校的學位房。事后,夫婦表示,他們再也不用窮極一生為了孩子買學位房了,感覺生活突然沒了壓力,感覺有錢了(雖然現在賺得沒有以前多),終于敢花錢了。
為什么被調侃完之后心里還真的有些許躁動?是因為,我們在深圳覺得真心窮。
一.老家的表弟調侃我們兄妹,是因為我們深圳也有房。
我哥,十幾年前財經大學畢業應聘到深圳某銀行,銀行優越的待遇使得他早在2007年房價還未過萬時就買下第一套70平的小兩房,并搶在2009年限購令出臺前以首付2成,利率75折買得第二套大四房(雖然兩套都是二手房,也都有近二十年的樓齡),在經歷了深圳這幾年的房市起伏,這兩套房市值已較之前的購買價翻了5倍,總價已過千萬,所以我哥也是深圳房市成就的千萬富翁之一(其實深圳這幾年滿地都是)。
我,因為我哥十幾年前來了深圳工作,在大學還未畢業時來窮游過一次,當時印象極好,記得我2008年研究生畢業時,放棄了老家穩定的高校教師工作(其實是工資低的可憐),毅然決然地跑來了深圳,隨后就開始了我的深漂生活,幾經周折之后認識了我老公,某上市公司高管,99年大學畢業來深圳,白手起家,從銷售員一路做起,在一路秉持著深圳房價終究會像日本和香港的房價一樣泡沫的理念,為了結婚成家傾其所有2011年以高價還是在福田中心區買下一套小兩房,羅湖一套小三房,現在總共估值也已逾千萬(其實還有三百萬的貸款)。
表弟說你們兩個要不要考慮回來武寧(江西九江的某縣城)啊?他們(指的故事里的夫妻)買4套,你們可以買10套?20套?(老家房價單價大概在4千左右)絕對的包租婆加包租公啊?
我說:是啊,可以天天過著每天白天游山玩水,晚上親戚朋友牛牛(老家的一種撲克玩法,類似斗地主之類的),這樣衣食無憂的終極夢想生活。
二.為什么在深圳,這樣的我們還覺得真心“窮”?
先說我哥,81年生人,有兩套房,有一輛車(二十幾萬),有大幾十萬的存款和令人艷羨的高薪工作,可至今還租住在自己房子的隔壁小區里。
有人會問為什么有兩套房都不住呢?還租別人的房?答案是:蓮塘一套70平兩居室太小,家里有了第一個小孩,我爸媽退休后就來幫忙看孩子了,難以想象一家5口人擠在70平里6年,東西堆得到處都是,有時候想翻件衣服都不知道塞到哪個角落里了,我媽經常說的最多就是害怕我哥他們買東西回家(不管是什么,衣服還是日用品),現在放開二胎,有了計劃更是住不了。
有人說那就去那套大四居啊,可是那房在南山華僑城,房子周邊配套不是很方便,買菜得走半小時以上,上學沒有重點小學的好學位,相較之下,我哥還是決定留在蓮塘居住,一來蓮塘是個成熟的居住圈,二來這里有相對較好的學位(因為孩子馬上要上小學)。
再有人會說了那就賣了這兩套再去買一套大的啊?是的,兩套賣了真心是可以買套大的,但是你想想過去是兩套房首付都是2成,現在1套是3成,2套是7成(現在房價漲到原來買時的5倍),如果一旦賣了,后續的房價不知道還會漲成什么樣,有可能這輩子都買不起第二套房了,無論怎樣還是留著兩套低成本,高杠桿的房子,等到自己有能力負擔購買2套房時再做打算,思量再三,還是只能決定租了。
再說我,不,還是說我老公吧,70后,現有兩套房,車一輛,我們至今也是租一個配套不好的小區里。
為什么?答案:福田中心區的房子離我們上班的地方都很近,而且配套也很齊全方便,有學位,當時我們生完孩子后問題就來了,孩子還小,我們要上班,我婆婆身體不好,無法幫我們照顧孩子,我在家全職了一年后重出江湖,只能把孩子托管給我父母,所以最后只能來蓮塘(開始是我哥住的地方),我們開始5000元租了個沒花園的大3房,后來我們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傾囊而出買了個小3房(可租6000),但我們欠了銀行近三百萬的貸款,每月還貸要1.6萬,加上每個月的家庭正常開支,每月估計最少要3萬左右,所以我們最后選擇仍舊租房,畢竟還有1千的差價和使用面積在(雖然小區配套不好,但是孩子可以在家多點活動空間),福田的房子也不能賣,因為帶了好的公立學校學位,以后還是要用的,而且地段好,租售比很高,一個月可以租到8000左右。所以怎么算,暫時我們還是只能租著住了。
“窮”,大家估計都覺得我們是在裝的,還真不是,我給大家算算賬,就拿我們家來說,一個月的賬大概分幾塊支出:
A、 日常用品,如柴米油鹽紙巾類,一個月2000左右
B、 水電煤氣物業費,一個月1000左右
C、 房租5000
D、老公的車保養、油費加停車費3000左右
E、 我和老公的早午餐費一個月大概各1000左右,計2000,話費500,
F、 我每月交通費500
G、兒子每月的奶粉、尿布、輔食、玩具、衣服和其他日用品之類的計4000左右(未來上學更多,有補習費,興趣班費之類的)
H、 每月房貸16000
I、 交際費用2000,如請朋友吃個飯,或朋友結婚、喬遷之類送個禮之類的
J、 突發事件費用1000,自己或家里小孩生病上個醫院之類的
K、 添置新品費3000,家里人添置應季新衣或買些必需品
總計支出37000,每月房租收回14000,還需自己支付23000,我們夫妻稅后一個月總收入大概在4到5萬左右,還有盈余2萬多,這里還不包括逢年過節孝敬父母的錢,給他們看病的錢,偶爾家里旅個游的錢。
有人就會說了,一個月兩萬的盈余還不能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啊,還在這里裝逼哭窮。
我們說的“窮”不是所謂的真窮得沒飯吃,沒地方住,沒衣服穿,而是“窮”在心里,“窮”在特區大環境,“窮”在不敢花錢,說實話,這如果是在二三四線城市,這種收入算是中產階級,外人看來的“富得流油”啦,想想我剛畢業時在二三線城市待過的幾年里,沒壓力,工資收入基本都是拿來吃喝打扮的,大幾百大幾千的衣服買的時候根本都不眨眼(出售十分闊綽,雖然錢少得可憐),呵呵,可是在深圳,我們是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百姓階層,如果我想以后買個自己住得滿意和舒服的地方(以我們現在較滿意的小區現價每平米7萬來算,買個100平要700萬,我們要三個月才能買一平,三百個月才能付了房錢,也就是25年,這中間還必須保證我們中間不失業,不生病,不降薪,最重要的是房子不漲價),老了能有個生活保障,小孩能有良好的教育環境,真心不敢隨心所欲的花錢,每月花錢都得有計劃,每筆錢摳得小心翼翼(不是生活必需品看了也只是過干癮基本都不考慮買),工作兢兢業業,害怕哪天失業,我們全部的生活節奏都會亂掉,所以每周二、四、天我經過彩票點都會買,心中無數遍憧憬過中了頭獎后我該過怎樣的生活,哈哈哈,總是安慰自己給了機會就是給了自己希望(這也是為什么彩票購買率全國最高的就是廣東,特別是廣深地區了)。
? ? ? 北上廣深不相信眼淚,只相信房價啊啊啊!
心里躁動完了之后有人選擇在“殺進”北上廣深到堅守在北上廣深(我們還是選擇堅守),有人選擇 “逃離”北上廣深,還有那么多人仍舊選擇“殺進”北上廣深。
看完故事,聽完我們作為現有深圳人的生活縮影,三種選擇,我們選擇的是第一種,如果你們生活在一線城市,你會選擇哪種?以你現有的狀態又能選擇哪種?以我三十年的人生經歷和近十年的深漂資歷來做個簡單的分析:
1、北上廣深的外來人口,現有四種類型:
A、有房有戶口,中國人的傳統思想里的買房即安家的理念,決定了這類型的外來人口心里基本有了城市歸屬感,加上有了戶口,可以享受一線城市本地戶籍帶來的諸多優越條件:如本地戶口婦女生育基本全部可以走社保報銷,小孩少兒醫保住院看病基本不花錢,老人退休后社保退休金將近是內地的2-3倍,還有優先就讀公立學校的學位等等。
B、有房沒戶口,這類雖然沒有戶口,但是有了房基本上也是會努力工作,爭取在這個城市里取得一個正式身份的,有人說了,沒戶口怎么辦,那不是小孩上不了學,估計大家都不知道,一線城市的就學基本的都是積分制,一般分為三塊,房子、戶口和父母社保的繳納年限,而房子占積分的大比分,所以說這類人口小孩讀書還是基本能解決的。
C、有戶口沒房,這類雖然有了戶口,但是沒有房子,在一個中國人的心里始終是沒有根的,如果一旦買不起房,就只能在老家買房,在一線打工的生活也只是暫時的,最終還是會回歸,特別是有了孩子,在城市中無法融入正常市民的教育時。
D、沒房沒戶口,這類人是最不穩定的一類,身心都沒有歸屬感,不能同等享受到市民的優待,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后只能有兩種選擇:一就是送回老家給父母帶,孩子變成留守兒童;二就是在一線城市選擇學費較高的私立學校(以蓮塘為例,公立學校一學期學雜費一起大概不超過500,私立學校一學期要1.6萬左右)。如果是經濟條件稍OK的還好,但多數都是選擇讓自己的孩子做小侯鳥,雖然自己心里有千萬個不舍(做了父母才深刻體會離開孩子的感覺)。
以上四種類型,如果選擇逃離,可能性也是依次遞增的,當屬前兩種逃離的可能性最小,后兩種逃離(或者說流動性)是最大的,其實分析了四種類型,逃離的可能性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牽扯到孩子的教育。所以在這里也強烈呼吁一線城市的政府機構未來還要再多加強對于外來人口小孩教育的重視和幫扶,這也是穩固城市建設的堅強后盾啊。
2、如果你要選擇逃離,你需要有哪些條件?
A、現在一線城市有房有存款:你有了房有了足夠的存款才能和文章里的夫妻一樣,賣了一線城市的房子置換幾套二三線城市的房子,如果你沒有,即使回去了,你拿著二三線城市的工資,即使房價再便宜, 你又拿什么來幸福?
B、現有適應二三線城市的工作資歷:你來一線城市工作,即使你現在在這沒房沒車,至少有了一線城市的工作資歷,但是很多二三線城市的成熟工作環境可能不太能接受你的資歷和方式,也許你回歸了未必能找到合適你的工作,也未必能和文章里高先生一樣謀得高就。
C、回歸地當前還有成熟和合適的人脈社交圈:很多人是從一畢業就來到一線城市,在老家可能已經沒有熟悉的人脈社交圈了,很多都要重新開始建立,等于重新來過,在中國這個社會,人脈關系是你社交人生中至關重要的部分,所以重新開始真心不容易。
D、有家庭歸屬感的吸引力:老家里還有很多親戚朋友,關系甚好,年節經常走動,回去了還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朋友的關懷,讓自己能一掃之前在一線城市打拼的孤獨寂寞感;又或是父母的老去牽動著孝順的神經,但父母已經離不開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只能我們選擇就近照顧。
如果以上條件都具備,其實你也大可以像高先生夫妻兩人一樣選擇幸福感指數高的城市生活。
3、每年還有那么多人仍舊擠破頭“殺進來”
分析了這么多留還是不留,離開還是不離開的人,還是每年的大學畢業生,農村進城務工者仍舊擠破頭“殺進來”,我們來說說北上廣深到底有哪些魔力:
A、較高的工資待遇和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比如深圳,工資平均水平已經過8千,跟內地城市的2千左右的收入來說真心誘惑大太多;相比內地更加規范與完善的社保繳納監督機制,讓每個就業者都能安心的享受福利,像婦女享受生育保險,生孩子基本不花錢,每人都有養老險,每人都有工傷險等等。
B、跟隨城市規格的提升,未來個人前景也更充滿希望:說實話,一與國際接軌式的發展注定造就未來更多的企業家,政府的扶持會成就更多的創客;二來北上廣深的房子雖貴,隨著城市的發展房價也會繼續提升,如果站在投資者長遠的眼光看,賣了北上廣深資源稀缺的房子去買二三四線城市滯銷的房子是不劃算的,畢竟你人多地少的一線城市房子的租售比和升值空間要比二三四線城市大得多,可能過個幾年你就會后悔了。
C、一線城市的競爭大,但機會也多,也相對公平公開:以我就業后多年的面試和就業考試個人體驗而言,在一線城市的競爭里相對更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競爭里讓那些在小城市里沒背景沒靠山的屌絲男女們多了一絲對社會的信任感,少一絲絕望。
D、繁華都市的便利對人也充滿誘惑:大城市便利的交通,美侖美奐的物質生活讓你住久了些許厭煩,離開了卻忍不住想念,已經不知不覺的產生了依賴,很多人覺著繁華都市的“紙醉金迷”是場華麗虛幻的夢,但也許在制造夢境的地方才能實現夢想。
每年無數人涌向北上廣深,這也證實了一線城市的吸引力所在。
說了這么多,又看了上文夫妻的故事,確實我們有些心動了,但是我們真能離開嗎?權衡之下,我們已經真心離不開了,其實一線城市如何如何壓力大,我們都好似水泥森林里固定軌道的地鐵,早已習慣每天高強度負荷工作后開往既定的終點。因為我們內心深處已經習慣了都市的喧囂和便利,習慣了身邊的社交生活圈,習慣了身邊的人,習慣了朝九晚五壓力山大的工作生活方式,就像身邊很多人包括我過年節回老家甚至出差,沒幾天就已經迫不及待莫名地開始想念大深圳了,一落地就由衷地感到親切。好吧,我的逃離作戰計劃失敗!
? ? ? ?身在北上廣深的你呢?還準備逃離大作戰嗎?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隨意轉載,如果有轉載請標明出處或附上鏈接,尊重原創,人人有責,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