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01? 走進上郡? ? ?
? ? ? ? 走進上郡,公子扶蘇監軍的地方。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長城,長城上設置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驛,形成防御線,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長城是前方打勝仗后方邊修筑的。修筑長城分兩大步,一為采石二為修筑,采石的或扛或抬把大石頭運過來,再由修筑的根據大石頭的形狀大小壘上去,看他們汗濕的衣衫,看得出修筑長城很是辛苦。
? ? ? ? 一路走走停停,來到馬廄,看到各種好馬,要不是我不會騎馬,真想牽一匹出去溜溜。
? ? ? ? 炊煙裊裊升起,這是燒飯的地方,有人在舂米,有人在舂玉米,感情要吃一頓飯還要先舂。
? ? ? ? 一直往前走,是他們干仗的地方,他們一個個如同蓄勢待跑的獵豹,打起十二分精神,眼睛炯炯有神地注視前方。敵人襲來,會刀的使刀,會劍的使劍,拼盡全力,殊死搏斗。
? ? ? 上郡作為大秦第一邊郡,設有郡守,郡丞,郡尉,郡監御史,其中蒙恬將軍是郡守,公子扶蘇是郡監御史。
? ? ? ? 郡監御史除監察權這一主要職權外,還有其他以下職權:一、舉薦人才的權力,向郡守推薦有能有才之士;二、興修水利的權力,秦軍進攻外敵時,運輸補給供應不上,輔助郡丞或修路或鑿渠運送兵馬糧草;三、統兵作戰的權力,抵御外敵戰事緊張的時候,點兵點將上場作戰協助郡尉贏得戰役。
? ? ? ? 公子扶蘇的監御史當得極稱職,令蒙恬將軍折服,自此,蒙將軍便認下這位主公。
02? 初見公子
? ? ? ? 初見公子扶蘇時,他倚著石頭看書,微風輕拂,吹動了他的發絲,為他俊逸的臉龐增添幾分靈氣。他單手托腮在思考什么,如畫里走出來的人兒一般,我遠遠地看著,不愿上前打擾。此時我的心境正如詩經《風雨》所寫,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 ? ? ? 只見他一會兒點頭,一會兒搖頭,一會兒沉思,一會兒自言自語……良久后笑道:“是了,并不相矛盾,可結合用。”
? ? ? ? 扶蘇把書卷收好,方才注意到我,問道:“姑娘是何人?打哪里來?”
? ? ? ? “有緣人,來自未來。”我問他:“公子看什么書,如此入迷?”
? ? ? ? “吾在看墨家機關術,可先前有幸得見公輸盤的機關術,感覺并不相同,一時又說不上來哪里不同。蒙將軍帶著大軍前方退敵后方筑城,若能用好機關術定會減少很多傷亡。”扶蘇皺著眉頭說。
? ? ? ? “墨家機關術在于防御,公輸盤的機關術用于攻擊。”
? ? ? ? “吾懂了,多謝未姑娘!未姑娘知道的真多!”
? ? ? ? “未姑娘?我不姓未,我說的未來是幾千年后,我來自幾千年后的異世。機關術也是智者說的,我搜查后才知道一星半點的。”
? ? ? ? “不叫未姑娘,那吾叫你有緣人吧。”看著我五官都要皺一起了,他溫柔一笑,說道:“第一次見面,不如叫一一?吾的小名就叫一一,因為父皇要天下歸一,所以小時候父皇便這樣叫我。”
? ? ? ? 感情公子是想他父皇了,所以叫我一一呢。我撇了撇嘴道:“公子說什么就是什么吧。”
? ? ? ? “何苦還叫公子來?叫我扶蘇就好。”
? ? ? ? “可不敢冒犯。”我連連擺手。
? ? ? ? “吾出生以來,父皇為給吾取名便翻遍典籍,最后取自詩經《山有扶蘇》中的扶蘇。自有名字以來,母妃一直以來都叫我扶蘇,扶蘇二字有母妃對父皇的愛戀。自打離開咸陽宮,未曾聽到有人叫吾的名字。”
? ? ? ? “得,公子這是想念自己的父皇和母妃了。”我回道:“只要公子不覺得冒犯,我便叫你扶蘇吧。”
? ? ? ?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吾叫你荷華吧。”
? ? ? ? “公子開心就好,未姑娘,有緣人,一一,荷華,我名字可真多。”
? ? ? ? 他爽朗一笑,說道:“見笑見笑,吾覺得荷華甚好,就叫荷華如何?”
? ? ? ? “謝公子賜名!”
? ? ? ? “叫我扶蘇即可。”
? ? ? ? 公子扶蘇溫文爾雅、華貴天成,卻沒有高高在上的盛氣凌人,和他說話就像朋友一樣。
03? 訴說心語
? ? ? ? “扶蘇,你怎么會來上郡呢?”我問道。
? ? ? ? “一來吾要為父皇分憂,站在父皇的對立面,讓父皇拿吾開刀,以此來堵朝堂上下大臣的嘴;二來父皇覺得吾心性過于純良,遇事缺少魄力,一味講仁義道德,沒有剛勇果決的帝王霸氣,要吾出來歷練歷練。”扶蘇說道。
? ? ? ? 我接道:“我認為來上郡目的是讓扶蘇拉攏蒙恬將軍,順便立軍功。皇上很欣賞蒙毅上卿,外出讓其同乘一車,居內讓其侍從左右,可見其才能極好。蒙恬將軍的才能更是毋庸置疑的,連左丞相李斯都覺得自己文韜武略樣樣比不上蒙恬。皇上賞識蒙毅上卿卻并未重用,又讓扶蘇來上郡拉攏蒙恬將軍,想來是要蒙恬蒙毅兄弟將來輔佐扶蘇,皇上在給扶蘇鋪路呢,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皇上對扶蘇期望很高,希望扶蘇文能治國,武能安邦。”
? ? ? ? 說起李斯,扶蘇神色間露出幾分鄙夷,說道:“李斯此人很有才干,但卻是個十足的小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嫉妒韓非子,生怕韓非子搶了他的風頭、奪了他的的榮華富貴,聯合姚賈在背地里下死黑手暗害了韓非子。”
? ? ? ? “韓非被害還有另一個因由,韓非出生于韓,自不同意秦國攻打韓國,然李斯的戰略是滅六國必先滅韓,兩人的政見背道而馳,便聯合姚賈陷害韓非。秦國能一統六國,離不開百里奚、蹇叔、由余,離不開商鞅、張儀、司馬錯、魏冉、白起、范雎、呂不韋,離不開王翦、尉繚、李斯、韓非、姚賈,不過李斯此人真不好評說。”我對李斯莫名有些不喜,便換回話題,問道:“都說公子扶蘇是因為不同意坑術士才來上郡的,確有此事嗎?”
? ? ? ? 扶蘇回憶道:“天下一統后,商鞅變法時極力反對的各家學派、各方面人才都紛紛來到大秦帝國。不知從何時起大秦出了許多方士,各種迷信盛行,這些方士結合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等諸子百家的學說,出了很多惑亂朝綱之書。這些書一經傳開,許多人思想開始偏激逐步精神失常,為官不官為民不民,狀若瘋癲,父皇決定把這些惑亂朝綱的方士全部處死。吾認為大秦初定,不宜大規模處決這些罪人,否則輿論導向對大秦帝國不利。父皇卻認為不殺雞儆猴,恐會愈演愈烈。”
? ? ? ? 我接著說:“是的,處決了這些人后,皇上被冠上焚書坑儒的惡名,坑術士變成了坑儒生,施行的政策被稱為暴政。”
? ? ? ? “荷華說的極是。這件事的起因,最開始是有人投機取巧欺騙父皇有所圖謀。父皇兒時過得凄苦,由于秦趙兩國不和,不容祖母和父皇,因祖母是趙國人才得以活命,然母子忙于藏匿,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病痛無醫治,因此落下許多病根。繼位以來,父皇整日為國事操勞,導致舊疾發作,常年受病痛折磨,身體每況愈下。便有方士借機向父皇進言,說有一味長生不老藥,吃了不僅身體再無病痛,還能長生不老,他能求來此藥,但要父皇準備童男童女各三千和他一起去,說孩童最是心無雜念,他需要帶著童男童女誠心求藥方能求得。父皇說孩子是國之未來,問孩子去會不會有危險有傷亡,此人說只是去求藥,不會有傷亡,還能鍛煉他們的心性,將來更好地為國效力,父皇便答應了此人的要求。那些江湖騙子見有利可圖,紛紛扮作方士意圖分一杯羹,為了讓自己的話有可信度,很多人將諸子百家的學說結合改寫,導致迷信之風盛行。”扶蘇這是揭他父皇的老底呀,這是我能聽的么?
? ? ? ? “不單是這件事,還有’荊軻刺秦’這等刺殺,刻有’始皇死而地分’的巨石被大肆宣揚為天外飛石的亂象,都顯示民心不安定,大秦不安穩。主要緣由是秦國統一六國,而被滅的六國是無法接受的,秦國殺了他們的同胞,就是敵人,占領了他們的國土,就是國賊。所以他們是恨秦人的,尤其恨贏姓人,一旦有契機,他們將報國仇家恨。”說道這里,我才意識到當著大秦帝國皇長子的面討論有些失禮,趕緊岔開話題:“扶蘇覺得在上郡的生活好還是不好?”
? ? ? ? “說不上好與不好,不管是鎮守邊郡還是修筑長城,亦或是燒飯養馬,日子艱苦卻也充實。荷華你知道嗎?這和吾以前的生活是不同的,以前在書上談論的東西,來此都實實在在體驗了一把。”
? ? ? ? “扶蘇,人生百態,能體驗一把自然是極好的。”
? ? ? ? 他錯愕了一下,低聲笑著說:“荷華說得甚是!”過了一會兒他輕嘆:“吾一度羨慕十八弟來著,父皇與十八弟的相處,才是父子天倫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