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是這樣寫的: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是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天空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jìn)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或許是語文書上的回憶,亦或是二十塊錢背面的遐想,不是人間天堂,卻是人間仙境。
桂林的山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如一根根竹筍,倒影水中;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漓江的水平如鏡,水清可見河底砂石,水綠如翡翠。
桂林到處是風(fēng)景,主要景點:漓江、象鼻山、兩江四湖、陽朔、七星、龍脊梯田、東西巷、靖江王城、會仙濕地等
【觀光公交1號線】桂林站——兩江四湖
兩江四湖應(yīng)該是桂林市內(nèi)最美夜景,由漓江、桃花江、木龍湖、桂湖、榕湖、杉湖構(gòu)成。傍晚,岸邊的塔、亭、橋在燈光的照耀下,甚是好看。
旁邊是象鼻山,可以步行過去。象鼻山其實性價比極低,景區(qū)很小,門票卻很貴,但是去了桂林不去象鼻山肯定會后悔一輩子,你也不可能專門了為了一個象鼻山去一趟。爬山很快,還可以去水月洞就是象鼻子那里。
【觀光公交1號線】兩江四湖——東西巷
東西巷仿桂林明清時期的建筑,是桂林古歷史風(fēng)貌的觀景區(qū),包含了正陽街東巷、江南巷、蘭井巷等。
旁邊是靖江王府。靖江王城坐落于桂林市漓江西岸,是明朝藩王靖江王朱守謙的藩王府,靖江王城外圍有國內(nèi)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墻。孫中山先生曾在此運籌北伐,這里也是從曾經(jīng)桂系軍閥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大本營,有閱盡王城知桂林的說法,是桂林山水文化和歷史交融的地方。
【18路】東西巷——七星景區(qū)
歷史文化的精深博大在七星匯聚,自然與人文的完美融合在七星展現(xiàn),堪稱桂林山水與文化的縮影、桂林城市綠肺,集桂林山、水、洞、石、庭院、建筑、文物之大成,是桂林山水精華景觀的縮影。喀斯特地貌在漫長的歲月里,雨水沿巖石縫隙不斷滲入, 溶解石灰?guī)r, 并不斷在洞內(nèi)結(jié)晶, 從而形成許多千姿百態(tài)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等蔚為奇觀的自然景致,七星巖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算是最方便的。
【靈川城鄉(xiāng)306路】七星景區(qū)——大圩古鎮(zhèn)
大圩古鎮(zhèn)是廣西古代“四大圩鎮(zhèn)”之一。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漓江綿延2公里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是桂林周邊現(xiàn)在開發(fā)比較少的古鎮(zhèn),沒有那么多的商業(yè)化。
【靈川城鄉(xiāng)306路轉(zhuǎn)9路】大圩古鎮(zhèn)——磨盤山碼頭
【乘船】磨盤山碼頭——陽朔龍頭山碼頭
當(dāng)然也可以坐公交
在此處乘船到陽朔,游覽漓江百里畫廊風(fēng)光,船行于清澈見底的漓江之上,呼吸著大自然純凈的空氣,蔥綠雋秀的群山靜靜立于江畔,清雅秀麗的景致正如詩中描寫“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沿途經(jīng)過黃布倒影(二十元人民幣背景)、九馬畫山、興坪佳境、七仙山、手套山、拇指山等景點。
這是漓江的精華段,可以租個竹筏在漓江飄蕩,體驗一下“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步行】龍頭山碼頭——西街
號稱中國三大洋人街之一的陽朔西街外國人是真的多,華燈初上,音樂之下,喝點小酒、品品咖啡也就醉了。現(xiàn)在名氣大了,人也多,建議早上過來,那會人少,不是晚上看到的各種人滿為患。
【801轉(zhuǎn)遇龍河B線】西街——遇龍河
遇龍河主要是玩漂流,但是和你以前體驗的漂流不一樣,就是做個竹筏順流而下,經(jīng)過幾個彎彎,景色確實一流。
其他的景區(qū)大榕樹、月亮山有閑情雅致的可以去逛逛
【遇龍河a線】遇龍河——大榕樹:月亮山在附近,可以逛完大榕樹步行前往。
十里畫廊也在附近,在這里騎行是最好不過了。
趕上時間龍脊梯田也值得一看,就是太遠(yuǎn),公交是沒有的,只能坐班車或者自駕。
四五月份初灌水
十一前后成熟的季節(jié)
桂林4-7月是雨季,而且多暴雨,雖然煙雨蒙蒙的桂林山水更美,但是遇到暴雨就是啥也看不到,竹筏也沒得坐,甚至大船都不一定開,所以最好規(guī)劃好,盡量避開這些月份。
【美食篇】
首先是桂林米粉:基本是早餐吃的干拌粉,走出桂林再也吃不到這么香的米粉,不知道為啥。
其他的荔浦芋頭扣肉(就是劉羅鍋那個荔浦芋頭)、陽朔啤酒魚、靈川狗肉、油茶、螺螄粉(這個應(yīng)該柳州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