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君向我大吐苦水:自己口笨嘴拙,不會來事,在公司里得不到領導的歡心,而那些會拍馬屁的人則混的風生水起,節節高升。自己很是苦惱。
這句話其實隱含了三層意思:
(1) 我其實很厲害,但是領導有眼無珠;
(2) 我混的這么差,主要是因為我不會拍馬屁;
(3) 同事都是靠溜須拍馬上位的,并沒有多少真才實學;
我說:那你怎么不去學啊?
他搖了搖頭,苦笑著說:學了,但是學不來。送禮抹不開面,贊美違不過心,想要討好,卻時常弄得非常的尷尬,索性后來就放棄了。
1
怎么樣,這個情形是不是很熟悉?
生存在職場,爾虞我詐,討得他人歡心自然可以如魚得水,但大部分人卻不會拍馬屁或者準確的說不愿意去拍馬屁。
要我說,拍馬屁這種事情,還是要講天分的。
首先你得能準確找到馬屁的位置;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愛好,這個道理要是不懂的話,只能說明你沒有文化。從孔子的食色性,到西方的馬斯洛需求理論,再到馬克思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體育、繪畫、攝影是精神方面的愛好;金錢、珠寶、房產是物質方面的愛好;吃喝玩樂性是生活方面的愛好;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觀察分析,“投其所好”。
其次,你得掌握好拍的力度;
力小了,感覺不到;力大了,屁股會痛。拍起來像是按摩才是剛剛好。有一句話叫潤物細無聲,拍的對方毫無察覺才是上乘水準。
這個就非常有學問了,必須在長期的摸索中掌握到分寸在哪里。要知道現在能當的上領導的人聽過的馬屁也不少,還是有基本的鑒別能力的,太過明顯的奉承,只會讓人反胃,領導也會很尷尬。
最后,你得注意拍的場合;
場合不同直接決定所運用的方法不同。畢竟,當著他人的面拍領導馬屁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高超的技巧。畢竟這可不是什么很風光的事情。有時候,同樣一句話,場合不對,拍馬屁就變成拍馬蹄了,這種影響甚至比說錯話更嚴重。
如上所言,馬屁的學問說深卻也簡單,剝開了說大家都懂的,但真正能做好卻不見得。究其根源,最重要的一個核心就在于“心”。
你的心里能否接受這樣的行為和這樣的自己?
2
假設這樣一個場景,你和領導同事一起去K歌,如果要你附和一下,“領導唱的不錯”,再來一首”,相信你應該可以做到;可是要你在聽著領導鴨公嗓子般吼叫的正嗨的時候,去假裝切歌,然后舔著臉說,“哎呀,領導你在唱啊,我聽著是原唱,以為沒有人唱呢!”,你能做到嗎?
我知道你做不到,因為我也做不到。
在我們在糾結是否放下面子是否要去拍馬屁的時候,實際上是我們的大腦和自己的內心在對話。
大腦負責思考,告訴我們如何做對自己是最有利的,它不斷的提醒著我們:應當對領導阿諛奉承,說好聽的,捧著順著供著,不說撈到好處,最起碼肯定是沒有壞處的。
但我們的心卻一直不愿意,并敲打自己:這不是我的本意,你什么時候變成這種人了。怎么能睜著眼睛不要臉的瞎說呢?
通常情況下,內心的力量都是大過于腦,因此,大部分人為了生計被迫去溜須拍馬的時候,內心都是極其別扭和痛苦的。
如果有一天,大腦說“今天要去給領導送禮啊”,你的心隨即附和道:“大腦說的對”,那么,恭喜你成功的克服了拍馬屁的心理關。
但更多人,其一生都邁不過這一心理關。
強烈自尊心會形成一種自我保護,抗拒著自己接受這樣的行為。
當你不斷的夸獎表揚捧高他人的時候,實際上也在無形中降低了自己的身位,即便是明知是有求于人,自己心中仍不免泛起抵觸。不齒于溜須拍馬的,并不都是君子,只不過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不想在別人面前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而已。
3
但我們并沒有這么想象中的那么有氣節和風骨。
事實上,如果從寬放意義上來講,我們每天都在拍馬屁。
“你家小孩很乖啊,好可愛啊!”
“這車很漂亮,外觀看起來很不錯。”
“你這身衣服很合身,很配你的身材。”
為什么,我們說這些話的時候卻沒有感到絲毫的難受別扭或自尊心受挫?
你可能會說,因為這是善意的禮貌和基本的禮儀啊,而且對方是朋友,我并沒有很刻意的想要去逢迎對方。
沒錯,這就是我想要講的重點:
有時候,我們并不是討厭拍馬屁,而是討厭那些不真誠的馬屁。
我們常常被職場厚黑學所誤導,總是喜歡去揣測他人的想法。最終你會發現,其實很多東西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嚴重,不懂得拍馬屁也不意味著世界末日。
領導聽過各式各樣的馬屁,不差你這一個,也不多你這一個,他唯一沒有見過的可能是你的真誠。
只有真誠,才是最高級的馬屁。
不用勉強自己,最難的就是委屈自己的心意去做一件你并不想做的事情。放心的做一個真誠的自己,可能對領導,對他人,對自己都是最好的一個姿勢。
同時對于職場拍馬屁這件事情,我們也不用總是偏激的去看待,大可以理性的分析審視。
首先,不是所有的好話就都是拍馬屁。
其實適度的贊美是一種尊重和禮儀,并不因為對方是領導就覺得有所差異,不要人為的太過復雜化一些正常的交流。
如果你的領導是一名足夠聰明的領導,他就一定清楚的知道你是在刻意拍馬屁還是真心實意的想法。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反而更好。
其次,正確看待拍馬屁這件事情。
我們不能否認在這個社會有有一些光耍嘴皮子的草包通過溜須拍馬上位了,但更多的情況下個人實力才是基礎。沒有任何才干,光會吹牛的人是走不了多遠的。
很多人總是盯著他人拍馬屁的事情而憤憤不平,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對待,卻不愿承認他人比自己優秀的地方,凡是他人有點什么好事,都言之必稱:“切,有什么啊,一個馬屁精!”
同時個人陷入了悲觀主義的心理狀態,認為自己的處境是因為自己不愿意同流合污所致,把注意力浪費在一些厭恨嫉妒之上,卻忘記了提升自己的才干與能力。
其三,領導心理都有譜
要知道,領導并不都是傻子。身邊全是一堆只會拍馬屁不會干活的,要倒霉的肯定是他自己。這個簡單的道理想必他不會不明白。
所以,坦白一點說,如果一個人真的在一個崗位五六年仍一事無成,無任何建樹,問題多半可能是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有眼無珠的領導”或是“愛溜須拍馬的同事”。
4
現在我們回到案例,面對這樣的困惑,首先需要你正視一下,
你是否真的是才華橫溢而不曾施展?
同事是否真的比你差?
領導是否真的全憑拍馬屁而定崗?
如果答案不全是肯定的,那么,與其天天琢磨領導喜歡什么,不如好好鍛造下自身技能倒是更加實在。
畢竟未來的社會分工,更多呈現的是U盤化的組織結構。一技傍身,走到哪里都有飯吃,不用靠阿諛奉承來獲得生存的空間。
如果答案全部是肯定的,那么趕緊走人。
從正確的價值觀來講,我們也應當丟棄那些厚顏無恥的極盡溜須拍馬的作風。
如果你的領導真的喜歡這一套,請遠離他,因為他會毀了你的職業生涯。
人生苦短,取悅他人,不如取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