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年的冬天,格外寒冷。
窗外冰冷的空氣夾雜著厚重的霧霾,迎面撲來,刺痛喉鼻,令人無法呼吸。
手機上顯示著一則消息,80后創業明星茅侃侃離世,年僅34歲,給這個寒冷的冬日,添加了一絲悲涼。
四年之前,我選擇辭職創業的那個冬天,和今年一樣,異常寒冷,只是那寒風吹得讓我更加精神。在簡陋的庫房內,我帶著小伙伴們,正熱火朝天地打著包裹,把整箱整箱的香菇,發往全國各地。
那時候,我們交出了月銷近百萬的成績單。
這樣的開局,對于剛從IT碼農轉型做農業的我來說,顯然是一種驚喜,更是一種激勵。
帶著這份激勵,我在農業這條路上,耕耘四年,諸多付出,雖說略有收獲,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不盡如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是自己的原因,還有一些其他原因,在這里簡單說一下,希望對身邊的朋友有所幫助。
首先,是選擇問題。
從一個IT人士,轉型做農業,說心里話,這一步走的還是略顯倉促。
現在有一個很深刻的感覺,我們從事IT行業的人,長期坐在辦公室里,拿著一份穩定的收入,雖說不上大富大貴,但也可以旱澇保收,衣食尚可。
當基本需求滿足以后,人往往會不安于現狀,希望更進一步,滋生個人發展方面的想法,如果再加上工作單調,這種想法會更加濃烈。
很多以前的同事和認識的小伙伴,都不甘于現狀又不知如何更進一步,浮躁之氣刻寫在臉上。
我也是在這種心態下走出來的,走出來之后,才能體會到,以前所獲得的很多能力和收入,平臺方面的作用往往大于個人能力,而在選擇的新領域,之前所練就的技能,并不一定能用得上,這個問題就非常嚴重。
這種急切的心態,會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和選擇,一方面急于擺脫當前的狀況,另一方面把創業的激情當成了生產力,當事情發展受阻時,往往很難走出困境。
其次,是行業問題。
前幾天的時候,一個做生態農業的朋友跟我說,他打算放棄了。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給他回復了一句,恭喜你啊。
他說,三年時間,我終于要堅持不下去了,謝謝你的祝福,我也覺得這是好事。
我這句恭喜是發自內心的,因為我知道,當方向出現偏差時,沉下心來反思,重新選擇,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他在三年前選擇做生態農業,主攻的產品是原生態的獼猴桃,不用化肥不用膨大劑不打農藥,品質真是沒的說,懷著一腔熱血和理想,他開始了自己的生態農業之路。
然而,三年過去,他漸漸堅持不下去了,這種生產方式種出來的獼猴桃是很好,但有個致命問題,成本很高,賣的很貴。
雖然現在都在提消費升級,但還需要一個過程。生鮮產品的保存期很短,銷售異常艱難。幾年下來,心力憔悴,彈盡糧絕。
他和我選的方向是一樣的,都是農業。進入農業的門檻很低,而且比我們預想的要艱難的多。
簡單的說,農業所涉及的環節諸多,投入周期長,收益低,個人創業,資金明顯不足,無法打持久戰。
我身邊有很多同事辭職從事農業,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們之前的工作面很窄,沒有特別突出的技能,所以,大家都選擇了比較好進入的農業。這個行業看似不錯,也確實不錯,但沒有一定的能力和實力,還是盡量遠離吧。
如果真要出來創業,盡量選自己熟悉和擅長的領域。
還有一點很關鍵,家庭問題。
創業可以,但請不要影響到正常的家庭生活,更不要拿整個家庭去賭,不出意外的話,都會賭輸,我們都是平凡的人,根本輸不起,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后,不敢再輸。
所以,現在很多朋友問我是上班還是創業的時候,我都會建議要冷靜思考一下,首先要把自己的激情抹掉,這并不是生產力,然后再分析所選的領域自己是否熟悉,不熟悉的領域盡量不要去碰,最后一點,是否會影響到家庭生活。
這些問題我都遇到過,也體會很深,認識到這些問題后,我重新做選擇的時候,就變的異常謹慎。
在做了詳細復盤后,我告訴自己,是時候停掉之前的所有農業業務了。
這是我經過深思熟慮才做的決定,有些事情不愿意再繼續,那就到此為止吧。雖然心中留有些許遺憾和不甘,但我更愿意面對現實,重新上路。
2
到今天為止,我的農業之路,可能要告一段落了。
一路走來,經歷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最讓我感動的是,一直以來很多朋友對我的支持,從中興論壇到博客,從微博到微信,從微信到淘寶,每一次鼓勵,每一次下單,每一句留言,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我時刻感到溫暖和力量,感恩每一個人。
我本只是一介IT民工,只是在朝九晚五的日子里,不甘現狀,不服于命,不忘于山,所以,才決定從企業里走出來,回到山區,從事農業。
這樣的選擇,本身就沒有對錯,我原本就是喜歡折騰的人,成功固然重要,但折騰更加重要,我習慣于在折騰中尋找存在感和生活的樂趣。
很多時候,面對困難時,我心態極好,即使是停下之前的折騰,我依然會樂呵呵的選擇下一段路,繼續折騰。
因為對我來說,折騰,本身就是生活的意義。
但不可否認的是,折騰的背后,隱藏著一個80后要面臨的焦慮和陣痛。
前不久,一位中興同事因為工作問題而跳樓自殺,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中年危機成了很多人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我對中年危機不太關注,但我一直相信,對于一個中年男人來說,不光有工作壓力,同時還背負著來自家庭和生活的各種壓力,這往往是很致命的。
此時,我年過30,父母健在,女兒初生,我需要背負著整個家庭前行,這是我的責任,義不容辭。而擺在我面前的,是一個艱難的選擇,要么繼續堅持農業項目,打持久戰,這肯定會影響到家庭生活,要么舍棄農業,找新的出路。
女兒的哭聲在耳邊陣陣響起,回想起這幾年走過的路和當前境況,我沒有絲毫猶豫,選擇了后者。
這個選擇,不光是因為孩子的問題,還有我自己身體的原因。
在中興時,長期久坐,傷及肩頸,偶感不適,這是很多坐辦公室工作的人都有的問題,雖然不危及生命,但給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出來創業后,日夜打拼,作息混亂,飲食不規律,導致了身上的傷痛日益加重。
事業受阻,健康也成了擺在我面前的一大難題。
3
是的,我有病,而且是非常難治的頸椎病。
2014年元旦的時候,我寫下了自己新年愿望,其中有一條是:治好頸椎病。
2015年,我的新年愿望里,依然有這一條:治好頸椎病。
2016年,依舊如故。
頸椎病,聽起來并不陌生,很多像我一樣IT人士,長期坐在辦公室里的人,深受這種病痛的折磨。盡管這幾年我想盡各種辦法,花了很多精力和錢財,來治療頸椎病,效果都不盡如人意。
病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你經過諸多努力之后,病痛并沒有絲毫減輕的征兆,著實讓人頭疼。
在這三年里,我一邊從事農業,一邊和頸椎病做斗爭,創業的諸多壓力,加上身體的病痛,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特別沮喪。
2017年元旦,我在新年愿望里,再一次鄭重地寫下一個愿望:治好頸椎病。在這一年里我嘗試了很多方法,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效果,但真的要治愈,還是醫生說的對,要有規律的生活,自我康復訓練,外加輔助治療。
2018年開始了,我又一次厚顏無恥的在新年愿望里寫了一條:治好頸椎病。
只是這一次與以往不同,我決定自己摸索一條切實可行的頸椎病自我康復之路,同時把健康行業作為自己的下一個事業,精耕細作,繼續前行。
如果你也深受肩頸腰腿疼痛的困擾,歡迎關注御醫府,我們可以一起探索,一起康復,讓生活變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