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大廓
我想提升一下寫作能力,對比挑選各種書評網之后,選出了這本書。簡單概括一下,這本書可以說是村上春樹的回憶錄。具體來講全書可以分為:對小說家寬容稟性的思考、機緣巧合成為小說家、得獎都是興趣使然、原創特有的感染力、寫作素材的來源、如何保持耐性、鍛煉可以幫助更新大腦、學校不能扼殺學生的想象力、小說主人公情節的設置、寫作的受眾、關于開拓國外市場和懷念老友這樣12個章節。下面我們就一起跟著村上看看如何寫小說吧!!
02 ?大神也是人啊
他也經歷過多次詞不達意的失敗,為了徹底改變思維方式,暫時放棄稿紙和鋼筆,他試著用英文寫起了小說的開篇,用最簡單的語言,講述內容,再將意圖轉化為淺顯的文字,把描寫中多余的贅肉去掉,使形態變得緊湊,以便納入有限的容器里,最后再翻譯成日語,就是在這樣的節奏中,他才找到了屬于自己寫文章的方式。
我想還可以通過畫畫、思維導圖、只寫關鍵點,各種方式保留最初的那個素件,再加以裝飾修飾。
其次,他決定寫小說,完全是出于一次偶然,他在看棒球賽的時候,在一個,鋪滿綠草的斜坡上,心曠神怡的情形下,一個念頭毫無征兆,毫無根據的陡然冒出來"對了,沒準我也能寫小說",之后他的《且聽風吟》面世受到好評的時候,他最中意的養樂多燕子隊也贏了。
我們要留心生活,不一定哪一個瞬間,我們就能感受到來自上天的召喚,去完成我們的使命。
最后,村上認為,寫小說是一種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感覺,這就是他的小說中最根本的東西,這種自由剛好成了動力,就像汽車的發動機。他就渴望把這種自然的欲求和沖動,將這種自由的心情,這份不受束縛的喜悅原汁原味的傳達給眾人,以至于最后像在人們的心靈之墻上開辟了一扇新的窗戶,讓新鮮空氣從那里吹進來。
把自己的愛好做成一項事業,給人帶來眼前一亮的效果。
03 ? ?來幾個干貨式自問自答
? ?成為一個小說家,需要什么樣的訓練和習慣?
村上說:首先,要多讀書,盡可能的多讀書,優秀的小說也罷,不怎么優秀的小說也罷,極爛的小說都讀,讓身體穿過更多的故事,邂逅大量的好文章,偶爾也邂逅一些不太好的文章,事無巨細,養成仔細觀察眼前看到的事物和現象的習慣,深思細想,反復考慮,對是非價值作出判斷,盡可能的保留結論,有意往后拖延。
重要的不是得出明了的結論,而是把那些來龍去脈當做素材,讓它們以原汁原味的形態歷歷可見的留存在腦海里。
ps:多讀書,多觀察,沉住氣,我就是有時候太急躁,穩住,說不定后面結局可能大反轉,沉不住氣很可能爛尾啊,說多了都是淚,不提了。
? ? 我們該如何找素材呢?
我真沒想到村上也愁這個事兒,因為他既不像他祖輩那樣經歷過戰爭,又不像他上一代那樣體驗過戰后的混亂與饑餓,也沒有革命的經驗,也不記得遭遇過慘烈的虐待和歧視,他的生活,算不上格外幸福,但也沒有特別的不幸,跟大多數人一樣度過了平凡而又毫無特點的少年時代。
那唯一的辦法就是,靠想象力硬著頭皮上,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寫反過來當做武器,變成可以自由的寫任何東西,利用每日目睹的情景,平常生活中邂逅的人物以及各種素材,把故事構建起來,寫起來的感覺就像爵士樂中"自由的即興演奏"。
ps:哇塞,我做的各種奇奇怪怪的夢,也可以算素材啊!就連我平時用的本子和筆、衣服、玩具都可以想象他們是活的,《玩具總動員》可能就這么想出來的,《寶葫蘆的秘密》也是這么想象出來的,最重要的是作為作者可以無拘無束,腦洞大開,想寫什么寫什么,想怎么寫怎么寫,感覺寫小說也蠻好玩的。
?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素材呢?
素材大都來源于生活,所以仔細留意生活中的小事,然后盡量原封不動的收集和積攢他們,就是那些容易令人心生疑竇、甚至神秘怪異的事物,這種東西要注明日期、場所、狀態,最好是可以準備一個專用的筆記本。
ps:主要記一下平時生活中匪夷所思,當時沒想明白的事情,我就不大明白為什么臘八蒜是綠的,除了科學解釋以外,還可以想象某種綠色魔法,當成素材寫進小說,哈哈,現在想想都覺得有趣。
? 我們應該如何確定寫作受眾?
原來村上,并沒有故意去設定它是為誰而寫作的,他小說里登場的角色都是在故事發展中自然形成的,隨著寫作的展開而吸引過去的,像磁鐵一樣,無疑是來自于平時那些生活中的素材,把它們拼合起來。
可以把自己變成任何人,做到感同身受,就像村上可以化身20歲的具有同性戀傾向的女子,也可以化成三十歲失業家庭主夫,用心把自己放在自己想設定的位置上,才會具有感染力。
04 ?下一步行動
原來寫小說可以這么好玩,可以這么自由,把生活加以想象,就像賦予魔法,瞬間感覺連像等公交這種無聊的事情都可以變的很有趣,因為可以觀察到各種人物的神態、語言、喜怒哀樂,加以想象就可以是一個小小說,比如帶著耳機憂傷的姑娘可能剛剛失戀,提著菜樂呵的大媽可能會即將見到心心念念的小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