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網絡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案例:
一名陸先生,是白血病患者。得上這種病,基本上等于被宣判死刑了。但是陸先生畢竟還算年輕,不能輕易就放棄治療。但是治療需要對癥下藥,需要花費金錢。
有一種進口藥品瑞士產的格列衛,是唯一可以用來治療這類疾病的,但是價格,也貴的嚇人。
無藥可治和沒錢買藥,是人得病時必須面對的兩個極端。
陸先生還算有些人脈,各個國家打聽下來,印度有效用相同的仿制藥,而且價格很便宜。費勁全力,通過私下渠道陸先生從印度買到了這種仿制藥,很好的控制住了病情。但是這種仿制藥并未通過中國的藥品監管許可,這種購買方式在法律層面是違法的。
面臨死亡,無藥可治和買不起藥,讓陸先生深感可怕,所以找到這種便宜又能治病的方式,陸先生決心也幫助一下身邊有需要的朋友,就索性幫助一些病友買藥。
當然,他僅僅只是代別人買藥,并未從中獲利。
終于有一天,這種私下買仿制藥的方式被官方機構發現了,然后陸先生就遇到麻煩了,因為自己涉嫌買賣非法藥品。
事情經過法院審理等等諸多程序,最后的結果是:陸先生非法買賣藥品違法,但是免于處罰,因為他并未從中獲利。
這個真實的案例,被改編成了電影《我不是藥神》,演員徐崢出演案例中的原型陸先生,影片一上映就引發火爆好評熱議,影片題材很現實的反映了當下中國人的生存狀態:藥品貴,病不起,不敢病。
人人都會得病,但沒有人是藥神,患上絕癥,生活就只剩下三項內容:病,藥,錢。要么自己有錢,要么藥品價格便宜,否則治病這件事就是個無解難題。
一年前,母親突然被查出患上淋巴癌,查出時已經是第III期末。當時趕快來了上海,托關系找到了這個領域的知名醫生,但是醫生只是輕描淡寫的隨便問問情況,瞅個空就將我們單獨拉到旁邊,只問兩個問題:一你們希望如何治療?二 你們財力情況怎么樣?
醫生見多了病人的各種情況。得上這種不治之癥,想要治療,能用的藥就那么一兩種。錢多就多用進口藥,錢少就用國產藥勉強代替一下。沒什么錢的話,還是放棄治療回家比較實在。對于醫生來說,知道你的財務承受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才知道該怎么用藥,說其他的都是浪費時間。
媽媽總共治療了4個月時間,花費了將近40萬左右,其中90%的費用都是購買一種進口的化療藥品美羅華,一支要3萬多;還有就是輸一種進口的人體蛋白液,一瓶100毫升價格是500元左右,每天要輸幾瓶。癌癥病人到晚期的時候,不能吃任何東西,只有輸這種營養液代替食物,維持生命。這兩種藥品都是進口自費藥,全部個人承擔。
癌癥病人最后的狀態,病毒已經侵入五臟,不能吃,不能說,不會動,沒有意識,完全依靠這些進口藥維持最后的生命體征。你明知道花這些錢也挽回不了生命,但是你別無選擇,即使這些錢全部打了水漂,你還是寧愿病人多活一分鐘好過少活一分鐘。
人的財力哪里來?
要么自己收入高能掙錢;要么有幾套房子和金融資產,賣掉換錢。
當一個人的收入相比起那個進口特效藥的價格是那么微不足道時;當賣掉了房子,賣掉了所有資產,所有的錢財耗盡,還是遠遠填不滿治療費用的無底洞時;你唯一的感受就是一場病真的可以毀掉一個家庭,生命在疾病面前太弱小,太不堪一擊,人萬萬不能生病。
媽媽在花費將近40萬的時候人就走了,家里人最終沒有面對要賣房子的處境。如果人沒有走,接下去會發生什么呢?
其實,是存在一個可行答案的,那就是全民醫保。
類似澳洲的藥品福利計劃,一種進口特效藥品只要進到這個計劃中,就會由政府財政為民眾買單,個人出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像那個得慢粒性白血病的陸先生花費4萬人民幣買的那種格列衛,在澳洲的話,公民個人只要出幾塊錢或者幾十塊錢即可,剩余部分都是政府出錢。
可是全民醫保,對于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而言,想要全覆蓋式的由政府買單,豈能輕易就能實施?不要說現在不可能,即使20年以后的中國,是否能實行也是個大大的問號。還是忘記這個美好的東西吧,在中國,一切還是只能靠自己。
如何靠自己?只有多掙錢。在自己有能力的情況下,多掙點錢。說錢很俗很功利,但是對于治病而言,只有錢是最好用的東西。
不得病時,覺得疾病都是別人的事,和自己無關;一旦得了病才知道,人要得病是分分鐘會發生的事。
但是我們病不起,不敢病。藥和錢,最終讓治病這件事成為一個無解難題。
(作者:韓楓,華東師范大學/法國里昂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歐美企業人力資源總監,個人自媒體公眾號:楓語傾聽, ID:fyqt1111,希望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幫助都市人聆聽自己的內心,做最好的自己。)
upp???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