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與【一柳繁花讀書成長伴讀營】打卡作業,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今天是伴讀營的結營日,柳老師組織的伴讀營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從4.7號開營儀式算起,到今天4.22號,用十個工作日,采用微步驟讀書步,順利讀完了作家沈從文的《邊城》這本書,并且每天輸出不少于400字的筆記,想想有些不可思議,但我們確實做到了。
半個月的讀書讓我收獲不少,主要如下。
第一個收獲,成功有方法。之前也有過讀書的想法,也列了清單,并且做了計劃,重要的是付諸了行動,但最后的結果要么虎頭蛇尾,不了了之,要么雷聲大雨點,高舉輕放,總之是沒有成功,功虧一簣。
同樣的事,在伴讀營卻輕松做到了,這讓我想起并且堅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微步驟讀書步講究以終為始,不疾不徐,將最終的目標分解到每天,定額定量,若每天的任務都能完成,讀完整本書的目標也在不知不覺中達成。
比如讀《邊城》時,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在手機閱讀的。從閱讀量來說,,每天只讀兩章,約20多頁,占用時間約20分鐘;從閱讀時間段來說,我一般選擇中午或晚上,我的感受是遲早要做,晚做不如早做,除非有特殊情況或者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導致情非得已。
早點完成,心里上如釋重負,越到晚上,壓力越大,一則有效時間越來越少,二則還要擠出一點時間用來寫讀書筆記。同樣是閱讀,主動讀跟被動讀的味道也截然不同,一個是享受,一個是應付。主動讀讓我們在書的世界里,找到心靈的港灣,用文字治愈心靈,讓書香溫暖歲月;被動讀則是囫圇吞棗,欲速則不達。
?伴讀營讓我仿佛找到了之前自己讀書計劃的原因,那就是目標脫離實際。要對目標產生認同和積極正向的行為反應,同時訂立的目標要可測量,具有可操作性和現實性。一個非常寬泛的目標,不夠具體、詳細的目標,等于空設,結果往往是功敗垂成。
第二個收獲,找到團隊并加入。人都有惰性,一個人也午走得快,但往往不夠持續,而一群人也走得不快,但走得遠!找到適合自己的團隊并且加入,實現雙向奔赴、“裹挾成長”。
在伴讀期間,有幾次因為工作原因,到了晚上11點才閑下來,這時身心俱疲,很想對自己說,有點累了,今天就算了,明天再補吧。但當我看到自己松懈,而群里的小伙伴星光兼程時,我也不好意思拖后腿,堅持今日事、今日畢。
結營時,還收到了意外的彩蛋。柳老師分享了書評的寫法,這樣的寫作干貨很難得,是柳老師的經營總結。在如今付費閱讀越來越普遍的時候,若非柳老師分享,很可能要付費才能得到!
讀書從長遠來看,讓自己變得腹有詩書,從中期來看,提升書評的寫作水平,從短期來看倒逼輸入,一舉多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