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柳郁早早就起了床。梳洗完畢,正輕手輕腳的往樓下走,卻隱約聽到一樓傳來說話聲,教授難道已經起來了,柳郁趕忙快步下樓。
果然,鐘教授正端坐在沙發(fā)上,和他對面的一位女士說著話。
柳郁走過來給鐘教授問了好,帶著歉意的說:“我是不是起來晚了”“不晚,我這個年齡的人,睡眠少了,已經習慣早起。”
鐘教授又指著坐在對面的女人介紹到:“這就是趙阿姨,今天我特意請她來,帶你一天。”“阿姨好,我叫柳郁,我剛來,就麻煩您多教教我吧。”
這位趙阿姨有五十六七歲的年紀,個子不高,偏瘦,燙著齊耳的短發(fā),頭發(fā)很黑,發(fā)根部偶有露出的白色發(fā)絲,能看出渲染過的痕跡。整個人看起來倒也干凈、利落。
她聽了柳郁的話,就不客氣的一把拉過柳郁,上下打量一番。然后轉過頭對著鐘教授笑道;“真是個俊俏的姑娘,您就放心吧,交給我了。”鐘教授說了句費心了,就不再多言。
隨后,柳郁跟著趙阿姨出門買菜。一路上趙阿姨把鐘教授的飲食習慣,作息時間,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等等,都詳細的交代了一遍,柳郁也就一一記下。
原來鐘教授本是南方人,娶的夫人是北方人。因夫人不習慣南方的氣候,加之這位夫人又是家中獨女,鐘教授愛妻心切,就隨了夫人來了省城定居。
雖然在這邊生活了好幾十年,飲食習慣上還是喜歡清談、酸甜口味,青菜務必要吃新鮮的。另外,鐘教授是個時間觀念極強的人,包括每日三餐,都要準時準點開飯。
趙阿姨還特意囑咐柳郁,鐘教授的衣服,一定要熨燙過才穿,這也是教授多年的習慣。還有就是教授在畫室作畫的時候,輕易別去打擾他。
“那不可以看他畫畫嗎?”柳郁忍不住問道。趙阿姨盯了她一眼,意味深長的說:“小朋友,那就看你的造化了。”柳郁沒太聽懂這句話的意思,又不好深問,只好不再開口。
這一天的三頓飯,都是趙阿姨做的,柳郁只在旁邊搭搭手,幫著摘菜刷碗。
講真這趙阿姨的烹調手藝,還真不是一般的好,看的柳郁贊嘆不已。看似簡單的家常飯菜,卻是色香味一流,令人食欲大開。
看到柳郁羨慕的目光和發(fā)自內心的贊美,趙阿姨很是受用。“小姑娘,看在你虛心請教的份上,我就多教你幾招。”見趙阿姨高興,柳郁也就越發(fā)的用心,拿了紙筆,將需要記住的要點,寫了下來。
最后趙阿姨特別強調:“要想做出好吃的飯菜,光掌握技巧是不夠的,重要的是用心,還要不怕麻煩。”
晚飯后,柳郁認真的刷洗好碗筷,又給鐘教授泡好了茶,趙阿姨看看沒什么事了,就起身告辭。
柳郁很真誠的道了感謝,趙阿姨卻沖著她說道:“記住,小姑娘,我教你這些,可不是為了你,我是怕你把教授的胃給吃壞了,所以,你不用謝我。”三人都笑了起來。