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所說的“情”不是感情,是情緒,。
情緒的范圍太廣,憤怒,恐懼,難過,求關注,求存在,求回應,這些都是大部分人所常具備的,不過有些時候,真該學會去忽略這些感受。
我們和一些大人物打交道的時候,會發現一些共同點,在他們身上極少覺察到情緒的變化,歲月、經歷、眼界等等在他們身上留下的最大的印記就是絕“情”,都是控制情緒的高手。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事情和決定,靠的是頭腦而不是心情,能夠跳出事件本身,理性的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之前有篇反思和大家分享的是:成熟度,就是對小概率事件的接受程度。成熟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冷靜和客觀。
很多朋友常常抱怨:
“老板今天怎么又批評我了,處處都看我不順眼,同事處處笑話我,真憋屈,老子不干了,回家去。”
“好不容易回家過年,爹媽整天嘮叨,催我相親結婚,還是去上班更痛快。”
其實當你覺得在哪兒都不自在的時候 問題恰恰是出在了自己身上。
絕“情”的另一個方面,是對自己,要想進步,對自己就要狠,不留情面和余地。
有的時候越簡單直接越好,因為人是最復雜的個體,我們的頭腦會出現無數種想法,一旦想多了,除了浪費時間就是判斷錯誤,比如說桌子上放了一塊兒蛋糕,我們會想我愛吃蛋糕,吃它。最近要減肥,不能吃。蛋糕是誰的?能讓我吃嗎?蛋糕干凈嗎?怎么感覺不太新鮮。在這個場合吃蛋糕是否會影響我的形象……無限循環
最好的辦法就是:蛋糕熱量超標,老子TM不吃。然后繼續后面的工作。
刻意的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但是正確的事情,這樣的生活會很不爽,但是你會進步很快,取得進步成績之后分泌的多巴胺會彌補你之前所有的不爽。而且這種感覺會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