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聽過很多道理,卻始終過不好這一生?"馬哲課上老師講過,理論必須能夠指導實踐才有作用,懂得道理和付諸實踐之間,隔著一萬個自己人性的弱點。
比如作為一個從小在無私和犧牲奉獻的環境下長大的我,把自私的想法,不潔的欲望視作內心中住著的大惡魔的我,不曾學習過如何愛自己,也完全沒有這樣的習慣的我。看了很多書和文章,明白要愛自己,讓自己變的強大,才更有能力去愛別人,然而卻還是在一個問題上犯了愁:怎樣才叫愛自己呢?又該如何去執行呢?
宋冬野有首《年年》歌詞里唱:"工作生活這些都不是問題,但你是這一切的前提",習慣了做王的騎士的我從某時刻起再找不到一座燈塔,或者說明白這樣的燈塔都是虛妄的,找回了自己的靈魂。但是身體思想和習慣都還是那種"等待戈多"的狀態。睜開眼看看世界,才發現同齡的大家都好成熟的樣子,而自己還需要努力升級,學習如何料理好自己的生活,養成規律的習慣。
改變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就像我們明白一些父母不明白的道理但是沒可能通過幾句話就改變他們大半輩子下來的人生觀一樣,改變自己的思想,習慣,沒那么簡單。人不是一個念頭,一句口號就一夜長大的。我也一樣,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了二十多年。僅僅有改變的動力遠遠不夠。
愛自己第一條: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比如雖然斷斷續續但一直都有做的身體鍛煉,中間因為情緒,因為之前缺乏鍛煉等等各種原因充滿波折,再比如參加白教主30天寫作活動,從開始就決定一定要好好堅持下來,可是還是有好幾天都遲交了文章,其中那種沒有靈感寫文章,急的就像和女神獨處又找不到話題的少年一樣的感受,只有自己去經歷過才會懂。生活上還是會受到情緒的影響不想做事,沒法說服自己必須要變成干凈整潔乃至光鮮亮麗的樣子。好在發現自己這些那些糟糕的點的時候,雖然丑炸蠢哭,但我還是承認這tm就是丑小鴨的我,以前欠了太多的債,一步步還,屢敗屢戰唄,畢竟青山常在,綠水常流,只要靈魂和身體都還在路上,就能有信心到達看的最遠的地方。
愛自己第二條:確立方向,分解執行
內心可能足夠強大了,還需要一個方向,沒有公主和國王命令的騎士,要去向何方?
和咨詢師朋友做過一次"夢想清單",一張A4紙,問自己幾個問題:"你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可以具體到事業/感情/學業等等),"成為這樣的人需要哪些素質", "自己有哪些優勢 ,有哪些缺乏的地方","完成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要做哪些事,花多少時間?", "自己有多少時間?時間該如何分配?" 就這樣一級一級的把夢想分解直到分解成可以去執行的計劃。由此看來,那些必須通過別人來實現的夢想都有一部分幻想的成分,因為無法去執行。
愛自己第三條:做整理和總結
在白教主第一次分享時候講解了一些關于整理的內容,我的感覺就像上小學時候那些亂七八糟的文章第一次被老師批缺乏條理一樣,"臥槽原來還有條理性這東西啊!"原來生活應該還是有規律有節奏的啊~一直以為自己過得隨和,其實是隨便,一直以為自己過得奔放不羈,其實是懶得用心。之后第一次對以前的相冊做了整理,對自己的屋子也定期做整理,工作的筆記也是,感覺完全是打開了一座新世界的大門,作為一個下錯一步棋痛失好局能記半年的棋士,習慣記憶的是失誤和教訓反復回味,結果會過于糟糕的認識自己,通過整理,終于能更全面的認識自己,撿回來好多正能量,還能讓遺忘的物品和知識回到自己的碗里來。
愛自己第四條:never let go。
不多說,道理大家其實都懂,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但是當年蘇格拉底上課讓同學們堅持每天揮手10下,一年后也只有柏拉圖一個人做到了。很多時候普通人和精英們就差在這一點上。努力修煉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看起來自己雖然還很弱小,不過方針路線的問題已經解決啦。我愛我自己,我想要變更好,也努力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