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你看完《自卑與超越》,他們的問題在哪,和你的關系,還有你認為的意義?!∝堖?/p>
第二部分? 賦予新意義
萬事萬物本無意義,是人以自己為出發點賦予了它們意義。既然意義是人為賦予的,那么,改變自己對世界的解讀方式,就會獲得新的意義。
拋開前面這些痛苦的記憶,我還能從中發現什么,獲得什么呢?
其實家里也不乏溫馨的時刻。比如心情好的時候,我爸吃飯時愛說笑話,然后我媽想憋著但是憋不住,一直笑,我也在一邊笑。
到地里干活時,我媽一般都是慢騰騰的,老是磨蹭了大半天才出來,這時我爸會忍不住笑著對我說,你媽真是磨蹭得厲害!幾十年如一日,我爸早就接納和習慣了我媽的磨蹭,只有在她拖得太厲害的時候忍不住罵幾句。
我爸想外出打工時,我媽又怕他受到外界不好的誘惑,想勸他留在家里。
父母之間還流淌著溫情,他們之間還有愛和關心,只是很容易被吵架時刻的怒火淹沒掉,他們都想引起對方的關注和重視,但是使用的方式不對,你讓我不舒服了,我要用憤怒表達我的不滿,讓你不好過,明白我的心情,但是結果總是適得其反。如果像日常溫馨時刻這樣,以合作的方式進行交流,你愉快,我也開心,大家都相互接納和向前一步,才會形成良性循環,營造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
而我的感受也并不總是糟糕的。小時候很羨慕別的小伙伴頭上戴著的漂亮頭花,央求家里給我買一對,后來真買回來啦,只是當時我比較害羞,不敢戴出去,只在家里過過癮。
我還記得沒上小學前,我媽就開始教我寫字了,從歪倒到直立,等到上學時已經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了。還有教我打牌、煮飯,她說,煮開之后,你聽到“嘀嘀嘀”的聲音,就是要退火的時候了。結果我按照她說的煮熟了之后,忍不住掀開鍋蓋看一下,發現居然沒有我媽煮飯時出現的冒泡形成的洞洞,我就趕緊拿了根筷子在飯上捅了幾個洞,又蓋上了。后來提起這事,我媽都忍不住笑了。
我還記得一家人3個人去趕集的時候,我爸為了讓我坐得舒服些,在單車的橫梁上特地用蛇皮袋卷了厚厚的幾層。
在我上初二的時候,學校的伙食特別差勁,我感覺自己的消化排泄出現了問題,周末回家跟我爸說后,他就趁我回校的當天用鹽水煮了一大袋雞蛋給我拿去吃,我特別感動。其實除了我惹事時他發火打我,其他時候他都是溫和地和我說話。
后來我爸去外地打工,家里養的母雞因為某些原因我媽不想養了,她也是等著我周末放學回家,便殺一只母雞一起吃掉。
其實父母還是很關心我的,只是心情不好吵架時自己都沒轍,不知道怎么尋找出路,更顧不上了我。而我由于過于糾結壓抑痛苦的時刻而忽略了父母之間其實還有愛,他們相互的關心及對我的關心,也許是羞于用肢體和語言表達,而化作了生活的點點滴滴。
有句話說,你相信什么,就會看到什么。我相信父母之間還有愛,他們也愛我,所以父母吵了幾十年還不離不棄,每當我遇到問題時他們也會替我著急操心,我并沒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樣被嚴重忽視?,F在每次回家,都能感覺到家里爸媽的欣喜,而在我離開時,總有諸多的不舍,也許這就是爸媽的愛,只是愛在心口難開。。。
爸、媽,其實我也很愛你們,只是我和你們一樣害羞,不善于表達,都藏在心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