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靈山早行
? ? ? ? ? ? 西祠薄暮初飛燕,雙燕攜枝上翠微。
? ? ? ? ? ? 古道已是新時樓,不見前堂舊時燕。
? ? ? ? ? ? 重游故地靈山客,卻未見舊時朝暮。
? ? ? ? ? ? 而立已無凌云心?不見當年廉頗志。
原想寫完,卻發現已是傷春悲秋之人。難有新意,不如來年,以雄心壯志之姿,書寫我的浪漫鄉愁。
正文:
去年與今天,不變的是心態,變的卻是年紀。而感嘆就像這不回頭的火車,變的是距離,不變的是一往無前的姿態。沒錯,我也只是想寫這樣一場簡單的旅程,簡單到從一個村到另一個村的距離,簡單到只需要一個小時的年華,簡單到用這樣的心情去換得,體會那櫻花飄落的速度是秒速五厘米。
凌晨五點的風,是那么的冷,那么的讓人無法呼吸。呼嘯聲讓在山頂的我們不自覺的收了收領口,這不禁讓我想起張國榮拍的《東邪西毒》,那種在沙漠中的蕭索感—古北狂風沙漫天,殘陽獨照斜影客。那種莫名的感懷與寂寥,總是讓我心馳神往。雖然我遠沒有如此豪情,卻也有著心向往之的武俠情節。
登高懷古不僅僅是古人的權利。
站在高處,即使是一座山,一棟高樓,便能體會那種和現實生活拉開審美距離的感覺。在俯瞰的視角下,一切熟悉的東西都變得陌生了。這和詩的美感如出一轍,原有的空間關系突然消失,新的視角賦予了它們一整套的全新空間關系。
有哪一首詩的內容完全超出了生活經驗呢?打動我們的那些詩句,喚醒的不都是我們熟悉的經驗和情感嗎?為什么同樣的內容,用日常語言講出來就平淡乏味,寫進詩歌就激蕩人心呢?
詩歌所表達的內容就像你所在的城市里那些熟悉的接到和房子一樣,而詩歌語言用了倒裝、比喻、押韻等等修辭技巧,形成一種和現實生活拉開了審美距離的新語言。(出自熊逸--{音樂和繪畫及照片都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我站在高處,我的感觸也有了新的視角—矗立春風石上客,漫山煙海漫山霞。
詩意我遠不及古人,如李白的,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樣的意象美,我是萬萬寫不出的。然而我也是頗有收獲的,當我能以詩歌抒情的時候,我也有了自己的自豪感。就像看新海誠的《秒速五厘米》我也能有自己的獨特感觸。
時間如白駒過隙,還沒好好把握,就已是而立之年。而我的傷春悲秋卻猶如張若虛的那句—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多有感懷,也多有些無奈。現在的不如意總是讓我懷念曾經那種孩童般的笑聲,總是讓我陷入懷舊之情。
努力,奮斗!
周星馳的《喜劇之王》給了我這樣的北漂客許多的鼓勵,也讓我有了更多的精神支柱去感受外面的無奈世界。我不知道來年我是否能做的更好,也不知道接下來會怎么樣,我只希望我不要成為曾經討厭的那種人。感謝一路有你們的陪伴,一個人的世界總是孤獨寂寞的,而有你們存在的世界才是美好的。
? ? ? ? 感謝一路有你們!
? ? ? ? 愿我們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這就是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